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2012-06-09张占岭
张占岭
河南许昌县人民医院骨科 许昌 461000
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IFF)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有报道称90%发生在>65岁的老年人[1],随着我国慢慢步入老龄化社会,IFF发生率逐年增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内固定术是治疗IFF患者首选手术方法,具有复位良好、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负重活动早等优点[2]。如何选择手术方式及内固定材料为近年来IFF治疗研究的热点[3],且不同内固定方法疗效仍有争议。本研究对比分析2007-12—2010-06我院骨科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37例IFF患者来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IFF的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137例 IFF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LPFP方法患者83例(InterTAN组),男 34例,女 49例;年龄 61~85岁,平均(74.8±5.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5 h~7 d,平均(2.9 ±1.4)d;骨折类型分别为 A1 24例、A2 44例及 A3 15例。行 Inter-TAN方法患者54例(LPFP组),男 24例,女30例;年龄60~86岁,平均(75.5±5.3)岁;受伤至手术时间 6 h~6 d,平均(2.8 ±1.3)d;骨折类型分别为 A1 15 例、A2 30例及A3 9例。所有患者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在我院首诊治疗,排除病理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和伴有其他部位骨折患者。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准备完毕后,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行LPFP和InterTAN内固定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抗凝及对症和支持治疗,出院后定期给予门诊或电话随访;功能锻炼于术后病情稳定后(约术后24 h)开始进行,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增加负重程度。
1.2.1 LPFP内固定方法:以骨折端为中心,沿股骨外侧做一直切口,显露骨折端,牵引复位,安放锁定加压钢板,拧上3枚导向器,向股骨颈内穿入3枚导针。C型臂X线透视,显示导针位置正确,拧下导向器,顺导针拧入螺钉1枚加压骨折端,并顺导针拧入锁定螺钉2枚,拔出导丝。股骨干锁定钢板近端孔用钻头打孔,攻丝,检测拧入螺钉。其余各孔按上述操作,视情况拧入锁定螺钉或拉力螺钉。充分止血,放置引流管,缝合、包扎。
1.2.2 InterTAN内固定方法:沿股骨外侧近股骨大转子处做一从切口,钝性分离组织,摸到大转子顶点。于大转子最高点钻入导针1枚,顺导针将大转子开口,移除导针,将圆头长导针通过髓腔插入骨折远端,顺导针扩髓,将髓内钉插入髓腔,将拉力钉套筒导向模块,对准皮肤做一小切口,将内套筒穿过并顶住股骨皮质。将导针钻入股骨颈,C型臂X线透视导针位置正确。用加压螺钉开口钻导针内套筒下方孔钻入,直到其顶住拉力钉套筒。换7.0 mm钻头,至比导针短5 mm位置。移除钻头,插入防旋尺。移除导针套筒,用拉力钉钻头打孔,将拉力钉拧入,移除防旋尺,将加压螺钉从拉力螺钉下方拧入并加压。髓内钉远端视情况选择静力孔或动力孔,拧入叫锁螺钉。尾帽拧入主钉顶端。充分止血,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3 疗效评定参数及标准 利用设计的调查表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功能训练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内固定失败比率。采用Harris评分评定术后1 a的疗效:90~10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中,0~70分为差[4]。比较2组患者相关参数异同。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mean±SD表示。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为两随机样本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相关参数比较见表1 InterTAN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功能训练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失败率显著低于LP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住院费用、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LPF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患者术后获得8~36月随访,根据Harris关节功能评分评定,LPFP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优12例,良36例,中28例和差7例,优良率为57.8%(48/83);InterTAN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优18例,良26例,中8例和差2例,优良率为77.8%(42/54)。InterTAN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LPFP组(P <0.05)。
表1 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相关参数比较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是指发生于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骨折。传统保守治疗虽能使骨折愈合,但需长期卧床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后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甚至威胁老年患者的生命[5]。内固定方法不仅可使骨折愈合,而且让患者尽早恢复活动,尽快恢复到受伤前的功能状态,最大限度的减低并发症发生[6],已被广泛应用于老年IFF患者治疗。
LPFP通过有螺纹的锁定孔与锁定螺钉紧密结合,螺钉拧入骨骼后骨折块、锁定螺钉和锁定钢板形成一个力学传导整体,符合既需纠正旋转力又需承重的要求。拉力孔能达到骨折端、骨折块加压的作用,保证复位要求;但部分患者可发生螺钉退出、复位丢失及股骨近端内侧皮质不能解剖复位。InterTAN方法整合了TRIGEN第2代髓内钉和亚洲型IMHS髋部加压髓内钉两大系统优势,部分地区已将其作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标准治疗。贾燕飞等[7]研究显示与LPFP方法相比,InterTAN方法治疗老年IFF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内固定失败率低,而住院费用高和术中透视次数多,术后Harris关节功能优良率高。Ruecker等[8]报道称InterTAN方法治疗老年 IFF患者,无骨丢失、股骨颈塌陷、骨不连及内固定失败的发生。汤欣等[9]研究发现应用InterTAN方法治疗53例老年IFF患者,随访6~15月,无髋内翻、骨不连、股骨头坏死及感染的发生。本研究发现Inter-TAN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功能训练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失败率显著低于LPFP组;而住院费用、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关节Harris评分及关节功能优良率显著高于LPFP组。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提示InterTAN内固定方法是一种理想治疗老年IFF的方法,但价格较昂贵。其原因可能为InterTAN方法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股骨近端骨折,具有切口小、相对闭合复位、手术创伤小、避免过的剥离骨膜及骨折端血运相对较好等优点,有利于高龄患者的术后康复。采用的联合交锁技术,这一技术在股骨颈内分别拧入1枚拉力螺钉和1枚加压螺钉,两螺钉的螺纹相嵌套,加压螺钉可使拉力螺钉成轴线性运动,将旋转力转化为线性加压,提供可控制的滑动加压效果;两螺钉相嵌套防止螺钉退出;在加压孔中插入防旋尺,术中维持骨折复位的位置,保证头颈位置在拧入拉力螺钉时不变动;特有衣夹式结构会减少髓内钉远端的应力集中,防止股骨远端骨折。
综上所述,InterTAN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IFF患者疗效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及负重活动早的优点,降低老年人手术风险,利于术后恢复,是老年IFF患者较理想的选择,但住院费较高。LPFP方法具有固定良好、费用较低的优点,适应部分需求患者。由于本研究例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有关InterTAN和LPFP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IFF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1]Liporaee FA,Egol KA,Tejwani N,et a1.Wbats new in hip fractures Current concepts[J].Am J Orthop,2005,34(2):66-74.
[2]刘阳,王建龙,莫炳宏,等.3种内固定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比较[J].云南医药,2008,29(3):267-268.
[3]杨军,蒋电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4):374-377.
[4]宋桓赫,杨卫良,薛冰.三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5):437-441.
[5]Lin PC,Cbang SY.Functional recovery among elderly people one year after hip fracture surgery[J].J Nurs Res,2004,12(1):72-82.
[6]Cole PA,Bhandari M.Whatg new in orthopaedic trauma[J].J Bone Joint Surg(Am),2005,87(12):2823-2838.
[7]贾燕飞,冯卫,佟雁翔.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1,13(2):130-134.
[8]Ruecker AH,Rupprecht M,Gruber M,et al.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results using an intramedullary nail with integrated cephalocervical screws and linear compression[J].J Orthop Trauma,2009,23(2):22-30.
[9]汤欣,刘谟震,于利.新一代髓内钉InterTAN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6):81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