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课程下高中数学教学中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2012-07-13易屹

教育界·上旬 2012年10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高中数学培养

易屹

【摘 要】积极心理能促使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社会,是青少年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高中数学教学中蕴涵着许多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契机。教师可把握教学中的良好时机,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积极情感、坚强的意志力和追求本真的积极心理和品质。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生 积极心理品质 培养

积极心理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认为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都具有多种基本需要,都重视自我发展。以美国心理学家赛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的积极心理学提出要关注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潜能的发挥,要把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激发与培养人的积极情绪,帮助人获得快乐与成功。

积极心理品质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蕴涵着许多的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契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这些教育契机,培养学生坚韧自信、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缺乏顽强拼搏、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的缺失,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积极情感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有意性水平较低,知识经验缺乏,他们的学习更多地受到情感的支配和影响。教师要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要具有一颗爱心,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课堂上,教师要给予学生关注的一瞥、信任的一点头、轻声的一询问,都会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师生感情上的“合流”。

(一)要善于触发、调动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将数学“理智的思考”寓于“感情的体验”之中。例如在学习《概率》时,我从生活中体育彩票的中奖概率说起,让学生真正领悟到小概率不一定发生的现实,同时以某些中头奖的事例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质疑,再通过释疑,学生的兴趣就越来越浓,情绪也愈来愈高涨。学生在释疑中不仅掌握了知识、又开发了智力。

(二)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及时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予以鼓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经常产生一种“我行”“我能干”“我有进步了”的感觉。在具体在教学中,还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分层布置作业,甚至对考试的题目也可以进行分层设置。

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力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求数学结论、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奥秘,是对数学的一种理智的追求和高度的责任感,是形成数学学习意志品质的思想基础。学生在数学认知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要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坚强的意志。

(一)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

“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毅力。”学生的目标愈高尚,就愈能形成深刻而持久的学习动力,产生意志力也愈大。帮助学生定好第一目标,引导学生所定的目标要适合于自己的实际,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跳一跳”达到目标,让学生通过努力取得成功。

(二)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精神

解决数学问题,尤其是攻克数学难题,会碰到许多不同程度的困难,要经历许多曲折和反复,这就需要具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教师在设置数学问题时,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这种难度和深度应该是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意志努力可以解决的,是“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培养学生追求本真的科学态度

数学学科具有推理严密、逻辑性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这个特点的作用,逐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在课堂上的本真追求,表现出学生数学思维方面的能力。教师要努力创设条件,让学生经历信息梳理、问题发现和解决、结论得出的过程,使学生从中得到考验和磨练。例如,要判断一个命题、猜想的真伪,就必须依靠定义、公理、定理按照题设条件,进行严格的推理、论证,得出结论。要让学生在推理、论证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必须清楚自己的依据是什么,要坚决克服思维的随意性、主观性和片面性,应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严谨诚实的个性品质。

四、注重培养学生追求美的积极心理品质

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最独特的创造。数学中蕴涵着的数的美、形的美、语言的美、方法的美,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的法宝。例如,生活中很多很多的图形,它们都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教师在教学中可把这些图形引进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知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并在美的熏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

总之,教师的教育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需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因势利导,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学生的心田,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形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希永.以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的思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3).

[2]李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走在新课改前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3(6).

[3]吴增强主编.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4]优化情感态度 积极开展数学教学.青海教育,2007(12).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高中数学培养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