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财务管理目标体系构建

2012-06-05云南民族大学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中心支行王刚旭

财会通讯 2012年1期
关键词:最大化利益责任

云南民族大学 李 抒 中国人民银行周口市中心支行 王刚旭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理论

企业在发展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而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也有必要纳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下。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最早于1924年由美国人谢尔顿提出。然而迄今为止,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基本理论还没有得到统一。笔者在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分析中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方面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认为企业应当对其社会承担一切责任,如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等。Carroll在1979年亦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了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在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另一方面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企业社会责任,认为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企业以外的社会环境方面的责任。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社会慈善、公共服务等方面。正如阳秋林(2005)认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改善生态环境的贡献、对社会福利的贡献、人力资源方面的贡献、提供产品和维修服务的贡献、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和企业收益方面的贡献。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理论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财务决策的评价依据和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准绳,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定政治、经济环境下的产物,随着环境等各因素的变化,财务管理目标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变化。在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主要有总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这些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阐述,与一定时期阶段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然而在目前看来难免会有纰漏。如,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时间价值以及风险等因素;股东财富最大化在适用范围上过于狭隘不能适用所有的企业等;企业价值最大化不能进行准确的计量等。因此,笔者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首先要全面地考虑问题,不仅要突出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和需求,还要兼顾利益相关者,满足企业各个层次成员的需求,以达到和企业目标相一致的目的;其次,财务管理目标不能单方面强调最大化,而应以企业能否正常有效运营为出发点,以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相一致为最终目标,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目标是一项系统工程,把每部分有意义的目标联合协调起来,将定量指标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才是企业的长远发展之道。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目标相关性分析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其财务管理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一)对立性 从企业的短期利益角度来看,两者存在一定的对立之处:首先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本质属性。而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企业创造的财富总是有限的,在有限财富的制约下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就意味着分有限的面包给别人,自己的利益就会丧失。其次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可避免会在短期内损失利润,如果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超过了其经济承受能力,就有可能导致企业亏损甚至破产,造成企业无法经营、员工大量失业等社会问题,最终的消极影响将超过其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作用。因此,有人认为企业承担责任和财务管理目标存在对立面,企业社会责任是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绊脚石。然而,只注重短期利益将会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这是不理智的,从长远的角度去分析,其统一性要远远超过对立性。

(二)统一性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其财务管理目标具有一致性,虽然这些行为不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在无形之中已经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和长期收益做好了铺垫,使企业在无形之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财富。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可持续增长的价值观念。普雷斯顿和奥班农研究发现,对美国大公司而言,企业社会表现和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企业对社会责任方面的投资不仅不会降低企业的经济价值,而且还会带来更多的资金投入,为企业持续创造财富。

二是有利于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企业声誉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论》中阐述了“以竞争力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观点,指出企业在谋求自身利益同时兼顾社会利益是一种双赢战略。这种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协同双赢的理财理念一方面可以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的声誉,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企业的长期竞争能力,在无形之中形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社会利益价值最大化的协调发展。

三是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自然、经济、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其行为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事实上我国部分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自然资源以及能源资源消耗过重,环境污染现象严重。因此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可以使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引起重视,能够开始对企业的环境行为负责,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降低对社会有限资源过度使用的目的,以便更好地节约企业的资源成本,形成良性循环,营造企业良好的发展空间,促使企业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四是有利于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是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对社会资源进行了使用和分配,就有义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财务管理目标体系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到符合“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以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政治经济的政策和理念,目的是促进我国现代企业的健康发展,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兼顾社会利益价值的提升,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中与全社会公民一起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其财务管理目标本身并不存在本质的对立,对立的存在只是一种短期行为。相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有效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并在此基础上促进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企业本身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有必要在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建立财务管理目标体系。

三、企业社会责任视角下财务管理目标体系构建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标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前景。正确认识和选择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财务管理目标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企业理财环境、企业治理模式、企业资源以及企业的长远目标和发展战略的影响,形成了层次性和系统性等特点。根据财务管理目标的特点以及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可以得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以一个总目标为方向、若干核心目标为指导和动力、众多具体目标为支撑的目标体系。为此,可将此目标体系分解为三个层次:总目标、核心目标、具体目标,这三层目标相辅相成、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

(一)总目标:社会利益价值最大化 总目标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其他目标的领路人和导向标。在资本市场中企业家的本质是残酷无情的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以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其结果是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满和反抗。现代社会中,仍然有不少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残酷的现实已经让人们日益注意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也都开始思考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于是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也要不断进行调整和适应,最初的利润最大化显然已经不能在现代的经济环境中充当总目标,而社会利益价值最大化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下将会成为总目标的明智之选。社会利益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在谋取经济利益的过程中,要立足于整个社会利益价值,要在满足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形成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社会利益价值最大化是一个定性的概念,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要坚持的理念和方向。

(二)核心目标: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核心目标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重点关注和把握的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不同的层次对目标的要求也不一样。如:股东要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经营者要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各有侧重却层层递进共同构成财务管理目标体系的核心部分。

(1)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起源于19世纪初亚当·斯密的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来增加企业利润。其优点是计算指标较直观,容易获取以及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容易使企业陷入短期行为。可利用其优点,将其作为核心目标,企业在发展初期以此为目标,合理配置资源,获取利润,为将来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2)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是指在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情况下,采用最佳的财务管理策略,通过在财务和生产经营上的合理有效运营,最终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该目标便于量化和比较、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克服了企业的短期行为。但应用范围狭隘,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只考虑股东的利益而忽视其他相关者利益。可将其作为核心目标。

(3)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就是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取决于企业潜在以及未来的获利能力。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采取合理经营、最佳财务政策以及利用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发展的前提下,使企业价值增加到最大。其优点是考虑了时间价值、风险因素、克服了企业的短期行为以及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缺点是企业价值不易准确评估。可将其作为财务管理核心目标中的核心,是企业重点应该把握的。

(三)具体目标:投资回报率最大化、资本成本最小化、资金运动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 具体目标是财务管理目标体系中的基础,是企业为实现其财务管理总目标而设定的企业各项具体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企业的财务活动包括投资、筹资、营运和分配。可根据企业的财务活动设定相应的四个具体目标来衡量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

(1)投资回报率最大化。投资回报率是指企业投资一项经济活动而从中得到的利益。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报率=年利润或年均利润/投资总额×100%。其在计算过程中已经剔除了因投资额不同而导致的利润差异的不可比因素,能够反映投资的盈利能力,优化资源配置。通过达到其指标的最大化来获取最大利润。

(2)资本成本最小化。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在筹集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一般用资本成本率来表示。资本成本最小化是指用最少的筹资费用来筹集到目标资金,即用最小的代价换取利益。其有利于企业所有者在筹资过程中比较有效的资金来源、确定筹资方案、说明融资行为的效率,有利于“利润最大化”核心目标的实现。

(3)资金运动最大化。资金运动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形态的变化或者位移,在不断的运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增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金市场的不断发展,资金运动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资金管理通过价值管理这个纽带,将企业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价值的提高。

(4)每股盈余最大化。每股收益是指利润总额与股本总数(通常指普通股)的比值。基本公式为:每股收益=(本期毛利润-优先股股利)/期末总股本,它是分析企业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用来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衡量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强调权益资本的相对盈利水平,该基础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核心目标的实现。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和财务管理目标的相关性,把社会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体系的总目标,表明企业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来承担社会责任,为自身的发展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统一。三种核心目标是财务管理目标发展过程形成的各具特色和各占优势的目标。企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可能以一个单一的目标贯穿其中,必然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经营目标,循序渐进。这也说明,不能抛弃其中的任何一个目标,而要认识到每一种目标的优势和适用范围,恰当的去使用他们以达到协调统一。四种基本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可以反映企业在财务活动过程中投资、筹资、营运以及分配的相关情况,就可以作为基本目标来进行采用。即,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具有灵活性,是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存在股份制企业不是市场主体、股东不是现代企业的唯一利益主体、资本市场不完善等不足之处。因此,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就是建立一个长短期目标相结合的、科学有序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

[1]李秉成、蒋佐斌、高峻论:《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兼论利润最大化与财富最大化》,《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3期。

[2]啜华:《公司社会责任视角下财务管理目标转变》,《财会通讯·综合(中)》2010年第1期。

猜你喜欢

最大化利益责任
勉县:力求党建“引领力”的最大化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刘佳炎:回国创业让人生价值最大化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戴夫:我更愿意把公益性做到最大化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