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数学练习洋溢睿智与灵动
2012-06-24熊敏华
熊敏华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更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和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中。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数学练习设计中,教师应适当地引入信息技术,为枯燥的数字赋予灵性,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形象和生动的图形和图像,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数学练习的趣味性、针对性、人文性和开放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声形融合,凸显趣味性
数学知识是枯燥无味的,但把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的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后,丰富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克服厌倦心理,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如在设计练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游乐园闯关、智力大赛等游戏,使学生在玩中练、练中乐、乐中学。
二、有的放矢,突出针对性
在设计练习之前,教师必须首先明确练习的目的,然后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相应的练习题;其次,教师还必须充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来收集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作为练习素材加以重新利用。例如在两位数的乘法运算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在列竖式中对错数位,或者在十位上的数乘完后写错积的位置,或者计算时忘记进位等。针对这些错误,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这些典型错误呈现给学生,让他们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改正错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人机互动,体现人文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和练习设计中渗透数学的人文性。如根据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呆板、枯燥的题目设计成丰富、生动的情境,运用人机互动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时,笔者设计了蜻蜓捉虫子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蜻蜓身上的口诀和小虫子身上的算式进行判断,用鼠标把小虫子拖到蜻蜓处。当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时,蜻蜓会扇动翅膀并说道:“你真聪明!” 这种赋予情感的练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达到了巩固乘法口诀的练习目的。
四、训练思维,注重开放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练习不能局限于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和解决常规问题,还应注重解决一些非常规的问题。传统课堂练习方式比较单一,容易使学生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抑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开放性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在学生学习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概念后,笔者设计了这道判断练习:“只给出三角形的一个角,你们能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吗?”先露出一个锐角来让学生判断。在判断中,有的学生说是锐角三角形,这时笔者故意显示出直角三角形;当学生说是直角三角形时,笔者又显示出钝角三角形。这种方式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他们认识到:因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存在锐角,所以,只露出一个锐角,并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处,培养了学生开放的思维能力。
实践证明,把信息技术与数学练习课有效地整合起来,可以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加大练习的密度,扩大练习的空间,突破练习的重点和难点,提高了数学练习的有效性,让数学练习课洋溢着睿智与灵动。
参考文献:
[1]徐万胥.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一些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6,(1).
[2]陈红.浅谈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成功(教育),2008,(9).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进贤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