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
2012-06-30唐有进
唐有进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是指因门静脉高压引起胃黏膜发生炎症性病变的疾病[1]。胃镜下表现为各种形态的充血性红斑和糜烂,同时还可伴胃底出血[2]。临床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蛋白丢失性胃肠病和缺铁性贫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且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3]。本研究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共138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患者的相关资料,并对PHG与肝功能分级及食管静脉曲张(EV)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共138例,患者均经询问病史、临床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B超等检查确诊为肝硬化患者。其中男117例,女21例;年龄24~79岁,平均年龄(47±3)岁;病程6个月~22年,平均(14.2±1.0)年。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9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16例,酒精性肝硬化24例。其中确诊为合并PHG患者66例,男54例,女12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48±3)岁。
1.2 方法 所有肝硬化患者入院后,第2d进行肝功能检查,并根据Child-pugh分级评价肝功能[4];通过胃镜检查是否有食管静脉曲张并参照中华医学会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以明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PHG的胃镜诊断参照《图解消化病学》标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HG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本组138例肝硬化患者中有66例患者诊断为PHG患者,检出率为47.82%。对138例肝硬化患者进行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其中A级34例,B级71例,C级33例。各肝功能分级中,PHG检出率为A级20.59%,B级50.70%,C级为69.70%,经统计学分析,PHG随Child分级程度加重检出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G程度与肝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HG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351,P<0.01)。见表1。
表1 PHG发病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例)
2.2 PHG和EV分级的关系 138例肝硬化患者中,胃镜检查下发现EV患者106例,发生率为76.81%。不同程度EV中PHG检出率为轻度EV时17.19%,中度EV时53.57%,重度66.67%,随EV程度加重PHG检出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G程度与EV之间的关系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HG发病率与EV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14,P<0.01)。见表2。
表2 PHG发病与食管静脉曲张分级的关系(例)
3 讨论
当肝硬化患者出现门静脉高压时,会影响胃内血液回流,从而使胃黏膜及黏膜下血管扭曲扩张,形成动静脉短路,胃黏膜血流动力学呈现高容量、低流注状态,从而导致胃黏膜缺血缺氧,代谢紊乱,引发胃病。因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诱发因子[5]。本研究结果显示,PHG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PHG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HG发病率与肝功能分级呈正相关。
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的结果,门静脉高压是其主要的病理学基础。目前,临床研究关于食管静脉曲张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的关系尚存在争议。有研究认为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不会引起门静脉高压性胃病黏膜病变;但也有人报道说食管静脉曲张程度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胃黏膜病变程度存在密切关系[6]。本研究结果显示,PHG与EV的严重程度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HG发病率与EV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PHG的发生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食管静脉曲张有着密切的关系[7]。临床在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首先应根据胃镜检查对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并参照以上指标,预防PHG的产生。
[1]蔡彦.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8):74-75.
[2]中华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4):198-199.
[3]魏翔宇,王峰,孙军.门脉高压性胃病病因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5(6):106-107.
[4]Curvelo LA,Barbosa W,Rhor R,et al.Underlying mechanism of 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 in cirrhosis:a hemodynamic and morphological approach[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9,24(9):1541-1546.
[5]甄沛林,张英,张宇峰,等.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6):3003-3005.
[6]耿楠,马冰,陈新月,等.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19(6):21-23.
[7]党进胜,杨新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病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9,15(10):1237-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