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酸性氧化电位水替代75%乙醇用于皮试消毒的效果评价

2012-07-06龚梅杨丽娟邓春燕邢玉斌赵杏丽康丰娟李小洁祁爱英刘云任晓静

军事护理 2012年12期
关键词:皮试前臂生理盐水

龚梅,杨丽娟,邓春燕,邢玉斌,赵杏丽,康丰娟,李小洁,祁爱英,刘云,任晓静

(1.解放军总医院 南楼神经内科二病区,北京100853;2.解放军总医院感染管理与疾病控制科)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75%乙醇进行皮试前的皮肤消毒,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易产生假阳性结果,影响皮试结果的判断;一旦皮试出现“阳性”结果,还需要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以下称“生理盐水”)进行对比试验,确定是否为真阳性。一方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另一方面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避免或减少这种情况,我们尝试寻找75%乙醇的替代品用于皮试消毒。国家卫生部发布的《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以下简称“《规范》”)中说明,酸性氧化电位水可用于手、皮肤和黏膜的消毒[1]。本研究从消毒学角度进行初步试验,观察采用不同制剂处理后皮肤细菌含量的变化及局部反应情况,验证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皮试消毒剂的可行性,为选择更为合适的皮试消毒剂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9月,在我科医生、护士、陪护及家属中选择68人作为受试对象,年龄18~56岁,平均(36.7±10.2)岁,男41人、女27人;试验部位为受试者双前臂。研究对象均身体健康,无皮肤病,试验区域皮肤完好,无红肿、皮疹等情况。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试验器材 75%乙醇、生理盐水、酸性氧化电位水;无菌棉拭、中和剂、稀释液(含0.1%吐温-80的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值7.2)、规格板(框内面积为6cm×5cm)、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振荡混合器、吸管、试管、平皿等。

1.3 试验方法 参照《规范》中“消毒剂对皮肤消毒现场试验”的要求[1]进行临床对照研究。选取受试者的双前臂尺侧皮肤为试验区域,将其划分为左前臂下段(A区)、左前臂中段(B区)、右前臂下段(C区)、右前臂中段(D区)共4个区域,各区域试验面积大于30cm2。(1)受试者将双前臂试验区域的皮肤相互充分摩擦;(2)用无菌棉拭于A区采样,作为阳性对照样本,将未用过的同批中和剂、稀释液和棉拭作为阴性对照样本;(3)B、C、D区按皮试区常规消毒操作方法分别用75%乙醇、生理盐水及酸性氧化电位水进行处理,作用时间均设定为1min;(4)达到作用时间后,用无菌棉拭分别对B、C、D区表面残留的自然菌进行采样,作为试验组样本。为避免采样过程对皮肤反应的影响,采样后间隔4h以上,在各区域涂抹相应试验制剂,15min后观察各区皮肤是否有过敏反应。

1.4 观察指标 (1)不同制剂处理后试验区域皮肤细菌含量;(2)不同制剂对试验区域皮肤自然菌杀灭数量的比较;(3)不同制剂对试验区域皮肤自然菌消毒效果,效果评价采用《规范》中的标准:阳性对照组应有较多细菌生长,阴性对照组应无菌生长,试验组各种制剂对皮肤表面自然菌的平均杀灭细菌数对数值≥1.00可判为消毒合格[1];(4)各试验区域皮肤局部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四分位数表示,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制剂处理后前臂试验区域皮肤自然菌含量变化 表1结果显示,经75%乙醇、生理盐水、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后,前臂试验区域皮肤自然菌含量显著降低(P<0.01)。

表1 不同制剂处理后前臂试验区域皮肤自然菌含量变化

2.2 不同制剂对试验区域皮肤自然菌杀灭数的比较 表2结果显示,与75%乙醇比较,生理盐水的除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而酸性氧化电位水与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不同制剂对试验区域皮肤自然菌杀灭数的比较

2.3 各制剂对前臂皮肤自然菌的杀灭效果 从表3可见,75%乙醇和酸性氧化电位水对试验区域皮肤细菌消毒合格,生理盐水消毒不合格。

表3 各制剂对前臂皮肤自然菌的杀灭效果

2.4 各试验区域皮肤局部反应 酸性氧化电位水和生理盐水均未引起皮肤局部反应,而75%乙醇的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为5.9%(4/68)。

3 讨论

本研究选择了酸性氧化电位水、75%乙醇、生理盐水3种制剂进行试验。酸性氧化电位水是一种新型高效消毒剂,为无色透明液体,氧化还原电位大于或等于1 100mV,pH值在2.7以下,有效氯含量一般为25~50mg/L,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对各种微生物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目前已逐步应用于手术、烧伤、口腔溃疡、压疮等创面的冲洗消毒,及各种医疗器械、医疗环境的消毒[2-3],具有杀菌速度快、安全可靠、消毒后无残留、有利于环保等特点。而且酸性氧化电位水作用于人体(包括伤口)消毒时无刺激性,人群接受度非常高[4-6]。本次试验中,经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后的皮试区未出现皮肤局部反应,也无受试者反映其他不良结果。

75%乙醇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个别人对其敏感,接触后可出现皮肤潮红、荨麻疹、瘙痒等局部反应[6]。临床工作中对所有需要进行皮试的患者都采用75%乙醇进行消毒,常常忽视了部分患者对其产生过敏的情况,从而导致假阳性结果,影响了皮试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本研究中即观察到4例受试者出现局部皮肤发红现象。针对此种情况,临床常规的处理是在另一侧前臂内侧使用生理盐水作为消毒剂进行对照试验。生理盐水与人体体液具有等渗性,对皮肤无刺激,不会出现皮试区局部皮肤发红现象,本次试验再次证实了这种情况。这也提示我们,其对照效果尚有待商榷。

从消毒学角度分析,皮试区皮肤经75%乙醇、生理盐水、酸性氧化电位水处理后,细菌含量均能显著降低。由对细菌的杀灭效果可以看出,生理盐水对自然菌仅起到部分清除作用,尽管对皮肤不会产生过敏反应,但其不具备消毒效果,存在皮试区局部感染的隐患,因此不可作为消毒剂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对前臂皮试区皮肤自然菌的杀灭效果与75%乙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本次试验中无过敏反应发生,并具有无色、透明的特点,不会对皮试区观察造成影响。黄应秀等[7]的研究结果也提示,酸性氧化电位水在减少青霉素皮试的假阳性率方面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本研究证明了酸性氧化电位水对皮试区皮肤消毒效果良好,未观察到局部不良反应,可以替代75%乙醇作为皮试区皮肤消毒剂使用,以减少假阳性率。需要注意的是,其干燥速度比75%乙醇慢,与生理盐水相近,需要等待稍长的时间。另外,其在室温、密闭、避光的条件下较稳定,可保存较长时间[1],但在空气中暴露较长时间会失去消毒作用,打开后应尽快使用。

[1]卫法监发〔2002〕282号.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S].

[2]梁艳,孙明林,陈燕.氧化电位水在无菌导尿术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10A):76-77.

[3]王晓波,辜燕,徐琳.氧化电位水对Ⅱ度烧伤初期创面清创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5B):10-11.

[4]邢玉斌,魏华,索继江,等.酸性氧化电位水现场消毒效果试验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71.

[5]李爱萍,杨彬非.洗必泰与酸性氧化电位水应用皮肤和消毒性能评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6,16(3):348-349.

[6]年维东,梁晋雨,张齐联,等.氧(酸)化电位水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评价[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3):138.

[7]黄应秀,余幼芬.酸性氧化电位水皮肤消毒对青霉素皮试结果影响的观察[J].护理学报,2007,14(1):70.

猜你喜欢

皮试前臂生理盐水
肩关节、肘关节及前臂活动范围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Physiological Saline
生理盐水
我院头孢菌素皮试情况及经济学分析
基于个人数字助理的皮试信息核查功能优化
自制生理盐水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
0.9g/dl生理盐水稀释解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的方法研究
急诊皮试告知单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