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肝特异性抗体测定

2012-07-11赵明才罗光成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细胞膜肝炎肝细胞

赵明才,陈 琼,罗光成,王 梓,王 强,陈 悦

(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2.川北医学院风湿免疫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所引起的,以肝 病变为主的全身性传染病。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ntitis B virus,HBV)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的感染率高达60%左右,丙型肝炎病毒(hepantitis C virus,HCV)感染率为3.2%。机体的免疫系统根据病毒和细胞相互作用的不同过程与结果导致免疫保护和免疫损伤,机体将可能通过分子模拟机制或超抗原等激发免疫反应,导致T细胞过度激活或破坏,产生自身抗体,其程度可能与感染者肝功能损害和病毒复制水平有密切关系[3]。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体内常检测出多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出现引发机体多种组织器官功能的紊乱和病理损伤,加重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肝功能障碍。本文对HBV、HCV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肝细胞膜特异性脂蛋白(liver specific lipoprotein,LSP)和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in receptor,ASGPR)血清水平进行检测,观察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肝组织损伤细胞水平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住院患者,HBV感染患者51例,HCV感染患者55例的血清标本,3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血清标本-80℃保存;全自动生化仪7170检测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水平。采用上海源越公司生产的anti-LSP和anti-ASGPR ELISA试剂盒,通过双抗一步法进行测定。

1.2 分组情况

根据患者ALT>40 U/mL水平将其分为ALT升高组(H)和ALT正常组(N)。

1.3 统计学分析

对结果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使用ANOVA检验,Dunnett(2-sided)a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BV与HCV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BV感染组实验结果

HBV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实验结果和AVONA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通过 Dunnett(2-sided)a比较HBV(H)与健康对照组anti-LSP和anti-ASGPR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值分别为 0.04、0.01。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anti-ASGPR与ALT具有相关性(r:0.47,P:0.02)。

表1 HBV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实验结果

2.2 HCV感染组实验结果

HCV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实验结果和AVONA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通过Dunnett(2-sided)a比较HCV(H)与健康对照组anti-LSP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4。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anti-LSP与anti-ASGPR 具有相关性(r:0.55,P:0.01)。

表2 HCV实验组与健康对照组实验结果

2.3 HBV与HCV组anti-LSP和anti-ASGPR表达水平比较

在ALT>40时anti-ASGPR在HBV患者表达高于 HCV组(t:6.07,P:0.001),ALT正常水平时HBV患者 anti-LSP表达高于 HCV组(t:3.68,P:0.001)。

3 讨论

LSP是肝细胞膜上的一种大分子的膜脂蛋白与细胞内成分的混合物,含有大量肝细胞浆膜抗原。LSP能诱导并能维持抗肝细胞膜的自身免疫反应。LSP可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库普弗细胞,产生一系列炎性介质和细胞毒介质,如氧自由基、蛋白水解酶等,致使肝细胞的进一步损伤。LSP抗体介导的肝细胞受损伤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Anti-LSP的产生促使自身B细胞反应活性增高,刺激Th细胞,并对被病毒感染导致自身抗原改变的肝细胞失去耐受性。ASGPR是肝特异性膜蛋白的组分之一,在肝脏实质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是仅存在于肝细胞肝窦面细胞膜上的一类跨膜糖蛋白,是靶向基因最有效的受体。高效的异源低聚物的内吞受体,亦是病毒的侵入位点,其主要功能是去除去唾液酸糖蛋白和凋亡细胞、清除脂蛋白[1-2]。

HBV侵袭机体在肝细胞内复制,然后从肝细胞中逸出,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的损害,而是在肝细胞膜表面上形成特异性的病毒抗原。激活细胞免疫产生致敏淋巴细胞,与肝细胞膜表面上的病毒抗原LSP相结合后释放出各种体液因子,如淋巴毒素、细胞毒因子、趋化因子、移动抑制因子、转移因子等,在对病毒杀灭同时亦可对肝细胞造成损害,引起坏死和炎症反应[3]。HCV通过入侵肝细胞,同时通过多种途径损害免疫系统破坏机体的免疫耐受性,诱发产生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加重肝损伤[4]。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HCV患者自身抗体的出现不仅与HCV感染有关,而且与HCV感染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有关。

Yang等[5]研究发现纤连蛋白和ASGPR均介导HBsAg结合到肝细胞表面,纤连蛋白作为ASGPR的天然配体,纤连蛋白与ASGPR是HBV包裹蛋白中的组成部分。HBV通过pre-S1与ASGPR连接进入细胞,在ASGPR介导的细胞毒性和降解作用下,HBV的DNA编码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导致病毒血症的发生和肝脏炎症的发生[6]。在门静脉周围肝细胞坏死时在外周血能检测到anti-LSP,急慢性乙肝感染时会有anti-LSP的表达,anti-LSP水平可反应肝细胞坏死的程度并与疾病轻重相关。ASGPR是吸引致敏肝浸润淋巴细胞可能性最大的靶抗原,ASGPR作为肝炎症疾病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的指标,定量测定anti-ASGPR有助于监测疾病活动性[7]。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Anti-ASGPR的存在证实了其与疾病慢性化的高发病率有关[8]。

本实验结果中HBV和HCV患者anti-LSP和anti-ASGPR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增高,ALT水平升高时抗肝特异性抗体表达明显增高,表明LSP、ASGPR可反映肝细胞损伤,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并通过免疫反应参与HBV、HCV对肝细胞损伤。通过对anti-LSP与anti-ASGRP测定能够对肝细胞损伤程度进行监测,可帮助了解肝脏功能代偿情况及机体的免疫表现,为临床诊疗与监测提供依据。肝炎病毒感染者中有一部分伴发自身免疫性肝炎,对抗肝特异性抗体的检测有助于临床的鉴别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帮助。

[1]Nishikawa M.Development of cell-specific targeting systems for drugs and genes[J].BiolPharmBull,2005,28(2):195 - 200

[2]Mamidyala SK,Dutta S,Chrunyk BA,et al.Glycomimetic ligands for the human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J].J Am Chem Soc,2012,134(4):1978 -1981

[3]朱友双,孙庆元,蒙 敏,等.免疫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结合特性[J].化工进展,2008,27(7):1052 -1055

[4]檀玉芬,闫惠平,赵 艳,等.丙型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抗体的特点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5):622 -625

[5]Yang J,Wang F,Tian L,et al.Fibronectin and asialoglyprotein receptor mediate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binding to the cell surface[J].Archives of Virology,2010,155(6):881 -888

[6]Treichel U,Meyerzum Büschenfelde KH,Stockert RJ,et al.The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mediates hepatic binding and uptake of natural hepatitis B virus particles derived from viraemic carriers[J].J Gen Virol,1994,75(11):3021 - 3029

[7]Hausdorf G,Roggenbuck D,Feist E,et al.Autoantibodies to 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measured by a novel ELISA-revival of a disease-activity marker in autoimmune hepatitis[J].Clin Chim Acta,2009,408(1-2):19 -24

[8]Diao J,Michalak TI.Virus-induced anti-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autoimmunity in experimental hepadnaviral hepatitis[J].Hepatology,1997,5(3):689 -696

猜你喜欢

细胞膜肝炎肝细胞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世界肝炎日》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世界肝炎日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