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邻水县脐橙产业发展调查与思考

2012-06-28王新娟董朝菊

中国果业信息 2012年6期
关键词:邻水县结合部果业

本刊记者 王新娟 董朝菊

科技培训班里,半数以上的都是老年人,柑桔的香甜与果农饱经风霜的身影形成了强烈对比。面对农村“空心化”日益严重的现实,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对象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栽培管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的水果产业,到底该走向何方?利用参加科技培训之便,本刊记者随同本所的几位专家赴四川省邻水县,采访了相关领导、科技人员和果农,对该县柑桔产业及农业技术推广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

邻水县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华蓥山东麓,山地较多,气候温暖湿润,是发展柑桔的适宜产区之一,素有“中国脐橙之乡”的美誉,先后被农业部、四川省农业厅列入了优势柑桔生产基地建设县。全县现有脐橙种植面积1.8万hm2,年产量12.5万t,年产值5.1亿元。

邻水县柑桔产业发展始于上世纪70年代,2000年以后,特别是2005年以后,重庆实施百万吨优质柑桔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和三峡库区柑桔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邻水柑桔带来较大冲击。对此,邻水县积极调整思路,从基地建设、种苗繁育及果园标准化入手,大力发展以鲜食脐橙为主的高品质柑桔业。

一、邻水脐橙产业发展现状

科学规划、加快建设,脐橙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为促进脐橙产业发展,邻水县采取了多项针对性措施。一是抓规划布局。邻水县共有45个乡镇、450多个村,根据规划,其中有20多个乡镇、176个村重点发展柑桔产业,占总数的1/3,以海拔500 m以下区域为主。二是抓良繁基地建设。2005年以前主要是裸根苗定植,2005年以后重点建设良种繁育基地,全面推广容器育苗,杜绝使用裸根苗,大大提高了种苗成活率,节约了成本。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讲:“以前是栽不活,现在是栽不死”。“栽”的问题解决了。三是抓基地建设。生产环节要基地带动,近年来该县每年重点抓好1~3个基地建设。基地规模相对较大,单个基地面积基本上都上万亩,平均0.15万~0.2万hm2。基地建设主要以项目为依托,涉农项目及财政资金成为基地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用涉农项目基金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当地老百姓基本不出钱。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存在不均衡现象,城乡结合部投入较多,相对偏远的地方投入则较少。四是努力做好标准化生产。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邻水县柑桔发展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标准化生产还不完善,优质果率尚需提高,精细化喷药施肥没有很好实施,尚不能做到看树施肥。

强化品牌、创新机制,脐橙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柑桔发展的产中环节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品牌建设。目前邻水县已成功注册“邻水脐橙”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潾山”牌柑桔商标。二是改革经营管理模式。目前邻水县脐橙生产仍是小农户经营为主,分散经营,生产面积难上规模,标准化生产难度大。为了破解农户“单打独斗”的格局,实行“大兵团作战”,进一步扩大并优化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制度。在培育主体上给予一定的补助,对经营面积在100亩(6.67 hm2)以上的果园前3年给予补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果农没把果树当做主业,以老年人为主,且劳动力成本高。三是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与示范。品种推广及技术服务,全部为无偿服务,设立专门项目基金进行扶持。目前邻水县推出县乡村三级推广体系,县一级由经果局负责;乡镇由农技站落实1~2名农技员主抓柑桔生产、技术推广;村一级是农民技术员,176个村每个村配一个技术明白人(柑桔技术员),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情。对于村级农民技术员,县里给予一定的补助,主要是依托干部、返乡青年及业主来进行,由政府出钱补贴,经考核合格后每年每人补助2 000~3 000元。

营销滞后、设施落后,脐橙产业发展任重道远。产后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邻水县柑桔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商品化处理效果不好,产后处理规模小。市场上销售的果实只有小部分进行了处理,大部分只是经过简单分级。二是缺乏专门的营销队伍。以前的经营大户面对日益增长的产能往往力不从心。随着脐橙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专门的营销队伍为邻水脐橙销售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三是缺乏冷藏设施。目前该县冷藏库建设正在筹备中。政府正着力搭建销售平台。果品商品化处理、冷藏等措施由政府引导企业来做,申请相关项目,政府给予企业一定补助,把政府的行为变为企业的行为。

总体来讲,邻水县柑桔发展速度很快,但离现代化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

二、调查引发的思考

思考之一:未来我们靠谁来发展现代果业?

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与现代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是制约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农村留守人员以老人居多,劳动能力和知识水平都相对较低,主要任务是看守家园,劳动能力弱,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差,生产积极性不高,这给科技培训工作及水果产业发展带来一定难度。而新生代农民大多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技术掌握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农业生产后继无人的困境该如何解决?目前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还不完善,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制度该如何设置?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现代果业发展。要缓解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压力,我们一方面要靠科技进步,进一步提升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让农民体面、轻松、高效地从事果园管理生产作业;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水果生产经营效益,全面提高果业发展吸引力,引导青年人投身现代果业发展。

思考之二:我们需要怎样的果业发展服务体系?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与现代果业发展要求不协调,也是制约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事业编制收缩,长期以来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和经费得不到保障,农技干部 (站长)月收入1 000~2 000元,相对较低。科技推广人员的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县一级农技人员一般为专业出身,但年龄老化,40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几乎没有;乡镇一级农技人员专业出身的较少。一般由县级工作人员直接培训乡(镇)、村科技推广人员和果农,工作任务重,效率相对较低。如何保障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已成当下农业科技推广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现代果业发展需要现代化的农民,这就需要科技服务体系的制度设置有助于提高果农技术水平以及种果积极性,更好地为现代果业发展服务。

思考之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为何难以实现?

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是现代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发展对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要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必须科学规划,统筹资源。虽然政府、专业合作组织等,通过各种途径推动果业发展区域专业化、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但是,当前果业发展仍以单个的农户为主,土地以小块为单位,生产经营独立自主,很难实现统一决策、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果业发展产业化水平较低。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区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深入开展农业区域资源调查和区域总体规划。同时,我们还需要推进土地资源科学流转制度创新,按照“依法、合理、有偿、自愿”的原则,推动农村土地资源使用权相对集中。促进农业种植品种相对集中、种植面积有所扩大,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和标准化。

思考之四:城乡结合部是否适宜发展农业?

城乡二元结构是新时期中国发展面临的重要背景,在城市和乡村结合地区,已经出现了工农交织、农商融合的局面。城乡结合部的发展问题成为中国现代化版图上无法逾越的客观现实。城乡结合部是否可以发展农业尤其是水果产业?还需我们进一步探讨。城乡结合部发展水果产业,工业污染严重,果品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且农民就业机会较多,无心务农;工业发展侵吞土地,长期投入、缓慢收益、多年生果树随时有被“扼杀”的危险。为了便于交流参观,目前大多数农业示范园、示范基地都建在城乡结合部。而真正适合发展农业的区域却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滞后等现象,此种局面如何破解?需要深入研究。城乡结合部发展果业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一个是果农。从政府角度来看,城乡结合部建设示范园交通条件较好,便于参观和迎接检查;从果农角度来看,城乡结合部靠近市场,便于果品销售,或开展采摘观光等休闲活动。

思考之五:如何增强惠农资金使用效益?

国家高度重视果业发展,投入大量资金扶持果业发展。但是部分项目设置不够合理,导致经费使用效益不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增强经费使用效益,切实改善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老百姓的种果积极性。要着力改善农田灌溉条件。过去花了大量资金建成的引水灌溉工程,目前基本无水可用。如何解决水利灌溉工程的后续维护与管理?当前惠农资金捆绑使用,可以解决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但如果没有落到实处,仅用来打造亮点的话,就偏离了初衷,是不可取的。惠农项目应该全面照顾边远山区及适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区,不能仅限于亮点区。农业补贴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真正起到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如何落到实处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邻水县结合部果业
科长投案,揭开县里近十年最大腐败窝案
朱晓琴作品
新媒体时代下广告策划在果业推广中的应用研究
道岔工电结合部问题的差异化描述和技术标准分析
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育的策略
路基结合部处治技术在改扩建工程的应用研究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四川邻水房屋产权纷争迷雾
依托旅游产业的乡镇规划探析
山西:果业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