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皮清痹洗剂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局部症状疗效观察
2012-06-14王守志
王守志
(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重庆 404600)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造成人类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RA活动期四肢关节或肌肉局部红肿、灼热、疼痛,伴有关节周围组织轻度水肿,局部温度增高,压痛,可有关节积液征象,关节活动受限或完全不能活动[1];活动期的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笔者近年采用草皮清痹洗剂联合内服药治疗RA急性活动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为重庆市奉节县人民医院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门诊患者80例,根据文献[2],RA急性活动期的主要指标有:(1)关节痛部位不少于4个;(2)晨僵30 min以上;(3)血沉 30 mm/h 以上;(4)贫血;(5)血小板增高;(6)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 1∶20 以上);(7)C 反应蛋白升高;(8)有关节外表现如发热、皮下结节、贫血和血管炎。凡具上述8项中的4项,同时具有关节“红、肿、热、痛”4项中3项者,即可诊断为急性活动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龄21~72岁,平均 63.41岁;患RA3~8年,本次急性发作 2~5 d。对照组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8~77岁,平均66.05岁;患RA3~8年,本次急性发作2~5 d。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10 mg,每周1次;白芍总苷胶囊(帕夫林),每次2粒,每日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草皮清痹洗剂:伸筋草60 g,透骨草60 g,五加皮60 g,海桐皮60 g。局部冷痛、皮色淡暗者加细辛、川乌、草乌、桂枝各 30~60 g;肿胀甚、按之濡、肢体沉困者加萆薢、防己各30~60 g;红肿热痛者加大黄、芒硝、栀子各30~60 g;刺痛、皮色紫暗者加苏木、丹参、生乳香、生没药各30~60 g;关节坚肿、僵直、顽痰凝结者加白芥子、法半夏各30~60 g;肌肉萎缩或关节有响声者加木瓜、威灵仙、老鹳草各60~90 g。用纱布包上药(或散煎)置搪瓷盆(桶)等容器内,加水 2500~5000 mL,煎沸15~20 min后离火,趁热利用蒸气熏患处,并用2条毛巾浸药液交替热敷。待药液温度适宜后直接浸洗四肢。凉时加温再洗。每日熏洗1~2次,每次30~60 min。次日仍用原药液加热熏洗,药液少时适量加水。春秋季1 剂药可熏洗 2~3 d,冬季则为 3~5 d,夏季则为 1~2 d。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休息3 d后继续下1疗程。治疗3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标准[2]临床控制: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正常。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略受影响,但未丧失功能。无效:病情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Ridit分析结果提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RA急性活动期疗效比较(n)
3 讨 论
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可伴有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临床常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麻木晨僵活动不利等,使用激素可以明显缓解急性活动期症状,但患者依从度低,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则不适合使用。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脾胃虚弱,湿毒内生,气血不足,营卫失调,痰瘀互结,脉络阻滞所致。络脉具有“易郁易滞”的特点,易为邪气所伏留结聚。邪毒作用于机体后,初起使络脉结滞,血气不行,继而与伏邪交阻,蓄结于脏腑、经筋、气络、血络之中,或凝泣津血,或灼津熬血,变生痰、瘀,邪盛而为毒[4]。
临床医师多将RA急性活动期归属“热痹”范畴,认为热毒湿浊瘀阻是病机所在。为此笔者在西药基础上加用草皮清痹洗剂外用熏洗,方中透骨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长于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长于治关节酸痛、屈伸不利;海桐皮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长于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脉,长于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软。“二皮二草”共用,祛风除湿消肿止痛,长于治RA急性活动期肘、膝及其以下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者。
外治法能直达病所,奏效迅捷,且使用安全。本观察显示,该方法可以缓解患者的乏力、疼痛、肿胀等症状,说明中药熏洗可促使肌体腠理疏通、脉络调和、气血流畅,收到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止痛的效果。
[1]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7.
[2]蔡辉,姚茹冰,郭郡浩.新编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65.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2-33.
[4]李梢,杨宝琴,王永炎.新病入络及其证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