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干预措施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观察

2012-06-02张云枝杨漫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9期
关键词:高血压病医嘱血压

张云枝 杨漫沩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1]。现高血压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病的卫生宣教,防治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是社区基层医院的工作重点。我院对2008年12月份至2009年12月份在本院确诊的56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社区干预措施治疗高血压病的相关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份至2009年12月份在本院确诊为高血压病并接受该研究的患者共有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2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高血压分级等一般情况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无高血压并发症发生。

1.2 研究方法 患者初次确诊为高血压病并接受该研究时,应完善详细信息并建立电子档案存档。根据分组情况,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除药物治疗外,给予多种干预措施。随访2年,每个月定期到本院复查血压,记录存档。2年后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情况。

1.2.1 对照组治疗措施 对照组根据血压分级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控制血压,并在确诊时一次性告知患者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

1.2.2 干预组治疗措施 干预组除外相应药物控制血压外,给予多种干预措施。具体包括:①健康教育:详细、耐心的向患者讲诉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常见症状、治疗原则、预后及相关并发症等,强调长期控制血压的重要性。②心理干预:给患者详细解释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及并发症,强调该病是慢性疾病,遵医嘱改善生活行为、长期稳定控制血压后疾病进展缓慢,生存年限长,生活质量优良;鼓励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参与家庭、社会活动;保持开朗的心情,对疾病有着乐观的态度。③合理饮食:向患者解释饮食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每人食盐量不超过6 g为宜;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补充钙和钾盐,多食新鲜蔬菜和牛奶;多食对降压降脂有益处的食物,如香菇、苹果、海带、燕麦等。④改善生活习惯:高血压患者的生活习惯对病情有着重要影响,患者应当戒烟,限制饮酒,每日饮酒量不能超过相当于50 g乙醇的量;适当运动,较好的运动方式是低或中等强度的等张运动,一般每周3~5次,每次20~60 min。⑤减轻体重: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患者应尽量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5。⑥用药指导:向患者解释用药的必要性、药物的服用方法、剂量、注意事项,需要强调规律用药的重要性,不得随意增减药物或者停药,严格按照医嘱执行。以上干预措施需多次重复进行,每次随访时向患者及家属强化以上措施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尽可能要求患者按上诉要求执行。

2 效果评价

随访两年后,复查血压,与确诊高血压病时的血压水平对比。

血压控制标准[2]:①显效:舒张压比确诊时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者收缩压下降20 mm Hg以上。②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但已经降至正常,或者收缩压下降10~19 mm Hg。③无效:不满足上诉标准则为无效。

3 结果

血压控制情况:对照组28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血压控制有效,有效率为75%,干预组28例患者中血压控制有效的有26例,有效率92.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血压控制情况对比

4 讨论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高血压患者总人数已超过1.6亿,占全国人口18.8%以上[3]。要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减少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必须提高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嘱的意识,改善不良生活行为,长期规律用药,控制血压。而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人群的防治,其重点是社区干预措施。社区干预措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多种研究证明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可以有效的改变不良生活行为[4]。健康教育是指向高血压患者及家属讲诉高血压相关知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高盐高脂饮食、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缺乏锻炼等进行干预,反复强化,增强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并使患者改善生活行为。健康促进以心理干预为主,增强患者的信心和战胜病魔的勇气,乐观面对疾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社区干预措施对高血压的防治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多种干预措施,宣教了相关知识,增强了健康意识,树立了健康信念,增强了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改变了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减少了高血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1]胡才友,黄摇慧,杨摇泽,等.综合强化干预对血压影响的纵向随访研究:社区人群心脑血管事件前瞻性研究系列之九.中国老年人保健医学,2009,7(1):35-39.

[2]汪顺银,黄德嘉,张耿新,等.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病伴抑郁症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4):244-246.

[3]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

[4]吴政.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心率血压变异性的研究.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8,6(2):3-5.

猜你喜欢

高血压病医嘱血压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室不合理医嘱分析及对策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