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生物反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系统评价

2012-07-06孙君芳叶虹廖旭怡

军事护理 2012年12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高血压病异质性

孙君芳,叶虹,廖旭怡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浙江 温州325000)

原发性高血压(primary hypertension)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简称为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复杂,除机体生物因素的影响外,心理因素也占有重要地位[1]。国内一项回顾性研究[2]表明,心理干预对高血压的治疗十分有效。心理治疗在不同学派理论的影响下,方法各异,适应对象也有所不同。目前,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心理疗法主要有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音乐疗法和催眠疗法等[3-4]。其中生物反馈治疗在国内开展较早,应用较为广泛,但对于治疗后的血压疗效报道差异较大。本研究旨在综合评价国内生物反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探索该治疗方法的循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文献纳入原则为尽可能多地收集相关的研究。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应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干预(可配合放松训练);(3)研究符合随机、对照原则;(4)疗效观察中包含血压条目。排除标准:(1)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2)联合使用除生物反馈疗法及放松训练外的其他干预方式;(3)非人类研究;(4)综述类文献。

1.2 检索策略 分别以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生物反馈、生物反馈治疗、生物反馈疗法为关键词、题名、主题词,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进行检索,并辅以文献追溯法,收集国内198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公开发表的关于生物反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疗效的文献,检索文种为中文。

1.3 数据提取 两位研究者独立阅读所获文献题目和摘要,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保留合格的文献,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讨论决定是否纳入。缺乏的资料通过邮件与作者进行联系予以补充。提取资料主要包括:(1)一般资料,如题目、作者姓名、研究机构、发表日期和文献来源;(2)研究特征,如研究设计类型、样本的来源、样本量及样本人口学特征、生物反馈疗法及血压统计值。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Revman 5.0软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以统计值I2评价提取数据的异质性。I2在30%~60%之间,说明提取的数据存在中等程度的异质性,I2>75%说明数据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异质性。当I2>75%时,不再进行Meta分析,仅就文献进行内容描述[5]。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特征 纳入的9篇文献[6-14]中,李殊响[8-9]的两篇文献及王明[11,13]的两篇文献,经反复核对为同一研究,故未再列举,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见表2。

表1 纳入的研究文献特征

2.2 治疗后组间血压值比较 张苏范等[6]的研究指出组间降压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郝雁等[14]以血压下降达标率作为疗效指标,均未列出具体数据,故仅对5项研究的数据进行检验。从表2可见,有4项研究结果提示生物反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降压作用;但不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该5项研究间均存在统计学异质性[I2=99%(P<0.01),I2=97%(P<0.01)],故数据不能进行合并。

表2 治疗后组间血压值比较(±s,P/mmHg)

表2 治疗后组间血压值比较(±s,P/mmHg)

注:*为kPa;#为血压变化值;1mmHg=0.133kPa

作 者 指标 对照组 干预组P非药物治疗高血压协作组[7] 收缩压 143.50±9.70 142.30±12.00 >0.05舒张压 89.30±6.70 88.60±8.10 >0.05李殊响等[8-9] 收缩压 19.36±1.32* 17.28±1.38* <0.05舒张压 11.62±1.26* 10.86±1.14* <0.05杜宝琮等[10] 收缩压 5.00±3.00# 28.00±3.00# <0.05舒张压 3.00±2.00# 12.00±3.00# <0.05王明等[11-12] 收缩压 129.37±7.23 136.08±5.42 <0.05舒张压 76.92±3.49 83.10±3.25 <0.05钟繁等[13] 收缩压 136.00±13.00 138.00±17.00 >0.05舒张压 92.00±8.00 84.00±13.00 <0.05

3 讨论

生物反馈就是利用仪器将体内的一些特定的生物学信息(通常为肌电、皮肤温度、皮肤电阻、心率、血压、脑电等)加以采集处理,以视觉或听觉的方式让患者感知,同时指导患者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在调整过程中不断体会所感知的视听信号的变化,并知道这种变化反映了血压的即时波动[15-16]。本研究纳入的7篇文献中,研究者均采用了生物反馈治疗方法,同时配合放松训练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其中有4篇文献结果提示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

系统评价被公认为是客观评价和综合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研究证据的最佳手段。Meta分析又称为荟萃分析,作为系统评价中的分析方法,通常用来综合多个同类研究的结果,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提高其统计效能,确定效应估计值,解决研究结果中出现的不一致性[17]。为避免检索经验缺乏问题,我们使用了较宽泛的关键词对国内公认的3个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进行检索,同时辅以手工检索以及文献追溯等方法,但收集到的研究仍然较少,说明国内相关研究开展得尚不广泛;而且各研究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异质性,提示相关研究的方法及标准尚未统一。李殊响等[9]指出:生物反馈治疗的成败取决于患者理解和掌握医师的指导用语以及感悟度,影响因素较多,如患者的文化程度、对医生的信任度、治疗环境的特殊性、医生的传授技巧以及患者的主动参与心理状态等。进一步分析各项研究的特点,发现导致研究间异质性较大的可能原因有:(1)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不同。生物反馈是在行为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心理治疗技术,强调“主观”能动,个体差异易造成治疗差异。(2)对于生物反馈治疗仪器的选择、治疗时间的长短以及患者对于治疗的熟练及适应程度,各项研究均存在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一方面,尽管没有一个合并的总效应量来客观反映生物反馈治疗的降压效果,但多项研究结果提示,生物反馈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性治疗手段,尤其是配合心理放松疗法,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另一方面,目前有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的具体方案尚未统一,研究质量也参差不齐,今后需要在严格规范各研究参数的基础上,实施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以明确其治疗效果。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

[2]马伟娜,洪灵敏,朱霞.近10年我国高血压病心理干预疗效的元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9):1037-1039.

[3]杨凤池.原发性高血压心理治疗简介[J].中国全科医学,1999(6):427-428.

[4]杨凤池.心理疗法治原发性高血压[J].医药世界,2000(12):33.

[5]Deeks J J,Higgins J P,Altman D G.Analysing data and undertaking meta-analyses.Cochrane handbook for systematic reviews of interventions[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2008:114-116.

[6]张苏范,霍莉钦.生物反馈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的观察报告(一)[C]//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出版者不详],1993.

[7]非药物治疗高血压协作组.生物反馈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的初步观察[J].高血压杂志,1995,3(1):36-39.

[8]李殊响,杨继明,梁瑞贞,等.药物合并皮温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54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32.

[9]李殊响,杨继明,梁瑞贞,等.皮温生物反馈并放松训练治疗高血压病154例观察[J].中华理疗杂志,2000,23(5):278-280.

[10]杜宝琮,陈淑云,徐艳杰.血压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血压病102例小结[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10):639.

[11]王明,刘若阳,王菊芬,等.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6):648-649.

[12]王明,刘若阳,王菊芬,等.生物反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应用[C]//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杭州:[出版者不详],2006.

[13]钟繁,季萍.生物反馈疗法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4,13(2):87-89.

[14]郝雁,庄稼.生物反馈疗法对高血压病疗效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17-1819.

[15]宋健,陈美芳,宋岩峰,等.女性尿失禁盆腔生物反馈与电刺激疗法的心理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4):97-98.

[16]王永慧,李爱萍,宋海燕,等.生物反馈治疗便秘患者170例的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0A):57-58.

[17]Adams C E,Power A,Frederick K,et al.An investigation of the adequacy of MEDLINE searches fo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of the effects of mental health care[J].Psychol Med,1994,24(3):741-748.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高血压病异质性
基于“脾为生痰之源”探讨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