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2012-06-24张淑英
张淑英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经成为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本文笔者就如何在教学中体现音乐的审美意义,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谈了以下几点认识。
一、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唤起学生对音乐美的注意。如在组织教学时,教师优雅的仪表、亲切真诚的问候、清晰简洁的谈话、优美轻盈的音乐等,都会使学生放松心情,在轻松和愉快的氛围中赏析音乐,这就是伴随音乐审美的特定情绪,即对音乐学习期待的情绪。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熟悉音乐教材,根据全班学生的基础水平,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把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和生动有趣的讲解,再结合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地品味音乐,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趣味,使学生进行积极的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
二、提高审美品位,培养高尚情操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它既抽象,又能深刻、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具有如此强大的魔力。目前,文化市场的发展不平衡,流行歌曲在相当范围内占据了主流,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学校也不例外,它们严重影响了学生正确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反映优秀民族文化的主旋律却没有受到重视。因此,音乐教师应当担当起引导学生审美品位的重任。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内容,通过听一听、唱一唱、讲一讲、跳一跳、演一演、比一比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欣赏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体会其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同时,再教给学生必要的音乐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他们音乐审美的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兴趣,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如在安静、严肃的课堂气氛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或者教师也可以从生活中捕捉教学素材,通过情境暗示、艺术暗示、榜样暗示、活动暗示、氛围暗示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或者教师可以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博客等媒介宣传主题音乐,使学生在认识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净化心灵、充实自我;或者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加社区和家庭的各项艺术活动,用形式多样的艺术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三、拓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受年龄、文化和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往往缺乏正确的审美趣味。因此,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拓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虽然学生比较喜欢流行音乐,但是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教师必须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的视野,让学生全方位地欣赏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如教材中的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管弦乐《太平洋231》片断、民歌《茉莉花》、童声合唱《老鸟,小鸟》等都是音乐教育的极好素材。
审美趣味的拓展以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增长为基础,教师必须依据这个基础,来进行扩展审美趣味的教育。这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积累丰富的音乐基础知识,不断探索音乐教学的改革新措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拓扩展他们的音乐审美趣味,开阔他们的音乐视野,使审美教育有机地渗透到音乐教学中。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湖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