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研究

2012-06-05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马德芳

财会通讯 2012年1期
关键词:创业板高管风险管理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马德芳 李 瑞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在风险管理中加强内部审计重要性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还没有完全结合,都是在各自领域有一定研究,提出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法。内部审计一旦与风险管理相结合,其工作范围将扩大到企业管理的全部领域和过程,内部审计在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战略,影响管理层决策,这将使内部审计由基于战略和风险评估向管理层提供保证和咨询的主动服务方式替代应管理层要求在设定范围内提供鉴证的被动服务方式。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面临复杂的风险因素 由于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规模较小,一般都是正在成长中的企业,面临的风险也更复杂。(1)经营风险。创业板上市企业发展不稳定、基础薄弱、缺少业绩支撑等风险因素将导致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评价比主板市场更为苛刻,对上市公司的反应格外敏感,并直接反映在股价波动上,企业一旦不被市场认可,股价将一落千丈,甚至很快会沦为无人问津的"垃圾股",企业的市场形象和持续筹资能力直接遭到破坏,甚至严重干扰生产经营。(2)高管辞职减持风险。在中国的创业板市场上,多次出现公司高层“创业不守业”的现象。据统计,创业板迄今已有几十名管理人员以各种助理辞职,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如此众多的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集体辞职,必然“潜伏”相应的法律风险。作为对公司经营状况了如指掌的高管人员,为了其他经济利益而辞职兑现股份收益,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公司高管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不足,这必然引发广大投资者的恐慌。(3)退市风险。据深交所征求意见稿显示,创业板公司终止上市后将直接退市,不再像主板一样必须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可由企业自行申请;不再实行长时间的退市风险警示制度,最快退市时间从主板的六个月缩短为三个月;上市企业一旦出现虚假信息披露,或严重的内幕交易,或财务状况迅速恶化,创业板市场迅速、严格的退出机制会使上市企业面临迅速摘牌,不会经历漫长的ST、PT过程。因此,创业板公司时刻面临着退市风险。(4)技术风险。创业板定位于技术创新型企业,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主要依赖于其技术领先和技术升级,但技术面临着被淘汰和被超越的风险,同时,创业板公司赖以生存的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高管手中,甚至有些公司的技术权属都是高管的,一旦发生意外,公司高管辞职离去,公司技术被带走,违约及侵权风险将大幅增加,公司必须付出高额成本才能重新获得技术权属,从而使公司丧失产品成本优势,甚至导致公司无法正常生产经营。

(二)内部审计在创业板公司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完善和发展,内审在创业版公司风险管理中的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内部审计的发展更加关注风险,逐渐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公司风险众多,在公司各部门具有感染性、传递性等,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风险管理不善带来的后果除了由该部门直接承担外,还会传递到其他部门,最终可能使整个公司陷入破产境地。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业务部门相比,是一个独立的机构,其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性使其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风险管理的过程和结果。在风险管理方面更加强调风险的规避、风险转移和风险控制,可以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各个环节提高组织整体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因此,内部审计从发展趋势来看,越来越关注企业风险因素,逐渐会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内部审计能够与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减少和控制损失,提高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果,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和风险控制等环节,而内部审计可以在每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在风险环境中,内部审计师通过对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环境因素变化等的分析,进而考虑企业风险变化和控制与形势变化状况,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参考;在风险评估中,内部审计师利用其特有的独立地位,从客观角度分析评价风险,提供恰当意见;在风险反应和控制活动中,内部审计师可以分析减少风险措施的有效性及风险回报的合理性,另外,对于接受风险转移和风险分担的那一方风险与责任的大小提出自己的意见。

二、创业板公司在风险管理中加强内部审计的方法选择

如图1所示,创业板公司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有风险管理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三种,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结果集中表现在风险审计报告上。

(一)风险管理审计 创业板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进行的风险管理审计是要检查、评价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主要目标完成情况,以风险管理的最终结果是否达到目标为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在企业相关职能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基础上的再监督,认定与评价运行中的风险管理政策与程序的适当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这样在控制创业板的风险方面有了更多管理保障。

(二)风险导向审计 创业板内部审计部门可以进行的风险导向审计是对剩余风险的确认并提出咨询建议,对企业原有已识别的主要风险进行评价并加以控制,找出未被风险管理系统识别和控制的主要风险,将剩余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并协助企业预防或检查将来可能出现的错误,在控制创业板公司高管辞职风险和技术风险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保证作用。

(三)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 由于当前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发展不成熟,审计人员经验不足,对创业板风险认知不足,存在风险管理不善的可能,所以可以采用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外部审计加强风险管理。当前适合创业板公司的合作形式有合作内审、内部审计为主外部审计为辅、审计管理咨询等。创业板公司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最终都应系统地编制风险审计报告,对企业风险管理过程的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独立评价,发现游离于控制之外的“剩余风险”,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帮助管理层采取必要措施改进控制系统。

三、创业板上市公司利用内部审计加强风险管理对策

创业板公司作为高科技公司的代表,面临的各种风险仍然可能影响公司的发展,因此,风险管理异常重要。而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风险管理的联系日趋紧密,创业板上市公司利用内部审计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一)严格保证创业板公司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要保证创业板公司内审的独立性主要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1)建立适合创业板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模式。为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可以在董事会下设独立于管理当局的审计委员会,采用双向责任,双轨报告的组织形式。(2)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除了要保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还要求审计人员在精神上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和遵守职业操守。保证内部审计人员不参与实际经营管理工作,只是为经营管理工作提供咨询、建议服务等。

(二)创业板公司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内部审计模式

创业板公司规模大小和行业差别很大,不同的公司治理模式也可能不同,因此,每个公司都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特点,从成本效益角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内部审计模式,对于风险管理比较完善的企业来说,可以选择风险管理审计,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对于风险管理薄弱的公司,而内部审计部门比较完善的公司来说,可以选择风险导向审计,对于内审部门不完善的公司来说,可以利用外部审计来进行风险管理审计或风险导向审计。

(三)重视内部审计风险报告结果 由于可能会屈服于管理当局的威严,风险管理部门提供的报告有时可能会流于形式。而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管理部门,在风险管理中最终提供的风险审计报告中可以客观揭示出重大风险因素,其风险评估报告意见可以直接报给董事会,可以通过风险审计报告的传递与交流,使创业板公司建立起迅速、规范、灵敏、全方位的风险监管信息网络,可以保证及时防范与化解各种创业板风险。

(四)全面评价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效果 在风险管理中,采取应对措施后能否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是风险应对措施有效性的最直接表现。内部审计人员除考虑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还应考虑创业板公司经营管理的特点,对风险应对措施的适当性作出评价,同时还应兼顾风险应对措施的成本效益性。

[1]刘新琳、周兵:《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的路径分析》,《审计月刊》2008年第1期。

[2]艾莉颖:《风险导向的内部会计监管研究》,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猜你喜欢

创业板高管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增长股(创业板)
三季报净利润大幅下滑股(创业板)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创业板上半年涨幅前50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