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烟酰胺的含量

2012-06-04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烟酰胺刻度容量瓶

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河南商丘 476000

烟酰胺为水溶性维生素,是辅酶Ⅰ和辅酶Ⅱ的组成部分,在生物氧化呼吸链中起着递氢的作用,可促进生物氧化过程和组织新陈代谢,对维持正常组织(特别是皮肤、消化道、神经系统)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尚有防治心脏传导阻滞,提高窦房结功能及抗快速型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糙皮病、口炎、舌炎等,也可用于治疗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安捷伦 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BP211D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BSA224S型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AS5150型超声仪;各种校验的玻璃容器(如移液管、容量瓶等)。

1.2 试药烟酰胺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00115-200703);烟酰胺原料药(天津中瑞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批号为 110306、110705、111103);甲醇为色谱级,天津星马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水为纯化水。

2 色谱条件与系统性试验

色谱柱,日本资生堂生产的(A4AD04276)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35:6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61nm;进样体积20μl;理论塔板数按烟酰胺峰计算不低于3000。

3 溶液制备

3.1 对照品贮备液取烟酰胺对照品 0.02g,精密称定,置于 2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含1.0mg的烟酰胺溶液,作为对照品贮备液(1.0mg/ml)。

3.2 对照品溶液取“3.1”项下的对照品贮备液1ml,置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中含20μg的烟酰胺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20μg/ml)。

3.3 供试品溶液取本品0.2g,精密称定,置10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量取1ml,置100ml容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1ml中含烟酰胺20μ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20μg/ml)。

4 方法与结果

4.1 精密度试验取上述“3.2”项下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 6次,测定峰面积,计算 RSD=0.45%(n=6),表明精密度良好。

4.2 重复性试验取同一批号(批号为111103)的烟酰胺样品,按“3.3”项的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4.1”项下方法测定含量,烟酰胺含量测定结果的RSD为0.66%(n=6),方法重复性良好。

4.3 稳定性试验取上述其中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10小时测样,测得峰面积,计算RSD=0.38%,表明样品溶液在10小时内稳定。

4.4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量取“3.1”项下对照品贮备液 0.5、1.0、1.5、2.0、2.5、3.0ml分别置 50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10、20、30、40、50、60μg/ml的溶液,进样 20μg,记录色谱峰面积。以烟酰胺浓度(C)对峰面积(S)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S=1.0107C+1.9745,r=0.9991(n=6)。结果表明,烟酰胺在 10μg~6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4.5 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同一批(111103)烟酰胺样品,分别制成每 1ml中含 16μg、20μg、24μg的溶液(即供试品溶液浓度的80%、100%、120%)各2份,分别加入浓度为15.025μg/ml的对照品溶液,依法测定,结果6份样品的回收率,见表1。

表1 回收率试验结果(n=6)

4.6 样品含量测定取“3.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3.2”项下的对照品溶液各20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按外标法峰面积计算样品烟酰胺含量,并与《中国药典》2010年版高氯酸非水滴定法测定的含量进行比较(表2)。

表2 烟酰胺含量测定结果比较(%)

5 讨论

《中国药典》2010年版测定烟酰胺方法是高氯酸非水滴定法,由于是靠颜色判断终点滴定,终点不易观察,不同人员测定结果相差较大。笔者通过多次实验,证明本实验条件下的HPLC法可以更好的检验、控制烟酰胺的含量。

[1]吴楣,陈媛,宋新康,等.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烟酰胺沙星软膏中烟酰胺含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14).

猜你喜欢

烟酰胺刻度容量瓶
服用维生素B3可改善青光眼
谈如何降低容量瓶的容量误差
成分很火却并非万能你真的了解烟酰胺吗?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要点剖析
对容量瓶几个实验问题的探讨
二十年来烟酰胺如何被神化?
欧姆表的刻度真的不均匀吗?
——一个解释欧姆表刻度不均匀的好方法
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实践
烟酰胺在化妆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谁大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