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锅法”合成间溴苯甲醚的研究*

2012-06-25秦少华王志刚王治国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溴化铵溴苯甲醚

秦少华 王志刚 王治国

(黄石理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间溴苯甲醚又名间溴茴香醚、3-溴苯甲醚、1-溴-3-甲氧基苯,英文名称有m-bromoanisole、3-bromoanisole、m-bromophenylmethyl,CAS登记号2398-37-0。间溴苯甲醚为浅黄色油状液体,沸点237℃,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进行工业化生产,而在国内60年代才开始研制。它作为一种精细化学品原料,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料、染料及有机合成中。例如:非吗啡类强效镇痛药盐酸曲马多[1]、抗结核试剂三芳基甲烷类噻吩[2]、阿韦莫哌类受体拮抗剂[3]、4- 芳基哌啶类抗瘙痒药[4]、二氢喹唑啉类 Eg5 抑制剂[5]、系列烷氧基三芳基膦配体[6]、有机激光染料对-三联苯衍生物[7]、2-甲氧基吩噻嗪及荧烷类热敏染料[8]等都以间溴苯甲醚为生产原料。

1 合成现状

文献报道间溴苯甲醚的合成方法较多,但真正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合成路线主要有2条,一是以间氨基酚为原料的路线,另一条是以硝基苯为原料的合成路线。

高建荣[9]等以间氨基酚为起始原料,经重氮化、Sandmeyer反应、酸解和醚化制备间溴苯甲醚,总收率为53.3%。

曹玉庆[10]等在研究现有工艺路线的情况下,提出了以硝基苯为原料,经溴化、还原、重氮化、醚化制取间溴苯甲醚的工艺路线,总收率为37%。张锁庆[11]等在改良溴化条件后总收率提高到40.14%。

目前,国内外间溴苯甲醚的生产,均存在污染严重、生产工艺路线长、操作繁杂、产品收率低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其工艺的优化研究工作,通过降低污染、缩小成本、简化操作、提高收率等来完善间溴甲醚的合成与生产。

2 “一锅法”合成研究

文献[12]报道采用一锅法由硝基苯和甲醇反应,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得到甲氧基苯,为间溴苯甲醚合成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因此,拟采用易得的硝基苯为原料,先溴化得到间溴硝基苯;再用一锅法在相转移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甲氧基化,一步得到间溴苯甲醚,主要合成路线如下: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与仪器

硝基苯、液溴、甲醇、硫酸、环己烷、氢氧化钾、氢氧化钠、四丁基溴化铵、四丁基氯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四丁基硫酸氢铵、三辛基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四乙基溴化铵、四甲基氯化铵、三辛基甲基溴化铵、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等均为分析纯。德国Bruker 400MHz核磁共振仪。

2.1.2 实验方法

2.1.2.1 间溴硝基苯的合成[10]

将硝基苯(60 mL)、铁粉(2 g)和碘(3 g)在(140±5)℃边搅拌边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溴(8 mL),约1 h滴加完毕,继续搅拌1 h后再加入等量的铁粉和溴,重复操作2次。反应完毕加铁粉(2 g)继续搅拌1 h。反应结束后,冷至室温,转至7%亚硫酸钠水溶液(150 mL)中,有机相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过滤,滤液减压回收未反应完的硝基苯,继续收集(139~140)℃ /2.67 kPa馏分,得到淡黄色液体,冷却后固化得到间溴硝基苯,收率68%。

2.1.2.2 间溴苯甲醚的合成

将环己烷(50 mL)、甲醇(0.2 mol)、氢氧化钠(0.3 mol)和相转移催化剂(0.02 mol)加入到带有搅拌器的三口烧瓶中,于50~60℃滴加溶有间溴硝基苯(0.1 mol)的环己烷溶液100 mL。滴加完毕继续反应2~3 h,反应体系中要不断鼓入空气。冷却,水洗,盐酸溶液洗去相转移催化剂,再水洗,用无水硫酸镁干燥,用旋转蒸发仪蒸出溶剂,得到淡黄色液体即为目标化合物。

1H NMR(CDCl3,400 MHz)δ 3.755(s,3H,OCH3);7.015~7.131(m,3H,C2-H,C5-H,C4-H);6.806 ~ 6.817(d,J=8Hz,1H,C6-H)。由于C6-H处于甲氧基的邻位和溴取代基的对位,这时取代基表现为供电效应,所以向高场移动。而C5-H处于甲氧基和溴取代基的间位,这时取代基表现为吸电子的诱导效应,所以化学位移向低场移动。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相转移催化剂的选择

从间溴硝基苯一步合成间溴苯甲醚,该反应对相转移催化剂的类型非常敏感,相转移催化剂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选择几类常见相转移催化剂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相转移催化剂对合成收率的影响

2.2.2 甲氧基化试剂的选择

间溴硝基苯经甲氧基化合成间溴苯甲醚,甲氧基化试剂的选择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中,通过选择固体甲醇钠、甲醇和氢氧化钠现制、甲醇和氢氧化钾现制等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甲氧基化试剂对合成收率的影响

3 结论

1)采用一锅法从间溴硝基苯合成了间溴苯甲醚,避免了传统反应要求较高的重氮化反应以及水解反应等步骤,使整个反应缩减为2步,操作简便、原料易得、成本降低,是一种合成间溴苯甲醚的经济可行的路线。

2)相转移催化剂在该一锅法合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四丁基、四乙基、四甲基的铵盐都可以得到较好的收率,不用考虑其中催化剂的阴离子。而分子较大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辛基的铵盐得到的收率较低,并且摸索的目标化合物的选择性也较低。

3)从间溴硝基苯经由甲氧基化反应得到间溴苯甲醚,甲氧基化试剂的选择决定反应成败。从表2可知,采用现制的甲醇钠或甲醇钾都能得到较好的收率。考虑到经济因素,使用甲醇钾要优于价格较贵且易燃易爆的甲醇钠。

[1]王伟,李瑞建,盖艳书,等.合成盐酸曲马多新工艺[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37-38

[2]Maloy K P,Gautam P,Vinita C,et al.Thiophene containing triaryl-methanes as antitubercular agents[J].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08,18:289-292

[3]王林竹.阿韦莫哌的合成研究进展[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0,17(3):27-33

[4]Gibson S P.Tommasini I.Preparation of 4-arylpiperidines and their Use for treatment of Pruritus[P]Japan:2001019672,2001-01-23

[5]江程,尤启东,吴梧桐,等.二氢喹唑啉类Eg5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7,38(6):489-495

[6]彭宗海,马梦林,付海燕,等.新型联苯类双膦配体的合成及钯催化Suzuki-Miyaura反应[J].有机化学,2010,30(10):1529-1534

[7]龙志庭.对-三联苯衍生物的合成研究[J].化学世界,1994(12):639-642

[8]姚建文.3-甲氧基二苯胺合成工艺的改进[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7,20(3):231-234

[9]高建荣,何玲辉,何西,等.间溴苯甲醚合成工艺的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1999(6):17-19

[10]曹玉庆,杜云飞,陈保华.间溴苯甲醚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2):73-74

[11]张锁庆,王志国,张琳,等.间溴苯甲醚的合成研究[J].河北化工,2005(2):29-30

[12]Joseph Z.One-Step Preparation of Some 3-Substituted Anisoles[J].Organic Process Research & Development,2003,7(3):303-305

猜你喜欢

溴化铵溴苯甲醚
离子沉淀浮选法回收废水中的Cu2+
溶液浓度对四丁基溴化铵水合物蓄冷性能的影响
磷钨酸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黄芩素-7-甲醚对高原缺氧小鼠脑组织保护作用研究
溴苯腈与精喹禾灵混用对工业大麻安全性的室内试验
辛酰溴苯腈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分离与鉴定研究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1种制备六氟异丙基甲醚的方法
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对A375 细胞黑素合成及ER/MAPK 信号通路的影响
Chemical Fixation of Carbon Dioxide by Zinc Halide/PPh3/n-Bu4NBrN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