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
2012-06-09韩芳,王敏,沈菲
韩 芳,王 敏,沈 菲
(嘉兴第二医院 ,浙江 嘉兴 314000)
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传统的机械通气治疗采取患者病情完全好转时拔管脱机,使患者拔管时间延长,易引起呼吸肌疲劳,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1]。近年来,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2]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序贯通气是指经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未满足拔管和撤机的条件下,提前拔管,改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然后逐渐撤机,可减少VAP的发生。但序贯通气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选择有创通气转为NIPPV的切换点,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3]出现是最好的时机,这要求护士加强观察。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本院ICU对13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序贯机械通气,在PIC窗出现时转换,并与13例常规有创机械通气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26例,其中男19例、女7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 (73.5±2)岁;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COPD诊断标准[4],并伴有呼吸衰竭,均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同时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营养支持等治疗。按机械通气方式不同,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3例患者归为对照组,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13例患者归为观察组。
1.2 机械通气方法
1.2.1 对照组 按常规有创通气方法行机械通气,并以SIMV+PSV方式撤机。
1.2.2 观察组 采用序贯机械通气。气管导管连接呼吸机,采用SIMV+PSV模式通气,充分引流气道分泌物,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当PIC窗出现时(体温≤37℃;血 WBC为(4.0~10.0)×109/L,N<75.6%;胸部X线摄片显示肺部感染灶控制;气道内分泌物<20ml/24h,患者有自主咳嗽排痰能力;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恢复到患者稳定期水平;患者呼吸频率25次/min),拔除气管导管,用NIPPV,根据患者呼吸情况调节压力支持水平和吸入氧浓度,维持呼吸频率<28次/min、动脉血氧分压65~9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5~60mmHg,或维持拔管前水平。以后随着患者病情好转,逐渐降低压力水平,直至患者自主呼吸稳定。
1.3 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例数和院内死亡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用t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评价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评价指标比较
3 讨 论
3.1 重视PIC窗的观察 在序贯治疗中切换时间至关重要,过早时机尚不成熟,必然加剧呼吸肌疲劳,过迟则可能发生VAP[5]。因此,必须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痰液的量及性状,听诊肺部啰音,及时了解血常规及血气分析检查结果,当患者痰液量减少、色变白、黏度变稀,体温下降,肺部啰音减少,血白细胞计数较原来下降,立即通知医生,予摄X线胸片,若胸片显示支气管—肺部感染消退或较前有明显好转,说明为PIC窗。由于对观察组加强了观察,抓住PIC窗时机,及时拔管改为NIPPV,机械通气时间减少,VAP发生率降低,改善了预后。
3.2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注意点 除了加强PIC窗观察外,对患者心理支持是保证序贯通气连续性及时间性的基础,选择有经验的护士在床旁监护,通过语言、手势、卡片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认知,让患者了解序贯通气计划,消除患者的不安和焦虑,变“被动执行”为“主动配合”,充分保证有创机械通气转为NIPPV的连贯性;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期间,通过密切的综合临床监测,判断疗效,发现治疗过程中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和调整,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成功的关键,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1]杨春,李士敏,张荣嘎.序贯通气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J].临床护理杂志,2009,8(4):43.
[2]陈慧敏,章亚平,沈旭慧,等.循证思维在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拔管时机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5):395-397.
[3]潘赫男,张勇,关占江.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27):5670.
[4]李相国,林慧频,颜富贵,等.无创通气在COPD合并呼衰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6):709.
[5]祁风亮.有创与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在COPD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中临床效果[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4):6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