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调查研究
2012-06-30廖旭华
廖旭华
(龙岩学院 艺术系,福建 龙岩 364000)
为了更好地研究全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笔者以龙岩学院在校学生为抽样框,随机抽取学生500名,做了问卷调查。问卷设计分4个维度,共31个答题。回收有效问卷472份,回收率为94.4%。在472份问卷中,男生占201人,女生占271人;文科生占199人,理科生占216人,工科生占57人。
一、调查问卷情况
(一)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概念的了解
问卷的第一部分主要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这一概念内涵及意义的理解进行的相关调查,总共包括5个题项,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概念的了解情况
(二)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的认识
问卷的第二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认识情况的相关调查,总共包括7个选项,具体内容见表2。
表2 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的认识情况
(三)学生自身音乐素质普及情况
问卷的第三部分是关于学生自身音乐素质普及情况的调查,包括9个选项,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学生自身音乐素质普及情况调查表
二、问卷分析
(一)对相关概念的了解
从调查结果中(表1)我们清楚地看到,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这个概念还了解得不够,虽然调查显示对这个概念能有所了解的学生占了63.14%,但笔者通过学生填写问卷时的情况推测,即使有半数以上的同学选择的是了解,大抵也只是望文生义,而在这半数的学生里,还有部分学生由于审题不慎而误认为公共音乐教育是学校的专业音乐教育,或者把学校一切的文艺活动都算作是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而且按照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我国提出的时间来衡量的话,63.14%的数据的确不能令人满意。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我们国家推行了这么多年,但在龙岩学院学生当中却显得如此陌生,这只能说明我们推行的力度是不够的,对这门学科的态度也是不端正的。
对是否知道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区别,选择“是”的学生占了58.05%,选择“否”的学生占了33.90%,还有8.05%的学生则模糊不清。这一数据显示,学生根据笔者问卷的立意看出了笔者的重点是调查非音乐专业学生,因而选择“是”的人占了大半以上,但这部分学生可能对两者具体的区别不太清楚,而选择“否”的学生可能考虑得较深刻,确实不知道具体区别在哪,但不管怎样,大多数学生对专业音乐教育和公共音乐教育还是知道有区别的。
对是否知道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目的,选择“是”的学生达到51.48%,占了半数以上,这说明半数以上的学生知道音乐具有教育、审美等功用;选择“否”的学生占了42.16%,这说明还有很大部分学生不明确学校为什么要给非音乐专业大学生开设音乐课。
对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意义的回答和目的回答的数据统计基本一致,表明目的和意义是相联系的,学生对目的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意义的认识,几乎所有学生的回答都是希望学校为非音乐专业学生开始音乐课,普及音乐方面知识,这说明大学生对音乐是有需要的。通过对问卷问题的分类整理,对学生对公共音乐教育概念及意义的理解,我们看到的是学生对这一学科概念的陌生,这充分体现出了学校对公共音乐教育的不重视。
(二)对公共音乐教育作用的认知
从表2整理出的调查数据来看,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塑造性格、激发斗志、树立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提高情商、促进协调的作用,但对于音乐能提高情商和促进协调的功能认识不够,主要是因为对此比较陌生,在生活中体现得不是那么明显。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学生绝大部分都知道音乐对人生活和学习的作用和影响,这也折射出了大学生对音乐的渴求,为此也给未开展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学校敲响了警钟,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
(三)音乐素质的高低
表3的调查结果显示:第一,大学生普遍音乐基础知识薄弱,会识简谱的学生只占到总人数的8.47%,会识五线谱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6.10%,而没有识谱能力的人则占到总人数的90%以上,这充分显现出当前大学生音乐基础的薄弱,也直接或间接制约了大学生欣赏、学习音乐时对音乐的理解能力;第二,大学生对音乐基本文化知识知之甚少,只有15.89%的大学生对中外音乐史有所了解,而在这15.89%的大学生中,肯定还有只是知道皮毛而已的学生,至于了解基本乐理知识的学生只占到总人数的15.25%,高达75%的学生则完全不了解,这充分说明了大学生基本乐理知识的极度匮乏。
三、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发展之路
(一)区域校际合作
区域化[1]一般用于经济领域,本文将其搬到教育中来,是指一定区域内的高校,依托区域特色,以学术、教学资源、师资等活动自由搭配,以推动教育加速发展。区域化合作的目的就是相互学习借鉴,共享资源,共同发展。有鉴于当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教育现状,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应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彼此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以龙岩学院为例,可以构建闽西地区的区域合作,构建具有闽西特色的音乐教育。由于闽西是客家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因此可以很好地借助闽西自身的文化特色、原生态的民歌及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将其结合到高校音乐教育中,彰显宣传闽西特色音乐文化。另外还可以结合龙岩学院周边的其他高校进行校际合作,师资共享。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实现学术交流和良性竞争,既有利于开展学术交流,集思广益,也有利于相互了解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开展的情况,为良性竞争打下好的基础。
(二)校内部门协调合作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意义上,是由学校教务处负责管理,相关机构负责实施教学。这样的分工看上去与学生所在的系部没有什么关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开展的好坏和学生受教的程度如何似乎与系部脱离了关系,这样就形成不了系部与系部之间的良性竞争和通力合作。正是由于缺少系部的参与,使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成效不明显。为此,我们应该建立学校领导分管,相关机构执行,系部负责的机制。具体地说,就是学校把握大方向,相关机构按规定执行教学,系部负责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强调的是,系部的具体工作是鼓励学生选择修公共音乐课,为本系部学生提供平时练习的场所,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将其纳入评优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各负其责,共同合作,把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落到实处,以收到实效。
音乐素质教育不仅是当前学生教育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关系到我国民族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2](P146~157)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3](P241)而音乐教育正可以引导高校学生的想象力并使其进而提高审度艺术的能力。黑格尔认为:“音乐是精神,是灵魂…… 音乐是灵魂 的 语言。”[4](P187~206)音乐可以超越时空,带领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去思考,去发挥想象力,去创造更美的艺术,激发更实在的社会创造力。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素养的形成,离不开艺术教育的熏陶。艺术和科学是人类创造生活的左膀右臂,故而我们应该重视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并为之努力创造条件。
[1]王志乐.关于“区域化”和“集团化”概念的一点看法[J].世界经济,1993(3).
[2]姚思源.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吴文漪.思维·情感与音乐教育[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