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节食信念量表在护士群体中应用的信效度分析
2012-07-06朱大乔WhileNorman桂莉李丽叶文琴
朱大乔,While A E,Norman I J,桂莉,李丽,叶文琴
(1.第二军医大学 护理学院,上海200433;2.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佛罗伦萨南丁格尔护理与助产学院,伦敦SE18WA;3.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ICU,上海200438;4.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护理部,上海200433)
心理控制源(locus of control)又称控制源或控制点,是由美国心理学家Rotter[1]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提出的概念,是指有关个人性格及(或)行为与事件结局间关系的泛化性期待。如果把心理控制源看作一个连续谱,则一极是内在性心理控制源(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或内控性,另一极是外在性心理控制源(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或外控性。一般而言,内控性强的人相信自己应对事情结果负责,个人的行为、个性和能力是事情发展的决定因素;而外控性强的人认为,事件结局主要由外部因素所影响,如运气、社会背景、他人等。体重心理控制源(weight locus of control,WLOC)反映一种特定的心理控制源,指个体对自己能影响或控制自身体重的一种预期[2]。其内控性指个人努力能决定自身体重;而外控性指体重是由外在因素所决定。为评定体重心理控制源,Saltzer[3]发展了体重心理控制源量表(the weight locus of control scale,WLOCs),用于评价体重相关的内控和外控驱动力。但由于WLOCs量表的信度指标不够理想,加拿大McGill大学的Stotland和Zuroff[2]发展了另一个体重心理控制源量表,即节食信念量表(dieting belief scale,DBS),并在女大学生中进行了DBS的信效度检验。随后,DBS被用于研究青少年[4]、大学生[5-6]、肥胖患者[7]和普通成人[8]的减重行为、饮食紊乱等,其信效度亦得到进一步验证。同时,研究者[8]发现:DBS得分与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ultidimensional health locus of control,MHLC)得分、体重控制自我效能(weight control self efficacy,WCSE)得分之间呈正相关;DBS的两个外控性因子是近期节食行为的独立预测因子,而且机会外控性因子亦是节食者减重>6kg的独立预测因子。最近,Fink等[7]在减肥术后患者中检验了DBS的信度及其与减重的关系,提出外控性强者更有可能减去较多体重。
目前,体重心理控制源的中文量表尚未形成,且DBS与同类量表相比,心理测量学指标更具优势,已在不同人群中被长期使用。因此,本研究在DBS原作者Stotland博士的授权下,对DBS进行翻译和文化调适,并在我国护士群体中对中文版DBS进行信、效度检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2月,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大型综合医院的注册护士(怀孕和哺乳期护士除外)。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均遵循自愿原则,共发放问卷519份,回收481份,回收率为92.7%;其中,有效问卷466份,有效率为96.88%。此外,为检验中文版DBS的重测信度,抽取样本中41名护士间隔6周后再次测量。
护士样本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如下:汉族占99.36%,女性占99.79%;年龄19~47岁,平均(26.36±4.38)岁;受教育程度:大专或中专占77.14%,本科占21.43%,硕士及以上者占1.43%;专业背景:内科占52.12%,外科占37.14%,专科占10.44%;工作年限0.5~28年,平均(5.61±4.86)年。
1.2 方法
1.2.1 量表的引进 DBS为Likert 6级自评量表,包含3个因子16个条目,即内控性因子(DBS-internal,DBS-I)、机会外控性因子(DBS-chance,DBS-C)和环境外控性因子(DBS-environment,DBS-E)。每个条目的应答选项从完全不符合(计分“1”)到完全符合(计分“6”),但8个用于测量外控性体重心理控制源的条目需反向计分,故DBS总分反映被试者的内控性体重心理控制源。DBS总分范围为16~96分,分值越高提示内控性越强;反之,提示内控性越弱,或者说外控性更强。DBS在女大学生中的Cronbachα系数为0.68,间隔6周的重测信度(n=43)为0.81[2]。
1.2.2 量表的翻译和文化调适 得到DBS原作者的授权后,研究小组按照美国矫形外科医师学会循证医学委员会(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Committee,AAOS)[9]的步骤对DBS进行翻译和文化调适,力求使原量表和中文版量表在语义、习语、经验和概念四方面达到等价。
1.2.2.1 正向翻译 两名母语为中文、熟练掌握英语的翻译者完成指导语、条目和选项的翻译。翻译者1为本课题研究者,对所翻译内容非常熟悉,可确保经翻译后的量表与原量表尽可能等价。翻译者2并不熟悉翻译内容,更可能从源语言的含义上发现细微差异。
1.2.2.2 综合与协调 两名翻译者对量表中文译本进行审核,针对中文译本疑义处,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若讨论不能达成一致,则由研究小组中的专家进行评定。原则:尽可能保持中文的文法习惯,并确保与原量表概念上一致,最终形成中文协调版。
1.2.2.3 回译 由一名中、英双语者对量表的中文协调版进行回译。该回译者之前从未接触过原量表。反向翻译有助于放大和揭示某些理解错误或者表述不够清晰的内容。
1.2.2.4 研究小组评价 研究小组包括2名慢性病管理专家,1名心理护理专家,3名翻译者。3位专家对问卷设计和调查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熟悉文化调适的过程。首先,由3位专家比较和评价回译本和原量表,并标识疑义处。再由研究者、翻译者共同讨论量表中文译本、回译本中是否存在理解错误、翻译错误或概念模糊等问题,重新确定中文译本和回译本,再次提交给评价者。如此反复,直至评价者对回译本无异议。
1.2.2.5 专家小组评价 专家小组包含19名成员,由上海市不同医院/院校的医护专家、营养师、心理学专家、问卷专家组成,对预试中文版DBS及其条目的可理解性进行评价。采用内容效度指数(index of content validity,CVI)作为评判指标,CVI越高表示该条目越容易被理解。
专家评分法结果显示:预试中文版DBS各条目的CVI为0.74~1.00,量表的平均CVI为0.96。随后,抽取30名实习护生进行预调查,在对问卷中个别字、词进行调整后形成中文测试版DBS。
1.3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随机对半分成两组(样本1和样本2),使用SPSS 16.0和LISREL 8.7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1)进行项目分析,检验DBS各条目的区分度;(2)探索性因素分析;(3)验证性因素分析,探讨量表的结构效度;(4)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和重测信度(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以 上 分 析中,前2步使用样本1,第3步使用样本2,第4步使用两组数据。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项目分析 采用极端组法对条目的鉴别度进行检验:(1)按照量表总分排序,分别取前27%和后27%的受试者组成高分组和低分组;(2)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求出每个条目的临界比或决断值(critical ratio,CR);(3)删除 CR 值未达显著性水平(P<0.05)的条目。据此,除条目16外,其他所有条目的CR值均达到显著性水平,故进入下一步的因素分析。
2.2 效度检验
2.2.1 探索性因素分析 将样本总量分半,随机抽取其中233份问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KMO和Bartlett’s 球形检验显示:KMO=0.749,χ2=532.607,P<0.01,说明数据适合进行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经过4次因素分析后,删除了3个条目(条目3、8、11),得到特征根≥1的因子2个,反映了体重心理控制源的内控性和外控性两个维度,累计解释变异量为42.462%,见表1。
2.2.2 验证性因素分析 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剩余样本(n=233)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双因子结构模型与数据之间拟合较好(图1):χ2=97.48,df=54,χ2/df=1.81,近似值误差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0.059,非规范拟合指数(non-normed fit index,NNFI)=0.90,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0.92,增值拟合指数(incremental fit index,IFI)=0.92,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GFI)=0.94,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adjust goodness of fit index,AGFI)=0.90。
表1 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图1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2.3 信度检验
2.3.1 内部一致性信度 总量表、内控性因子和外控性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602、0.707和0.712。
2.3.2 重测信度 选取其中41名受试者,间隔6周重复测评两次。总量表的ICC=0.670(P<0.01),内控性因子ICC=0.461(P=0.027),外控性因子ICC=0.737(P<0.01)。
3 讨论
3.1 中文版DBS的表面效度和结构效度 本研究遵循AAOS标准,对DBS进行了翻译和文化调适。专家评分显示,中文测试版DBS可读、易懂,具有较好的表面效度。随后,通过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删除了中文版DBS中区分度和因子载荷低的4个条目(条目3、8、11、16),并提取到2个因子,可解释总变异量的42.462%。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拟合指标均达到理想标准,从而支持了中文版DBS的双因子结构模型,即体重心理控制源的内控性和外控性。
本次修订的DBS所呈现的双因子结构与Stotland[2]和 Paxton等[8]报道的三因子结构并不完全一致,但符合心理控制源理论的两维度概念(内控性和外控性)。具体而言,原始量表中的机会外控性因子(DBS-C)和环境外控性因子(DBSE)在护士样本中合并为单一的外控性因子。造成此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有:(1)文化差异。在中国文化里,人们可能更倾向于将影响体重的环境因素(如饮食、他人帮助等)和机会因素(如生理、命运等)均归为外在因素,而不再加以区分。(2)翻译问题。虽然本研究严格按照翻译和回译程序,力图忠于原文,但仍然无法保证语义达到完全等价。今后研究可能还需对个别条目(尤其是被删除条目)的中文表述进行重新修订,使得相关概念呈现得更加清晰和完整。
3.2 中文版DBS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中文版DBS总量表及其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均达到可接受水平,但低于Stotland报道的结果[2]。这可能与修订后的DBS条目数减少有关。中文版DBS总量表间隔6周的重测信度为0.670,说明总量表的跨时间稳定性较好。然而,内控性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不够理想,仅为0.461。
此外,本研究综合专家意见,调整了中文版DBS的应答方式。(1)原始DBS采用定义两端的6级等距数字排列,可能会影响受试者对中间数字的判别,导致数据结果的变异性较大。中文版DBS则明确了6个应答等级的语义表述,可能有助于提高应答选项的可识别度。(2)中文版DBS采用条纹底板,使受试者能较快定位条目及其应答项,从而提高了量表的可读性。
4 未来研究方向
DBS作为评定体重心理控制源的工具之一,在国外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其信效度也在国外不同人群中得到检验。本次修订后的中文版DBS包含12个条目,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了双因子结构的稳定性,其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处于可接受水平。今后研究可以考虑适当加入一些条目,一是提高量表的信度,二是提高条目对总变异量的解释率。另外,本次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研究对象仅限于护士群体。今后研究还应注意提高量表的适用范围,将样本扩展到其他人群中,并进一步验证中文版DBS的信效度指标。
志谢:本次研究得到DBS原作者Stotland博士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1]Rotter J B.Generalized expectancies for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control of reinforcements[J].Psychol Monogr,1966,80(1):1-28.
[2]Stotland S,Zuroff D C.A new measure of weight locus of control:The dieting beliefs scale[J].J Pers Assess,1990,54(1/2):191-203.
[3]Saltzer E B.The weight locus of control(WLOC)scale:A specific measure for obesity research[J].J Pers Assess,1982,46(6):620-628.
[4]Rattan N,Kang S,Thakur N,et al.State self-esteem in relation to weight locus of control amongst adolescents[J].J Indian Assoc Child Adolesc Ment Health,2006,2(1):31-34.
[5]Tiggemann M,Rothblum E D.Gender differences in internal beliefs about weight and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self and others[J].Psychol Women Q,1997,21(4):581-593.
[6]Furnham A,Atkins L.Dieting control beliefs and disordered eating[J].Euro Eat Disord Rev,1997,5(4):278-296.
[7]Fink J M.The role of the social cognitive variables of self-efficacy,locus of control,weight loss,and quality of life in post-bariatric surgery patients[J].Diss Abstr Int,2008,68(9A):3744.
[8]Paxton S J,Sculthorpe A.Weight and health locus of control beliefs in an Australian community sample[J].Psychol Health,1999,14(3):417-431.
[9]Beaton D E,Bombardier C,Guillemin F.Guidelines for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of self-report measures[J].Spine,2000,25(24):3186-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