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OI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优化设计

2012-06-12谢贵久袁云华宋祖殷

传感技术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芯体灵敏度电阻

吴 迪,谢贵久,金 忠,景 涛,袁云华,宋祖殷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长沙410111;2.空军驻湖南地区军代室,长沙410110)

硅氧化物绝缘体SOI(Silicon On Insulator)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制作耐高温压力传感器[1-2],随着传感器芯体结构及制作工艺的复杂化,依靠经典计算公式及反复实验的优化设计模式,在精确性、成本、研发周期等方面已不能满足要求。

采用注氧隔离SIMOX(Separation by Implanted Oxygen)技术[3]制备的SOI材料、基于传感器生产线SOI压力芯体标准工艺制作传感器芯体,芯体采用干法刻蚀[4-6]矩型 E岛,采用掺杂工艺方法制作 P型硅敏感栅,如图1所示。使用惠斯顿电桥四臂电阻方式,桥臂电阻由敏感栅组成,栅与栅之间由导线层串联。以有限元及数值理论为基础,通过优化设计膜厚和敏感栅分布参数,实现SOI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性能的提高。

图1 结构示意图及敏感栅分布图

1 理论基础

SOI压力芯体膜片上节点i处的电阻灵敏度(单位压力引起阻值的变化)为式(1)[7]:

式中:Si为节点i处的灵敏度;p为满量程时的荷载压力;πl和πt分别为节点i处的纵向和横向压阻系数;σli和σti分别为荷载压力p时节点i处的纵向和横向应力;ΔRi为节点i处电阻的相应阻值变化量;Ri为节点i处电阻的阻值。

在晶轴坐标系中,压阻系数可表示为式(2)[8]:

式中:π11为晶轴坐标系中的纵向压阻系数分量,π12为晶轴坐标系中的横向压阻系数分量,π44为晶轴坐标系中的剪切压阻系数分量,同类型压阻材料中,三个独立压阻系数分量大小主要与硅材料的掺杂浓度、温度等因素相关[8]。

将式(3)和式(4)代入式(1)可得:

由式(5)可知,灵敏度主要取决于纵、横向应力的差值。根据敏感栅位置分布,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拉格朗日插值及拟合方程法,可得到式(6):

式中:x,y为以压力芯体表面几何中心为原点的相对坐标,如图1所示。

得到式(7)和式(8):

式中:R为单个桥臂电阻的阻值,Rn为桥臂电阻中单条敏感栅的电阻值,ρ为敏感栅的电阻率,A为截面积,n为单个桥臂电阻中敏感栅的栅数,Δb为敏感栅Y方向分布的栅距,bn为第n个敏感栅在参考坐标系中Y方向坐标值,a1和a2分别为敏感栅在参考坐标系中X方向坐标值。根据式(7)得到式(10)

对于惠斯顿等臂电桥电路,得到SOI压力传感器灵敏度计算式(11):

2 算法及软件设计

编制SOI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循环优化程序,运行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运行流程图

以Microsoft Visual C++为平台,对有限元软件接口、网格软件接口及数值分析库进行封装[9-10],参数化建立符合初始化图形交换规范(IGES)[11]的三维模型,调用网格化软件对IGES模型进行网格化,得到单元及节点模型,根据力学条件对相应节点设置边界及荷载等条件,调用通用有限元软件的求解器作求解运算,计算压力芯体表面总合应力值及纵、横向应力值,导入参数方程后调用相应的数学函数库进行循环计算及逻辑判断,输出灵敏度最高时的膜厚以及敏感栅相关数据。

初始参数根据工艺性、可操作性、实验以及应用经验来确定。

3 灵敏度优化设计及数据分析

以传感器生产线所生产的某一标准系列SOI芯体为基准,进行优化仿真。

通过精确控制刻蚀时间等工艺参数来控制膜厚,可实现不同量程压力传感器芯体的制作。如图3表明,随着膜厚的减薄,结构的总合应力最大值单调增加,且变化率也逐渐增大。

图3 总合应力最大值随膜厚的变化曲线

如图4所示为芯体膜厚优化后的总合应力云图(其中X轴为纵向,Y轴为横向),表明总合应力最大值主要位于刻蚀凹槽内、外边界区域,一般情况下,应力集中效应越大,所获得的灵敏度越高,反之总体结构强度越差,如何把握其间的平衡点,是SOI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优化的关键之一。

图4 总合应力云图

如图5和图6所示分别为芯体表面横向和纵向应力云图(其中X轴为纵向,Y轴为横向),图7为纵、横应力差值分布图,表明采用矩形E岛结构可有效提高纵、横向应力差值分布中最高峰值及最低谷值的绝对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灵敏度,但相对而言,矩形E岛表面应力分布不规则性增加,且最高峰值与最低谷值绝对值的差值也相应增加,对后续压力传感器线性度的优化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

图5 横向应力云图

图6 纵向应力云图

图7 纵、横向应力差值分布图

图8 K值随a1的变化曲线

图8所示为Δb、n一定时,a1取不同坐标时K值变化规律,表明在一定区域内,随着敏感栅X方向的坐标值增加时,传感器灵敏度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特性,对于惠斯顿等臂电桥来说,应保证正应变桥分布于正应变区域内,负应变桥分布于负应变区域内;图9为a1、n一定时,Δb取不同值时K值变化规律,表明随着敏感栅Y方向栅距增加,灵敏度单调减小,可知在SOI芯体敏感栅制作时,在保证工艺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减小敏感栅之间的栅距;图10为a1、Δb一定时,n取不同值时K值变化规律,表明随着敏感栅的栅数增多时,传感器灵敏度经历先递增后递减的规律,在栅数为3时,灵敏度达到最大值,一般情况下,n的取值不宜过大。

图9 K值随Δb的变化曲线

图10 K值随n的变化曲线

常规设计中,敏感栅的排布应尽可能覆盖高应力分布区域,相对于其他膜片形式(如圆形E膜、方形E膜等)来说,矩形E膜在提高局部应力值的同时,减少了高应力分布区域所占膜面总面积的比例,最大程度降低了芯体表面的连接导线和补偿电阻的应变效应干扰,但与此同时,对敏感栅分布设计的精确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表现为同等的分布偏差将造成更严重的灵敏度损失。

4 实验数据分析

对量程为2 MPa的某量程及型号的矩形E岛膜SOI压力敏感芯体进行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后电阻敏感栅在参考坐标系中X方向坐标值a1为684 μm、敏感栅Y方向的栅距Δb为50 μm、单个桥臂电阻中敏感栅的栅数为3。根据优化后的参数生产的芯体经封装如图11所示,优化前后的模拟数据与实验数据对比如表1所示。

图11 产品图

表1 数据对比

由于实验采用了某一较成熟的芯体作为优化设计对象,在此基础上SOI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实际仍有9.8%的提高,且仿真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由此得出SOI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优化方法可作为不同量程及规格SOI压力传感器设计的仿真计算依据。但同时也发现,实验得出的提高比率小于仿真设计值,经分析,误差主要来源于:

(1)有限元模型的误差,主要表现为网格质量、密度及细节还原性等造成的偏差;

(2)光刻、腐蚀等工艺制作过程中结构及图形的误差,主要表现为芯体凹槽的外边缘尺寸、E岛几何结构及敏感栅分布参数与理论设计的偏差;

(3)离子注入浓度等与理论工艺的误差,主要表现为压阻系数的偏差。

(4)基础理论公式的简化误差。对于压阻式传感器的灵敏度来说,由于电阻率随应力的变化起主导作用[8],故一般在计算时忽略了电阻纵横尺寸变化的作用;另外,还有压阻系数分量的简化等。

通过完善模型细节,精确控制网格生成过程以保证网格质量,在多次优化计算和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引入仿真偏差修正系数,可进一步提高SOI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优化分析的精确度。

5 结论

(1)基于传感器生产线SOI压力芯体标准工艺,通过理论、算法及软件开发,实现了传感器灵敏度性能优化设计,结果得到实验验证。

(2)通过优化分析的过程数据可知,随膜厚减薄,SOI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单调增加;随敏感栅Y方向的栅距增大,SOI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呈单调递减的趋势;随敏感栅X方向的坐标值增加或者敏感栅的栅数增多时,SOI压力传感器灵敏度呈先递增后递减的变化趋势。

(3)SOI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除了与膜厚、敏感栅分布相关外,还与芯体的外形尺寸、E岛几何尺寸、不同工艺加工方法在产品结构细节上的差异等有关,据此调整参数化建模过程,即可适用于不同芯体膜片结构形式或者生产工艺的SOI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优化设计。同样的,通过适当调整计算参数,优化程序也可适用于其他工艺方法(如湿法刻蚀[12-13]等)制作的SOI压力传感器或者扩散硅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等的灵敏度优化设计。

[1] 张书玉,张维连,索开南,等.SOI高温压力传感器的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6,19(4):984-987.

[2] 倪智琪,姚素英,张生才,等.SOI单晶硅压力传感器模拟计算与优化设计[J].传感技术学报,2003,16(1):92-95.

[3] 魏星,王湘,陈猛,等.薄膜厚埋层SOI材料的新制备技术[J].半导体学报,2008,29(7):1350-1353.

[4] 严剑飞,袁凯,太惠玲,等.二氧化硅的干法刻蚀工艺研究[J].微处理机,2010,31(2):16-22.

[5] 陈少军,李以贵.基于高深宽比Si干法刻蚀参数优化[J].微纳电子技术,2009,46(12):750-754.

[6] Senturia Stephen D.Microsystem Design[M].New York: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2:50-79.

[7] 李新,黄体笋,庞世信,等.压力传感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设计[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8,5(5):67-71.

[8] 李科杰.新编传感器技术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486-540.

[9] 李世太,周伟,李守义,等.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设计[J].西北水力发电,2007,23(1):78-80.

[10]亓慧,张艳丽,陈振生.基于MATLAB与VC混合编程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4,27(19):11-15.

[11]冉红强,郑国蕾.基于模型转换的IGES后处理器开发[J].工程图学学报,2003,24(4):44-49.

[12]张正元,徐世六,刘玉奎,等.用于MEMS的硅湿法深槽刻蚀技术研究[J].微电子学,2004,34(5):519-521.

[13]倪烨,戴强,张怀武,等.MEMS中硅湿法深槽刻蚀工艺的研究[J].材料导报,2011,25(8):5-7.

猜你喜欢

芯体灵敏度电阻
国内纸尿裤芯体发展现状与趋势
复合芯体技术进展概况
电阻大小谁做主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专题:吸收性卫生用品芯体结构及SAP选择研究
巧测电阻
导磁环对LVDT线性度和灵敏度的影响
地下水非稳定流的灵敏度分析
电阻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