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择时中药口服防治2~5岁儿童支气管哮喘300例疗效观察

2012-05-29鄢素琪王清华江治霞熊小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2年3期
关键词:儿童哮喘支气管哮喘

鄢素琪, 王清华, 江治霞, 熊小丽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十余年来中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众多研究证明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和管理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改善预后[1],且2~5岁儿童哮喘发病率较高。研究表明哮喘病是典型的气象病之一[2],气象条件是诱发哮喘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课题组在前期研究证实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是春、夏、秋季儿童哮喘急性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降温则是冬季儿童哮喘急性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感受六淫之邪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3]的理论指导下,3年中对300名2~5岁哮喘患儿按不同季节采用中药择时口服,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600例,均为2008-12/2011-12武汉市儿童医院门诊临床缓解期哮喘患儿。按就诊顺序将病例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预防组(观察组),西药对照组(对照组)各300例。又按年龄段分为3组:1组年龄>2岁且≤3岁;2组年龄>3岁且≤4岁;3组年龄>4岁且≤5岁,每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平均病程、病情程度及平均发作人次数/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n,±s),n=100]

表1 两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n,±s),n=100]

组别 男 女 平均病程(年)病情严重程度ⅡⅢⅣⅤ平均发作人次数观察1组57 43 1.27±0.57 56 32 12 0 7.14±2.58对照1组 56 44 1.26±0.56 57 34 10 0 7.20±2.61观察2组 61 39 1.67±0.82 46 39 15 0 10.36±4.57对照2组 63 37 1.66±0.80 48 38 14 0 9.76±4.32观察3组 69 31 2.11±0.94 37 45 17 0 9.22±3.95对照3组70 30 2.09±0.92 37 47 16 0 8.94±3.89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1]中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哮喘严重程度分级按<5岁分级标准。

1.2.2 中医分型标准 参照《中西医结合儿科学》[4]中哮喘辨证分型标准。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儿童哮喘中西医诊断标准;(2)处于临床缓解期;(3)年龄>2岁≤5岁;(4)经哮喘预测指数预测有发展为持续性哮喘的危险性具备需抗哮喘治疗,儿童哮喘严重程度分级<5岁患儿;(5)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符合纳入标准,但临床缓解期伴有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肿瘤等其他支气管、肺疾患,重度肺气肿;(2)并发严重的心、肝、肾、脑、血液系统疾患;(3)不能坚持防治或不合作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按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中5岁以下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首选低剂量糖皮质激素;不能控制症状,可增加剂量;伴有过敏性鼻炎的患儿选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3个月进行重新评估。若急性发作,根据发作的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达到临床缓解期后,重新进行评估,继续纳入观察。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临床缓解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防喘合剂口服。基础方由黄芪15g,防风、茯苓、半夏、陈皮、僵蚕、地龙、甘草各10g组成。春季加柴胡10g,夏季加藿香10g;秋季加紫苏10g,北沙参15g;冬季加细辛、干姜各5g。气温骤降的前一日,或气温日较差>10℃的当日开始服用,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5d。

1.6 停药标准 临床缓解期,使用最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哮喘能维持控制,1年内无症状反复则停药。

1.7 观察指标 每3个月定期电话家访,或发作期收入院治疗。观察哮喘发作次数及发作病情程度。1.8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急性发作人次数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发作人次数比较(n)

表2结果说明,观察组各年龄段在哮喘发作人数上均少于对照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1组疗效更佳。

2.2 两组急性发作病情程度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急性发作病情程度比较[n(%)]

表3结果说明观察组各年龄段在哮喘Ⅱ、Ⅲ级发作人次明显少于对照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哮喘Ⅳ级发作人次明显少于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突然降温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外因。2001-01/2003-12课题组对武汉市儿童医院及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住院门诊共4 124例哮喘患儿进行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气象要素资料来自湖北省气象局观测资料。结果显示3年内10个典型降温日过程中,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人次明显上升。4 124人中,因24h降温大于5℃时,发病43例,且随着降温日数的持续延长哮喘发病数递增,5d中共发病264例,发病人数明显高于全年日均发病人数,说明日气温较前一日出现较大负变差时,易诱发哮喘病。在冷空气不强时,温度日较差加大也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原因。课题组统计中发现,在温度日较差出现极大值后的3~4d(0为当日),儿童哮喘病往往会发作。气温日较差是春、夏、秋季儿童哮喘急性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降温则是冬季儿童哮喘急性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

正气不足是儿童哮喘反复发作的内在因素,气温变化是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哮喘发作之主因在于痼痰内伏,复为六淫所侵,或生冷酸咸肥甘所伤,或情志抑郁,或环境骤变,吸入粉尘,煤烟等诱因所触动而发病。临床研究证明儿童哮喘大多由天气突变(降温)而诱发,而风寒之邪在其发病及病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故风寒之邪不仅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亦是引起儿童哮喘证候持续的主要病邪。小儿为“纯阳”“稚阴稚阳”之体,风寒入里容易化热,但外感风寒及内伏痰饮性质均属寒,故儿童哮喘常常寒热夹杂,虚实并见,缠绵难愈。哮喘发作时常常寒束风动痉起,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阻塞气道,气机升降不利。风、寒、痰、痉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病因病理关键。根据儿童哮喘病因病机特点,缓解期当以扶正、祛风、化痰为治疗原则。笔者自拟防喘合剂,通过扶正化痰,熄风定喘,使外邪不易入侵,达到减少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和病程。防喘合剂由黄芪、防风、僵蚕、半夏、陈皮、茯苓、地龙、甘草组成。方中太子参性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生津为君药。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痉;僵蚕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为臣药。法半夏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茯苓健脾渗湿,地龙通络平喘、兼以清热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温而不燥,凉而不寒,攻不伤正,共奏熄风止痉、行气定喘、兼以清热之功。各季节在基础方增添药物,取其引药入经外,春季“阳气微上,阴气微下”“春夏养阳”。在春季加柴胡,取其与黄芪具有升举阳气的作用。夏季是阳气最盛之时,哮喘在此季节应是低发期;但由于空调的广泛使用,夏季哮喘急性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使“非其时而有其气”,应温反凉,故导致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明显增加。夏季加藿香,取其芳香化湿功效。研究证实,武汉地区秋季哮喘急性发作率最高。秋季“阳气微下,阴气微上”(《素问·脉要精微论》,故哮喘急性发作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在秋季基础方中加紫苏,发表散寒,“秋冬养阳”,北沙参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冬季是阴气最甚之时,哮喘急性发作应最高,但观察结果却低于秋季,究其原因冬季虽天寒地冻,但温度相对稳定,哮喘患儿已有防御寒冷的准备,故哮喘急性发病率明显低于秋季。降温则是冬季儿童哮喘急性发病的主要气象因子,冬季加细辛解表祛风、温肺化饮,干姜温肺化痰、回阳温中,取“发诸经之寒气,祛脏腑沉寒痼冷”。哮喘发作来势迅猛,发作后再服药,恐药缓难取速效,故在风寒将袭时提前用药,防患于未然,取得满意疗效。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修订)[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2] 卢芳萍,陈雄伟,杨惠,等.三明市儿童、婴幼儿哮喘病的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J].福建医药杂志,2001,23(4):129-130.

[3] 鄢素琪,刘昌玉,金建年,等.麻藤汤择时口服预防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8,40(4):51-52.

[4] 王雪峰.中西医结合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79-86.

猜你喜欢

儿童哮喘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含量监测在儿童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搜风愈喘方拆方“祛宿痰方”调控儿童哮喘的作用机制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
儿童哮喘的认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