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认知冲突发展数学思维探究

2016-10-31朱春华

成才之路 2016年28期
关键词:认知冲突数学思维数学

朱春华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在易错处巧设冲突,促进知识的主动建构;在思维临界点巧设冲突,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拓展处巧设冲突,完善对新知的认识与理解。要通过巧设认知冲突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打造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认知冲突;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8-0097-0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设置认知冲突,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调动学生积极探索新知识,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活跃课堂教学气氛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巧设认知冲突,以期能有效唤起学生的思维注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参与课堂教学,打造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

一、在易错处巧设冲突,促进知识的主动建构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易错的知识点。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问题,教师可以捕捉知识易错点,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使学生在质疑与争议中主动建构知识,变错误为醒悟。例如,在学习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有关平年与闰年的内容时,以1980年至2000年为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平年与闰年的判断方法进行判断。很快,学生发现1980、1984、1988、1992、1996和2000年都是闰年。这时,教师指着2000年问道:“那是不是所有的整百年都是闰年呢?”问题一抛出,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有的学生认为是,有的学生认为不是。就在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适时出示“1600、1700、1800、1900、2000年”,一下子使原本嘈杂的争论变成了一致的声音:除了1600和2000年,其他都是平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四年一闰,百年不全闰,四百年才闰”的规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制造“冲突”,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与质疑,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对“闰年与平年”的判断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在思维临界点巧设冲突,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学生在面临认知冲突时,会使头脑处于警觉状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制造认知冲突,在学生思维的临界点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推动,由此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循环小数”这部分内容时,在巩固练习环节,可以出示这样一个循环小数:4.1717,让学生分别说出小数部分的第6、第9、第12位的数字分别对应什么数字?问题一抛出,学生们忙着拿笔写开了,很快就发现第6、第9、第12位分别对应7、1、7。接着再追问:“那第100位、第999位又分别是哪个数字呢?”顿时,学生们开始纷纷议论起来:这么多位数得算到什么时候?这时,教师在黑板上这样写道:

快速地写出答案后,有位学生发现了教师的“秘密武器”,一下子说出循环小数4.17第100位、第999位分别对应的数字。接着,第二位、第三位学生也说出了正确答案。最后师生共同总结规律:循环节是几就用位数除以几,余1就是循环节的第一位数,没有余数就是循环节的第二位数。在上述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悬念而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设置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调动了学生积极探索新知的动力。

三、在拓展处巧设冲突,完善对新知的认识与理解

在教材的处理上,教师应做到创造性教授。学生完成知识的获取后,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的终结,如果此时教师能够制造冲突,就能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更趋完善、全面。例如,在学习“负数的初步认识”时,分别从天气描述、数据统计、海拔情况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概念。然后,再通过直观的图例和具体的数据使学生理解负数。最后再乘胜追击:“刚才我们知道了负数能够用在天气描述、数据统计、海拔情况等方面,那么在生活中其他方面还有用吗?”通过制造理论和生活的冲突,引导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存钱与取钱、电梯的上下运行、开车时的方向等方面,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负数”这一新知。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地依附教材,就只能让学生的认知局限于课本上的例子。制造冲突,正是可以让学生突破教材的例子和内容,实现对负数概念的了解和重构,从而使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设置认知冲突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思维,更能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认知冲突,设置的矛盾冲突越深、越激烈,撩拨学生的好奇之心、好胜之心、好表现之心就越强。在这样的课堂上,才能化沉闷为活跃,化平淡为精彩。

参考文献:

[1]余淑娥.认知冲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09).

[2]付颖.解读新理念尝试小学数学新教学[J].辽宁教育,2012(12).

[3]孙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猜你喜欢

认知冲突数学思维数学
巧设悬念, 激发兴趣,建构概念
巧用认知冲突 打造有效课堂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