APP下载

引自主探究,构高效课堂

2012-07-13曲红霞

教育界·上旬 2012年10期
关键词:认知冲突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曲红霞

【摘 要】本文从方法论角度出发,研究了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构建高效课堂的问题。着重指出理论方法与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构建高效课堂之间的关系。首先简单介绍了小学数学课堂有必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然后我们讨论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加深探究深度,拓展探究空间;最后,我们得出了小学数学应用探究性学习对于小学生高效学习尤为重要的结论。

【关键词】自主探究 情境 认知冲突 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就是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和学习方式。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呢?近日,笔者参加了全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暨小学数学探究教学观摩研讨会。有幸观摩了14位优秀教师的精彩展示,结合观课所得,我认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由此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教材和现实生活创设一种开放的、富有意义的、比较复杂的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在有启发的条件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知识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其探究欲望。比如在执教《平行与相交》一课中,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小朋友的文具盒从课桌上掉落,文具盒中的两支铅笔也随之掉了出来,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一支铅笔落在课桌上,另一支铅笔落在地上。第二种情况是两支铅笔都落在了地上。通过这一段视频,教师不仅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到了课堂上,还形象地让学生理解了“同一平面”和“不在同一平面”这两个概念。为本节课以下内容的学习做了铺垫,也为老师在后面提出的“你认为两支铅笔掉在地上后还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这一问题的提出奠定了想象的空间。真可谓“一举三得。”

二、引发认知冲突,体验探究过程。

每个学生走进课堂之时都有自己的学习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断地揣摩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师根据这份需求进行有效地引领。如在教学《平行与相交》一课时,学生看完视频后,我让学生想象并画出两支铅笔落地后的情形,选择有代表性的六幅作品粘贴到黑板上,再让学生小组讨论怎样给六幅作品分类。学生经过讨论认为:可以按直线或斜线的标准分类。这时我没有直接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把6号作品倾斜,学生发现6号作品中的直线变成了斜线。再将4号作品纸倾斜,发生了同样的现象,由此引发了学生第一次认知冲突:作品上线的倾斜方向可以随着纸的倾斜方向而改变。教师顺应学生的思维提出:“我们刚才画的是什么线?”“直线有什么特点?”从而促成了第二次矛盾冲突。在激烈的冲突中,学生的思维越激越活,探究的结果也越来越接近目标。 这样的学习过程便生成了学生的再发现、再创造。

三、注重合作交流,加深探究深度

现在的课堂,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了思维磨擦与碰撞的环境。不论是我们平时的教学还是本次观摩会上的十四节课,都或多或少的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我认为要注重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如在教学《图形的周长》一课中,安排学生测量情境图中某一花坛的周长的小组活动,教师在小组活动之前就要提醒学生:小组内先商量测量方法再动手操作,由组长负责检查和记录,测量时要有序,结果取整厘米数等等。通过方法的指导,不仅提高了活动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学生能相互启迪、相互借鉴、合作交流,通过分析、讨论、辨别,达成共识,获得结论。从而促进探究深度的加深。

四、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探究空间

探究性学习是渗透于所有活动之中的。它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不应只局限在课堂中,而应该指向未知的、更开阔的视野。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适当延伸自主探究的空间。如在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中,我先出示了古今中外的各种交通工具,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车轮都是圆的”这一共同特点,从而引发学生的疑问,带着“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问题探究圆的特征,最后又回归到这一问题上。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给他们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和愉快的体验,让课堂成为学生乐学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滨州教育 [J]. 2011(6).

猜你喜欢

认知冲突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巧设认知冲突发展数学思维探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