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职学生厌学成因及感恩教育对策

2012-07-13陈延

教育界·上旬 2012年10期
关键词:厌学高职学生

陈延

【摘 要】高职学生的厌学有种种原因,分析学生厌学的各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 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 厌学 成因与对策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加大,高职教育在我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以厌学对高职教育发展带来的危害较为明显。厌学直接导致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固,还有可能导致学生辍学,断送了学生的个人前途,更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我在学生中进行调查、分析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到导致这种现象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一)专业思想不稳定

高考之后对于志愿的填报、专业的选择,很少有同学做出过理性的决定。由于高考成绩不尽如人意,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在他们看来也就无所谓了。很多学生都是对专业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少数是在家长的要求下选择专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来到学校之后感觉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对自己前途无价值可言,在学习专业的时候表现出厌倦情绪也就不难理解。

(二)习得性失助

高职学生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由于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经历过种种打击,即算经过高考的苦苦挣扎,也改变不了一直以来考试不尽如人意的命运。当带着积累已久的对学习的无助感进入高职学院学习,就会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信心不足、缺乏进取心、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甚至逃避学习的种种倦怠现象。

(三)生理需求高于精神追求

随着暴风骤雨的革命时代的逝去,人们精神世界已被横流的物欲无情的平面化了,没有人会再去关心精神追求,取而代之的就是生理需求。高职生处于青春期的躁动中,压抑已久的冲动在体内高水平荷尔蒙的作用下,犹如决堤洪水。逃课、泡吧、找靓妹、考试舞弊、网络游戏似乎成了某些男生的“时尚”;时装、美容、瘦身、找帅哥、网络聊天也成为某些女生的“最爱”。不管是“时尚”还是“最爱”都是他们对学习不满的发泄。

二、社会方面原因

(一)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当人们的思想被物化之后,唯金钱论的思潮就难免流进了相对洁净的校园中,腐蚀一些本来不能安心学习的学生。近年来乡镇工业发展较快,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打工的机会,当地没有进入大学学习的中学生也很容易找到工作。再加上近年来,沿海各一线城市出现的用工荒,普通农民工工资上涨。更使读书无用论再一次喧嚣尘上。在这些言论的误导下,原本不坚定的学习信念开始动摇,甚至放弃学业。

(二)就业压力压垮

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更不容易找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的也就月薪千元左右,连基本的生活都成问题。知识改变命运在他们眼里已经变成一句空谈。这种情绪也很快地从高年级蔓延至低年级,悲观的情绪使得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压力,厌学情绪也随之而生,尤其是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同学。

三、对策

(一)用感恩父母之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不如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家庭是学生厌学不可忽视的因素,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与之交流学生在校的生活状况,综合其在家表现,找出导致其厌学的家庭原因,并很好的协商解决方案。必要时将家长请至学校,安排家长与学生促膝长谈,使之体会家长在外打工的不易与辛酸,了解学习对整个家庭的重要性,从内心深处激发他对父母的亏欠感,放弃之前的放纵与不羁,最终鼓起勇气勇敢面对人生,建立继续学习的信心。

(二)用感恩社会之心引导学生回归学习

学期伊始是学生厌学思想最严重的时刻。此时学生管理队伍的老师应该深入到学生之中,清点到校人数,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体察学生具体困难。针对抱有厌学念头的学生做深入的思想工作并解决实际困难。与之谈党和国家关爱学生,发放奖助学金,切实履行了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郑重承诺。并组织开展感恩社会的以“奖助学金”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引导学生要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把个人兴趣、前途与国家发展需要相结合。引导学生带着对人生新的追求、带着对社会、对国家感恩的心情回归学习。

(三)以心换心,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教师远远不应该只限于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大学教师更多的时候起到的是一种指导的作用。教师只有改变以往高高在上、拥有绝对权威的交流方式,采用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真正的推心置腹的沟通和交流,才能帮教师走近学生的内心,了解到高职学生真正的困惑,了解到他们学习时付出更多的努力可能还达不到教师预期的目标。此时教师应该真诚地关心、重视他,鼓励、恰当地赞扬他,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思考问题,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就能建立和谐关心和深厚的感情,再引导他们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从而重拾对学习兴趣,最终转变成一个和老师心贴心懂得感恩的好学生。

(四)开展“感恩母校、感恩专业”为主题的就业专题讲座

在往届毕业生中挖掘成功就业的范例,邀请他们为学生讲述自己的求职经历,目前的就业情况以及体会感受,讲述所学专业对自己人生重要价值,讲述在母校的学习对于自己求职帮助。感恩于心,回报于行,期待学弟学妹们能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来学习自己的专业、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爱护自己的母校,毕业后昂首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思考,从中得到启发,提高在校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合理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他们最关心问题的相关就业资料。

【参考文献】

[1]邓清华.浅析主体性道德教育[J]. 重庆社会科学, 2005(1).

猜你喜欢

厌学高职学生
大学生厌学情绪浅论
写给厌学的孩子们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厌学心理的矫治探究
一例学生厌学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