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痛颗粒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12-06-30王小佶

当代医学 2012年30期
关键词:颈痛根型肌力

王小佶

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椎间孔狭窄等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所引起。根据其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和其他型等几种类型,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1]。临床对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多采用综合治疗方法为主,我院采用颈痛颗粒内服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确切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佛山市中医院门诊2010年10月~2011年9月收治的神经根颈椎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具有颈肩麻木、上肢放射性疼痛等典型症状,患侧上肢肌力多减退,劳累或着凉后加重,部分患者伴有头晕、耳鸣等症状。全部患者压头试验或臂丛牵引试验结果均呈阳性;并经X线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同时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严重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和其他原因引起颈肩疼痛的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全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5~72岁,病程3个月~10年,其中男性42例,女性28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3~70岁,病程2个月~9年,其中男性43例,女性27例。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患者取端坐位,自然放松颈部。术者立于患者背后,先以滚法推拿颈部5min,尽量松解颈背部肌肉。再点按风池、大椎、大杼等穴位10~12次。后进行颈肩部拔伸2~3次。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拿颈部肌肉,提拿肩井,点按天宗、曲池、列缺等穴位,并弹拨斜方肌、桡尺神经等。最后采用拍法放松颈肩部肌肉、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痉挛[2]。20min/次,1次/d。以10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两个疗程之间间隔时间为2d。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颈痛颗粒内服治疗,颈痛颗粒药味组成包括三七6g、川芎6g、延胡索10g、白芍30g、羌活10g、葛根15g、威灵仙10g等[3]。上药加水煎煮2次,分早晚2次冲服。以10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判断标准 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显效:治疗后颈肩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肌力恢复正常,颈部、上肢功能恢复正常,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有效:治疗后颈肩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好转,肌力有所改善,颈部、上肢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对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小。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未见好转,甚至恶化,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如同一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几种不良反应,以症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计一次。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显效29例、有效3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5.71%;观察组患者显效31例、有效3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29%。其中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例数(%)]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占颈椎病总发病率的60%以上,以颈肩部、前臂、手指呈放射状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伴有局部感觉障碍,以麻木症状较为多见。过去本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生呈年轻化趋势,尤其多见于长期伏案工作的白领。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与颈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增生、肥大,压迫或刺激神经根所致。长期伏案工作、外伤、受寒等影响下,继而产生一系列病理改变,颈椎髓核突出、后方小关节骨质增生、松动、移位等可刺激脊神经根,导致脊神经根周围组织发生水肿、粘连,从而产生麻木、疼痛等症状[5]。目前的临床治疗方法尚无统一的标准,一般以非手术综合疗法为主。

中医学理论将颈椎病归纳于“痹证”之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其本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失濡养,标为外感风、寒、湿邪而致痹阻经脉、瘀血阻滞,虚劳或外伤为常见的诱发因素,其中风邪偏盛者为行痹,寒邪偏盛者为痛痹,湿邪偏盛者为着痹。治则以益气养血,祛风解痉、胜湿止痛为法。同时通过推拿手法疏通经络,通过外治法松解局部黏连的肌肉和韧带组织,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进而消除肿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病变组织修复、恢复病变颈椎的正常序列[6]。颈肌退变、肌力减退可加速椎间盘退变,加剧颈肩局部炎症反应,加重颈椎失稳,而颈椎失稳又可使颈周肌力失衡恶化,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推拿手法通过力学刺激,改善颈肩局部皮肤与肌肉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促进局部组织营养代谢,减轻神经根炎症和水肿,从而达到恢复肌力之目的。此外,推拿手法还可调节中枢与外周镇痛物质5-羟色胺、儿茶酚胺水平,降低颈神经根内P物质含量,一定程度上阻断痛觉信息的传递而达到镇痛作用。此外,推拿手法还可纠正颈椎矢状位失稳,改善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恢复脊柱内、外源性稳定而达到治疗目的[7]。

颈痛颗粒方中以三七为君药,功能活血化瘀、补虚定痛,对于虚损劳伤所致的疼痛效果显著。以川芎为臣药,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为“血中之气药”。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为治疗痛证之要药。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羌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善治肩背疼痛。葛根辛散发表、解肌退热,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经脉失养所致的项背强痛。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无论病位上下皆可应用,尤宜于风邪偏盛、拘挛掣痛,为治疗风湿痹痛之要药。诸药合用,共奏扶正补虚、祛邪止痛之功效。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单一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满意的疗效。采用中医内外兼治的综合疗法可以兼顾整体和局部,达到优势互补,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中医疗法顺应自然,因人而异,辨证施治。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毒性作用较小。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颈痛颗粒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可以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1]牛明镜,王顺云.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7例[J].中医正骨,2012,24(3):61-62.

[2]何育风,王翔,吴双.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1,31(6):551-552.

[3]邹晓刚.中药、针灸、推拿、牵引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9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3):42-43.

[4]孙志刚.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7):719-721.

[5]罗艳芳.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47.

[6]潘万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推拿治疗[J].当代医学,2011,17(18):150-151.

[7]汤昌华.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理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2,4(5):58-59.

猜你喜欢

颈痛根型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军事飞行人员颈痛的风险因素与康复研究进展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大学生低头族颈肩痛影响因素调查及原因分析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三向牵伸法治疗颈痛的临床观察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