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措施
2012-06-19段万礼吴力军许汉荣罗益文张威王梁黄立萍
段万礼,吴力军,许汉荣,罗益文,张威,王梁,黄立萍
(浙江上虞市人民医院骨科,312000)
目前,由于多种耐药细菌存在和手术切口处理不当,骨科手术感染已成为当前医院感染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进行骨科手术患者多为外伤引起的急性病症或中老年体弱患者,局部供血能力较差,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休息,若切口处感染,轻者延缓伤口愈合,重度患者可导致骨髓炎甚至危及生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刻不容缓,现将我院防治经验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将我院从2008年4月至2010年4月住院患者中统计出骨折,腱外伤手术,截肢等各种骨科手术总数为859例,按照文献[2]标准诊断,139例患者手术后切口发生不同程度感染,按照提取样本时间顺序将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设定为Ⅰ(475例)组,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设定为Ⅱ(384例)组,选样年龄20~95岁,平均年龄(57.0 ±6.3)岁。
1.2 调查分析 两组采样患者不得包括以下症状:⑴对所用抗生素过敏者;⑵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组织坏死,心肝肺肾功能不健全者;⑶哺乳期或妊娠期妇女以及身体极度不适者;(4)身体某部分已受感染者。另确定麻醉方式、术前术后住院时间、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感染情况及抗生素的使用等,最后将报告以图表形式归纳总结。
1.3 统计学处理 临床试验所得数据经复查后,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复核分析,基础值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所调查的475例Ⅰ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86例,384例Ⅱ组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53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患者年龄较小、手术时间偏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术前做好预防措施、行动自如、消毒范围广及操作技术规范都会降低细菌感染率,而Ⅱ组相比于Ⅰ组加强了预防管理、防护措施,并及时对伤者切口处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环境,使感染率明显降低。
2.2 各手术感染情况对比分析 患者手术切口感染部位多样,其中主要包括骨折、肌腱损伤、截肢、植入和拆除固定物等。经调查分析骨折内固定术后造成的感染率最高,Ⅱ组针对不同病变部位采取适当抢救措施,感染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见表1。
3 讨论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应从多方面着手,现归纳总结几点:
3.1 提高防护感染意识,加强学习和培训 全院医护人员需有防感染意识,医院应当采取适当方式,调动在职医师预防感染学习的积极性[3-4]。对手术医护人员培训相关知识,提升职业水准、医学品德,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并定期制定考核制度,增强医院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道德观念和操作技术[5-7]。
表1 各手术感染部位情况对比分析(例)
3.2 实施有效预防感染措施 术前必须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评估,确保无禁忌证的前提下进行手术,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此外,有资料显示[8-9],手术区域沉降菌数会随着医护人员的增加和人流活动频繁程度而升高。因此,医护人员应遵循无菌操作规程,并对病房周围环境进行合理消毒及控制手术室内人数,尽量减少物品搬动和高声说话,避免媒介通过空气传播再次污染[10]。另外,手术器材严格标准化消毒、抗生素合理使用等亦是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环节。
[1]王红梅,张梅.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调查与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1):33-34.
[2]谢惠芳.病案首页手术切口分类及愈合等级的界定标准[J].河北医学,2007,10(10):1258.
[3]耿泰山,杜育芳,郭丽珍,等.骨科手术部位的医院感染控制[J].中国医院,2008,12(3):55-56.
[4]曹艳冰,戴红霞,常后婵,等.洁净手术室第1台手术与接台手术空气质量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7):1943-1945.
[5]程少霞,蒋敏,刘标英,等.动态条件F洁净手术室污染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8,22(7):1852-1853.
[6] 孟国静.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9(6):23.
[7]许晓秋,张栋.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危险因素的回顾性调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2):109-111.
[8]孙立新,纪凤英.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分析与改进[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3):3219.
[9]龚喜雪,卢梅芳.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11,18(3):154-156.
[10]李红,王洪源,赵爱民.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0):1384-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