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宗仁竞选副总统

2012-06-10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210018

档案与建设 2012年4期
关键词:李宗仁竞选代表

刘 刚(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南京,210018)

19 48年的总统竞选是民国政坛上的一件大事,除了国民党上层派系人物积极运作、投身其间外,也波及到社会底层、普通民众。副总统竞选从3月23日开始,至4月29日结束,历时37 天,喧闹一时,折射了民国政坛的风云变幻,也反映了参选者的政治抱负、性格为人。笔者近日查阅了有关李宗仁竞选副总统的史料,遂集之于笔端,以奉民国史研究之用。

一、一经国大报到,即陷重重包围

除李宗仁外,参加竞选副总统的还有于右任、程潜、孙科,及后来加入的莫德惠、徐傅霖等人。1948年3月23日是国民大会报到之日,国民大会堂前记者云集,专候前来报到的副总统参选人。

李宗仁时为北平行辕主任,23日下午5 点20 分乘339 号军用专机从上海飞抵南京。随行的有行辕秘书长箫一山等人。当时前往明故宫空运大队机场迎接李宗仁的有国防部代总参谋长林蔚、次长秦德纯、首都卫戍总司令孙连仲、宪兵司令张镇、战略顾问委员熊式辉、国民党中央委员程思远,及李氏友好、广西同乡50 余人。

李宗仁下飞机后即赴大方巷21 号白崇禧部长公馆休息,并在该处接见、答复各报记者。李以“极轻快语气”说:“余准备接受诸君的考试!余公开宣布参加副总统选举,其主旨乃在唤起国人对政治的重视,从而以使大众过问政治。盖政治为众人之事,理应使人民与之发生密切关系,至于个人竞选成功与失败,固未尝考虑也。”

关于竞选方式,李表示:“余极赞同自由竞选,借以方适合于民主之真谛,然如由政党提名,余拒信本人亦有被提名之希望。”

于右任时为监察院长,他于23日上午到国民大会报到时,起初竟然无人发现,直至办好手续走出大会堂时,才被记者们认出,于是一拥而上。有记者提问:“是否决定参选了?”于说:“今天才决定了的。”又问参选动机,于坚定地说:参加竞选“意在本四十年来辅助总理总裁之素志,求一部宪法之实现,造成民有、民治、民享之中华民国。”

在提名方式上,于右任与李宗仁主张的“自由竞选”观点不同。有记者问:“是否要等候国民党中央提名?”于答:“当然。” 又问:“是否将监察委员辞职?”答:“辞之已久。”又问:“是否招待新闻界?”答:“请贴在准备中。”因为报名时没有被发现,经“中央”、“中国”两个电影制片厂和各报社、各通讯社要求,又对于报名进行了补拍。

程潜是23日下午4 点30 分乘“江宁”号轮船抵达南京的。程时任武汉行辕主任,登岸之前即在船上小官厅内向记者宣称:“本人因诸好友之敦促,而拟参加副总统竞选。”这是程首度明确表示参加竞选:“这次来京有两个任务:一为述职,一为参加国民大会,也不否认参加竞选副总统。”

程潜在随行团员的帮助下,摆脱船上记者的包围,登岸后又被湖南同乡200 余人组成的欢迎行列围阻。在红绿缤纷的纸旗标语丛中,有一个名叫马新莱的女童上前献花。一时鞭炮之声四起,热闹非凡。专程到埠欢迎程潜的政要有:刘文岛、孙连仲、张镇、贺衷寒、李俊龙、唐式遵、唐际清等人。

尽管各人出场情形不同,都是为了竞争同一个目标。相比之下,孙科为国父孙中山之子,享无人能比之天时,也是蒋属意之副总统人选;于右任就职的监察院就在南京本地,不用远道而来,得地利,虽年高70 岁,以一句“四十年来辅助总理总裁之素志”,不但化解了别人“尚能饭否”的疑虑,而且祭出了党国元老的旗帜;程潜低调以求人和:“本人因诸好友之敦促,而拟参加副总统竞选”,听上去似是被迫而为,但尚未登岸即发表言论,暴露了迫切的心态。

李宗仁时年57 岁,与于右任相比,自是资历轻浅;与程潜相较,虽各为行辕主任,李出身于广西陆军学堂,而程与蒋同出于日本士官学校,后者反而多了一份渊源。在众人眼里莫德惠、徐傅霖等人难以当选,但他们的搅局更添了重重迷雾。尽管李宗仁表现出“极轻快的语气”,但与之竞争的每一个对手,都足以让他内心沉重。

二、直言政治抱负,竞选势在必得

竞选之初,李宗仁并不被看好,报纸上对参选人的排名,先后秩序是于、孙、李、程;前两位冠名为“政治家”,后两位为“军事家”。虽然排名先后不作数,但对代表选民有着微妙的影响。

3月24日下午2 点30 分,程潜在介寿堂招待记者,仍然表现得“扭扭捏捏”。在报告了华中“剿匪”情况之后,接着说明:“本人为党员,对于副总统竞选方式采取政党提名抑自由竞选,个人无意见,但愿遵照党之决定。”同时又说:“其它已决定参加竞选副总统的人,都是老朋友,愿他们获得成功。”有记者问:“程将军一票投自已还是投别人?”程潜答:“一定投选别人!”

孙科答记者问时王顾左右而言它:“余于服务立法院之第一天起,即开始筹划制订宪法,经十余年之努力,幸告完成,惟要实施宪法,仍须长期之努力,余之所以要竞选副总统,目的即在此。”有记者问其是否辞去立法院长一职时,孙科不正面回答,而是说:“副总统本身并无行政权力,立法院之机关为政府机关中最为民主者,每经决定一事,务须经全体议决,故立法院之权力系操于立法委员之手,而不在院长,立法院长由立法委员选出。”

在各自一番宣传之后,竞选者们开始同台较量。26日上午10 时和下午2时,在国立政治大学同一讲台上、同一麦克风前,李宗仁和程潜分别发表演讲。“两将军竞选演说李具改革政治决心程主减轻农民负担”的大字标题赫然于报端。

李宗仁演讲时,各界来宾约有900余人。李先动之以情:“诸君对目前之时局有一种苦闷之情绪,余与诸君实有同感,且甚或过之。换言之,此苦闷亦即我国目前之时局已临达极困难之阶段,上至最高领袖,下至全体人民,几无一人不对此局面而忧心焦虑。”

继而晓之以理:“来南京的各大学教授对当前局势发表宣言,这种勇于发言与善体时际之爱国表现,其力量不仅为各方所重视,且为一民主之良好风气。余不仅表示钦佩,且希望此种力量日益团结,从而拟出具体方案提供当局之参考,俾在改革政治之时机上,确实收到预期之效果。”

李明确表示:“余今非乡下大姑娘,想结婚却又不敢说出结婚,余愿自比为都市之摩登女,宣布公开找一最合理想之对象,余不怕批评,余愿为竞选副总统而努力。”李的直言,将程潜“投别人一票”之表白反衬为口是心非。

眼看李宗仁“脱颖而出”,副总统选举偏离掌控,4月4日,蒋介石突然提出自己不参加总统竞选。如此“高风亮节”、“淡泊权力”,着实让副总统参选人“羞愧”了一番。蒋只不过是欲擒故纵、沽名钓誉、操纵局面,4月20日蒋以2430 票的悬殊比数,击败获得269 票的同党对手居正。

副总统竞选愈演愈烈,参选人各出奇招。孙科向得女性代表好感,这次更加亲善。4月11日中午,孙科在华侨招待所招待全体国大女代表及中央妇运会全体委员共200 余人。孙即席发表演讲示好:“虽然法律规定男女平等,但恐未达真正平等,例如行政院方面共有20 政务委员,竟然无妇女一人。行政院各部会首长也无妇女参加……现在许多人对妇女运动不感需要……女性和平,不好战争……立法委员每10 名委员应有妇女1人……”对于孙科的发言,女代表们极为感动,李淑敏、林瑞譪、章绳以等相继发言,认为孙是目前最适当的副总统人选,一致表示热烈拥护。

郭德洁对夫君始终表示支持,在人数上与女代表们相比,虽然一枝独秀,却也引入注目:“他若能当选副总统,我希望他能将所持抱负全部兑现。李先生自从统一广西后,即追随总理、总裁,奠定革命基础,奔走国事,从无一日之休息。当此内急外患严重阶段,他应各方好友之敦促,出而竞选副总统,实为当仁不让之举。根据他的个性和毅力,当选副总统后,一切抱负定能兑现,俾将千疮百孔之中国局面,逐渐弥补完整。”

与程潜、孙科等人相比,李宗仁准备得更加充分、直接。正是这种有效的场外运作,让李一步一步地走到前台。原先报纸宣传报道时的排名也发生了变化:李宗仁提前至第二,紧接于右任之后。

三、前三场选举步步惊心难结果

1948年4月23日上午,副总统选举在国民大会堂开始举行,会场气氛紧张。9 点30 分,大会秘书长洪友兰报告已到代表2814 人,出席2648 人。9 点35 分,主席戴传贤宣布开会。此时各代表均已就席坐定,长官席上有居正、吴铁城、孙立人、杨虎,参加竞选的李宗仁亦高坐其中;于右任、程潜、莫德惠、徐傅霖四候选人则在代表席中;孙科因主持立法院会议,起先并没到会。

洪友兰又有两点说明:一是抽签选出投票、开箱监察员名单;二是国大代表王奉国提出的改善开箱办法,实行唱票制以简化手续节省时间案,被大会同意采纳。投票监察员并分为四组,第一组12 人监察发票,第二组12 人负责监察票箱,第三组32 人维持秩序,第四组2人,在外巡逻。开箱监察员分为六组。第一组6 人查验票箱,启封出票并检点票数,第二组6 人验票,第三组4 人负责监察分票并记录候选人票数,第四组4 人与第三组同,第五组2 人负责唱票数,第六组36 人负责秩序。

洪的说明赢得代表们的一片掌声,以示接受。各组便开始执行任务。楼上楼下12 个票匦(票箱),经查点后,一一加大会封条。发票时于斌、于学忠、苏挺三代表监督,三人也对票匦加盖私章以示郑重。

全场楼上楼下分16 区12 匦,后区的代表先投票,前区的代表后投票。10时10 分由四川老年代表沈叔子投下第一票,至11 时5 分全部投好,代表们离场休息。12 票匦被迅速地放在主席台中央。11 时35 分戴主席以两度钟声,宣布继续开会。此时6 位候选人的计票牌已灯光辉煌地出现在主席台上:台左角牌是李宗仁、于右任、孙科,台右角牌是程潜、莫德惠、徐傅霖。

11 时49 分各开箱监察员开匦放票。先将有疑问的票捡出分开,以备查验后定存废。陈宪谟、王锐刚负责监察唱名报数。11 时50 分,国大秘书处文书组副组长王恩乔开始唱票。第一匦第一票是程潜,立即引起台下一阵鼓掌。12 时2 分洪秘书长公布得票数。

戴传贤报告开票情况:全部选票中,有疑问的54 张,经查,其中29 张有效,25张作废。李得754、孙559、程522,为前三名;于493、莫218、徐214 落后。于是掌声又起。但按选举法竞选者皆未过半数,前三名参加重选。

第二次选举于25日举行。10 时6 分投第一票者为新疆代表涂乐干,10 时52分盲人代表凌铁庵投出最后一票,休会20 分钟。唱票员仍为王恩乔,监票员为李世忠、张明两代表。这次唱出的第一票是孙科,全场热烈的掌声。除第八匦一度为孙追上外,其余都是李宗仁一路领先,程潜则一直殿后,激烈程度有如万米赛跑。

唱票完毕后,由本场大会主席张希文宣布:发票2765 张,废票36 张,有效票2724。具体是李宗仁得票1163,其中三张疑问票,检查后为有效。孙科得票945,其中两张疑问票,有效。程潜得票616,疑问一张。三人均未达半数票。

第三场主席由李文范担任。大会决定将选票改用白底绿字,分印李、孙、程名字。秘书处漏夜赶制。梅文卓、贾士珍、陈式锐三人盖章监察,另有监察员冯有真、马鸿逵、乐秀峰等人。

第三次选举本欲26日上午9 点举行,却因代表们临时动议而休会。竞选三人也身心疲备,相继提出放弃竞选。程潜在中央饭店宣布不再参加竞选,但留尾巴说:“个人不坚持己见。”孙科于26日晚6 时在龙门酒家向大会表示放弃,但“唯大会决定是从。”李宗仁于26日下午7 时在拥护其竞选的“民主宪政促进委员会”上发表了1 小时的演说:“放弃竞选,正如我参加竞选,系出自一片赤诚。对民主政治改革运动,并不因为放弃竞选而停止。余为一南方人,而获北方人之同情,余为一军人,而获文化教育界之同情。放弃竞选是我个人权力,而是否接受则系大会之权力!”

第三次选举于28日上午9 时40 分开始,出席代表2605 人。

投票前于斌向代表们报告了国大劝说三人重返竞选的经过。主席胡适说:“三位候选人已收回不参选之说,总裁闻悉表示欣慰,望同志秉自由意志选举,助选者不要攻讦宣传。”全体代表鼓掌后,秘书长胡友兰报告了前次竞选得票情况。

投票前白崇禧强调了会场秩序,称:“主席团代表832 人,有提案一件,请主席确保各代表投票权自由。对此,余可担保所有投票绝对无弊病,绝对尊重各代表之自由意见,惟请各代表投票前不要将选票传观。前晚因公赴蒋主席官邸,蒋主席说各位代表多身居要职,希望完成此五千年来历史上创举之副总统选举,努力从事戡乱工作。”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10 点30 分投票开始,“一切方式悉如前两次”,“即于秩序井然中进行”。10 点34 分,由楼下第五区之青年党代表曾琦投下第一票,各代表鱼贯上台依次投票,至11 时15 分胡适投下最后一票。

11 时46 分开始唱票。12 票匦一一开启,洪秘书长说明本日所发票数为2744 张,投者为2735 张,疑问票70 张,其中有效者46 张。胡适宣布三位候选人各得票数:李1156,孙1040,程515。又是无一人超过代表总额半数票。

四、如愿以偿当选副总统,却成了政治摆设

副总统选举也引起了国际关注。国民大会堂外交官席上坐了印度大使潘尼迦、法国大使、英美法大使馆高级职员等人。两旁新闻记者席、楼上旁听席也是空前拥挤,其中不乏外国记者,一片热烈而隆重气氛。

为了取得竞选胜利,候选人不惜夫人上阵、情人参战。各自的助选人员也竭尽其能,选举投票时甚至在会场站成一条走廊,凡有代表经过,便上前迎接,捧上宣传传单。第二次选举投票时,李宗仁亲自守在头道门,对入场代表彬彬有礼,连称:“多多指教!”李的夫人郭德洁则守在二道门,笑面迎人:“还要请您再帮一天忙!”当时有人笑言程潜应尽快用飞机把夫人接来助战。

孙科夫人陈淑英和女代表沈慧莲组成同一条阵线,与郭德洁唱着对台戏,遇有代表进场,不但招待得很好,并且向每人送一张孙科的名片。投票前陈淑英带着沈慧莲还穿梭于代表席间,分区拜求。

其间也发生许多闹剧。妇女代表陆惠民、潘迎春各领选票后,却在台上拉拉扯扯,发生冲突。原来第一次投票时,潘看了陆的圈票,破了陆的机密,陆很不满意,要报复,这次领到票,索性要潘来划圈。潘对记者说:“你们看滑稽不滑稽!”

第四次投票,是李宗仁、孙科两人对决,各自做最后的努力。28日下午6 时至8 时,孙科在立法院宴请湖南、湖北全体国大代表,到场200 余人。此时程潜已经被淘汰,不再是危胁,原先支持程潜的代表成了孙科争取的对象。席间孙科致辞讨好说:“今日下午曾访程颂云(程潜)先生,颂云先生为本党元老,功勋炳然,此次参竞,深得各代表拥护,现虽小有挫折,然本人见其毫无得失之心,诚不愧为民主政治家之风度,本人十分钦佩。”接着孙说:“明日将举行第四次之选举,盼诸位代表予以全力支持!”现场湖北代表张知本、湖南代表毛炳文等发言,表示拥护孙科竞选。

同一天晚上,李宗仁在安乐厅招待程潜助选人士,并表白:“颂云兄之改革政治主张,实与我之主张相同,我若竞选成功,定能完成颂云兄愿望!”黑龙江代表马毅、湖南代表罗大光、湖北代表张敷、江苏代表章钧以等发言,表示将票投给李。

4月29日上午第四次选举开始。李宗仁夫妇在会堂大门口迎接代表,孙科夫妇则在大门内和代表们握手。孙科的右边口袋里,塞着一本崭新的英文杂志,很是显眼。于右任不为落选而情绪低落,也前来投票,受到代表们的热烈欢迎。林苑文女士是立法委员钟天心夫人,由别人扶着进场投票。“林代表手扶人肩,脸色腊黄,云缤蓬错”。据说前日林抱病投票,归后曾打强心针。另一女代表李湘兰是上海警察局长俞叔平夫人,日前小产,也扶病前来投票。一位代表说:谁当选副总统,今天摊牌。我们这些助选的人,成功了,是袞袞诸公,失败了,就难免诸公滾滾了。有代表提出:希望今天的废票更宜慎重处理,因为一票两票,影响大局。代表中有的是于前日去上海办事,昨天赶回来投票。因为天热,情绪又紧张,会场中许多人穿上了夏季服装。

10 时16 分四川代表徐光普投入第一票,11 时03 分于斌投入最后一票。共发选票2766 张,投2761 张,验定废票28张。综观开票经过,李、孙得票数相差始终不远,一、二、三匦李得票数多,四、六、九、十匦则孙氏多于李氏,其它各匦均为李领先。李孙相差143 票。

下午1 时整开票计数完毕。主席于斌即起立宣布选举结果:“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四月二十九日第四次选举副总统大会投票结果:一,李宗仁先生得票1438 票。二、孙科先生得票1295 票。依照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第五条与同法第四条第三项第二款之规定,就第三次得票比较多数之首两名,圈选一名,以得票多数者当选。本日投票结果,李宗仁先生得1438 票,为比较多数,依法当选为中华民国副总统。”

在会场静侯结果的李宗仁夫人郭德洁,立刻被200 余人包围、拥出,在大会堂前高高举起、大声欢呼,历时5 分钟,门前林森路交通一时阻塞。

20 分钟后,李宗仁在中山东路安乐厅发表谈话,表示要襄助总统完成使命:“本人此次获选首届副总统,悉由全国人士之热烈赞助,隆情厚谊,弥足心感。此次大会之能顺利进行,实因国人对于宪政意义之深切认识,与蒋主席之精神感召。本人膺选后,自当本平昔一贯主张,辅佐元首,革新庶政,完成戡乱建国之使命。”

纵观李宗仁竞选的过程,表面上看是他采取了有效的竞选办法,其实是以桂系实力为基础,在国民党内各派系的争斗中得以胜出。竞选过程中处心积虑,竭尽所能,俾言求援,低三下四,甚至不惜夫人上阵。李宗仁宣誓就职时身着军服跟随在蒋身后的副官形象,预示在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下,副总统只不过是一个政治摆设罢了。

猜你喜欢

李宗仁竞选代表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葡萄竞选记
竞选班长
李宗仁尊师若父
竞选班长
李宗仁回国往事——瑞士大使馆原首席参赞徐淡庐的亲历回忆
胡友松和李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