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肿瘤静脉血栓栓塞分析
2012-06-18张玲
张 玲
静脉血栓是肿瘤患者常见的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在所有肿瘤患者中,发生有症状的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病率为15%左右,而尸检发现其发病率达到50%[2]。肿瘤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较非肿瘤增加4~6倍[3]。因此,临床上应予以高度注视。我科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急性形成者,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1年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共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48~72岁。原发病分别为肺癌10例,胰腺癌8例,胃癌4例,其他癌2例。其中4例接受过手术,12例接受过化疗,8例未接受特殊治疗但长期卧床。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 24例患者中12例为下肢静脉血栓栓塞,12例为上肢静脉血栓栓塞(有8例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均表现为肢体肿胀,沉重感。伴疼痛者10例,锁骨上区水肿者4例。行彩超检查确诊,且无抗凝治疗禁忌者。
1.3 分组及治疗
1.3.1 分组方法 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治疗组男7例,女5例,年龄46~72岁。原发病分别为肺癌4例,胰腺癌5例,胃癌2例,其他癌1例。其中2例接受过手术,6例接受过化疗,4例未接受特殊治疗但长期卧床。对照组男6例,女6例,年龄48~71岁。原发病分别为肺癌5例,胰腺癌4例,胃癌2例,其他癌1例。其中3例接受过手术,5例接受过化疗,4例未接受特殊治疗但长期卧床。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仅予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治疗,85 IU/kg皮下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参芎注射液200mL静滴。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5 d。治疗期间注意监测血小板计数及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1.4 疗效评价标准[4]治疗后,根据症状、体征及下肢静脉血流图结果评定疗效。(1)痊愈:患者的患肢疼痛及肿胀基本消退,血栓全部溶解;(2)好转:患者的患肢由于久站仍感胀痛,肿胀基本消退,血栓有部分溶解;(3)无效:患者患肢疼痛及肿胀基本未消退,血栓并未溶解。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出血倾向及过敏反应。
3 讨论
静脉血栓是指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绝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盆腔及下肢的深静脉。多见于产后、骨折及创伤、手术后的患者。若出现肢体疼痛、肿胀、浅静脉怒张并沿静脉可触之索条状物,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超声多普勒、放射性核素静脉造影可助诊断。血栓形成早期易于脱落,可造成大片肺梗塞,常是猝死原因之一。因此,早期应选用链激酶或尿激酶溶栓治疗,继用肝素或香豆素类药物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再形成及蔓延。
由于静脉血栓对肿瘤患者危害严重,约50%的深静脉血栓患者的血栓栓子可脱落并发生肺栓塞,致死率高。而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的三要素是高凝状态、血管壁损伤、血流淤滞。低分子肝素可以通过抗凝作用有效预防血栓的滋长蔓延和复发,并促进患者自身纤溶系统的活性以促进血栓早期自溶[5]。参芎注射液则能降低血浆粘滞,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速度[6]。
本文研究低分子肝素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肿瘤静脉血栓栓塞,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组(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出血倾向及过敏反应。
因此,低分子肝素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肿瘤静脉血栓栓塞,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1]王朝阳,杨帆,李高峰,等.862例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及其临床特征[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20):2255-2257.
[2]王平,卢启贵,黄东红,等.桃红四妙汤结合低分子肝素钙防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12,24(1):27-31.
[3]张路,白春梅.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治疗进展[J].癌症进展杂志,2009,7(1):23-27.
[4]候明,刘新光.恶性肿瘤相关的血栓栓塞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20):1594-1596.
[5]闫慧军,王伏生,闫盛,等.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9):25-27.
[6]王丰容,刘双.48例恶性肿瘤并发肺血栓栓塞症临床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1(1):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