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黄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TNF-α影响的临床研究
2012-06-09刘金玲
郑 华,刘金玲,曹 莹,张 洁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患病率亦明显增加。2007年—2008年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9.7%,糖尿病前期15.5%[1],其中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最多见。深入研究芪黄胶囊对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对于临床改善IR和防治由此引起的各种血管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芪黄胶囊即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经验创制的方药,本研究旨在探讨其疗效及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入选患者80例,均来源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潍坊市中医院内分泌科。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芪黄胶囊+二甲双胍)和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组)。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64.15岁±6.67岁;糖尿病病程9.22年±5.49年。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3.48岁±7.05岁;糖尿病病程8.89年±7.02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职业、伴发病情况、病情严重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专家咨询委员会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IR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建议的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公布的气阴两虚证候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凡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IR标准及中医气阴两虚证诊断标准者。
1.4 排除标准 1型糖尿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及有严重心、脑、肾并发症者;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安全性者;对本药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芪黄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药物组成:生黄芪30g,生地黄20g,葛根20g,黄精15g,丹参20g,熟大黄6g,黄连10g,水蛭6g。以上药物由潍坊市中医院药剂科制剂中心按照严格制剂工艺加工制备成芪黄胶囊,每粒含生药0.5g。同时口服二甲双胍(格华止,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500mg,生产批号:0601060),每次500 mg,每日3次,餐后即服。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每次500mg,每日3次,餐后即服。两组以2月为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两组自观察之日起基础治疗相同,即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运动控制。
1.6 观察方法 安全性观察,治疗前后分别观察血压、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查血常规、尿常规,并详细记录用药前后有无不良反应。疗效性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采用中医症状积分法治疗前后各评价1次)。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血脂测定(HUMAN法)包括: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德国拜尔公司2000型检测仪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放射免疫法,IAI采用李光伟教授提出的胰岛素作用指数,即:胰岛素敏感指数(IAI)=In(FBG×FINS)-1。HOMA-IR采用Haffner等在Homa模型中计算IR的公式,即:HOMA-IR=FBG×FINS/22.5。TNF-α采用上海晶美生物技术公司的ELISA试剂盒,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7 疗效评定标准 糖尿病疗效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值下降≥2/3,血糖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IAI、HOMA-IR改善3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值下降>1/3但<2/3,血糖较治疗前下降10%~29%,IAI、HOMA-IR改善10%~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值下降≤1/3,而血糖下降及IAI、HOMA-IR改善未达到有效标准。中医证候疗效,根据中医证候计分法判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值下降≥2/3;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值下降>1/3但<2/3;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值下降≤l/3。
1.8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症状、体征疗效(见表1) 治疗组总有效率90.7%,对照组73.38%(P<0.05)。
表1 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疗效比较
2.2 两组TNF-α、FBG等指标比较(见表3)
表2 两组TNF-α、FBG等指标比较(x±s)
2.3 两组血脂代谢及BMI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代谢及BMI比较(x±s)
2.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见表4)
表4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x±s) 分
2.5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2.5 不良反应 治疗组共50例,服药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前后检测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说明芪黄胶囊治疗安全有效,对肝、肾、消化及血液系统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有7例,对照组有6例出现恶心、纳差、腹胀等胃肠道反应,坚持治疗1周~2周后逐渐耐受。无一例因药物不良反应退出观察。
3 讨 论
2型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关于消渴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此病名的记载,祖国医学认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劳倦内伤、情志失调及六淫邪气等病因均可损伤正气,耗伤阴液,导致燥热内生,发为消渴。本病病理变化多始见于阴虚热盛,病程迁延,而致气阴两虚,或气阴两虚夹瘀,终致阴阳两虚。临床上以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且此阶段持续时间长。燥热,瘀血虽为本病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本病的重要病理因素。故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尤为重要。根据2型糖尿病燥热郁结,耗气伤阴的基本病机特点,遵“法从证立,方从法出”的组方原则,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清热活血功效之芪黄胶囊。由生黄芪、生地黄、黄精、葛根、黄连、丹参、水蛭、熟大黄组成。方中黄芪健脾益气为君药;生地黄滋阴清热凉血,黄精益气养阴,葛根清热生津止渴,兼升脾中清阳、输津液以溉五脏之功,三者能加强君药益气养阴之功,阴虚多生燥热,黄连可清热解毒泻火,共为臣药;佐以丹参、水蛭活血通脉,熟大黄行气活血、通腑泄浊,既佐助丹参、水蛭以活血,又可治疗便秘之兼证,以上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清热活血之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TNF-α与IR密切相关,是2型糖尿病IR发生的中心环节[3-5]。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相比,芪黄胶囊组治疗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IR的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降低患者血TNF-α水平,同时可降低血糖、改善血脂、减轻体重,从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IR。芪黄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是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的,且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为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IR、改善糖尿病患者预后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新思路与确实有效的新方法。
[1] 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090-1101.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15.
[3] 余淑菁,崔金涛.脂肪细胞因子在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67-69.
[4] 裴新军,张静喆.脂肪细胞因子与IR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7,13(16):1201.
[5] 李若男,林哲章.肿瘤坏死因子-α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9(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