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进生教学个案研究

2012-05-26刘婕

群文天地 2012年7期
关键词:个性差异后进生语文教学

摘要:在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今天,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问题一直是广大教师和家长担心的问题。文章以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在对个案追踪调查基础上,分析中小学阶段后进生的学习、生活、交往现状,探讨其成因,提出相应的后进生转化建议与对策,阐述了在后进生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完善和教学原则,促进家庭沟通的必要性,得出结论和后进生转化模型。

关键词:语文教学;后进生;个性差异;对策

引言

后进生转化问题越来越关系到素质教育是否真正实现的重要问题,是学生、家庭和学校十分关注的紧迫问题。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中都普遍存在后进生现象,后进生在年级中占较大比例。任课老师如何抓住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其转化升级?本文从个案进行追踪调查,分析了语文后进生的学习情况,探讨其成因,提出相应的后进生转化建议与对策。

一、后进生界定

(一)后进生

后进生一般指智力、思想、成绩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的学生。他们身心健康、智力正常,但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困难或学习屡遭失败,学习成绩低于教学大纲最低标准者,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努力促其转化,其学习不良是可以逆转的。

二、“后进生”成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学习困难,功课不及格,落后于别人,其原因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 对中小学学生来说,学校和家庭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最主要的外因。科技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人们对金钱、享乐、诚信的追求在无形中对青少年产生影响。

(二)家庭原因

家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是影响孩子整个教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家庭环境的影响与后进生的形成有重大关系。家庭教育观念是就否合理、科学,将是学生学习观念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孩子一生下来就融入到“家”这个“小社会”中,父母的言行举止都给孩子传达教育的意义。

(三)学校原因

学校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师能否发挥指导作用很重要。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也会影响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努力提高学习成绩。此外,教师的消极评价也会降低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学生的个人原因

中小学生是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过渡阶段,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内在原因是造成“后进生”的关键性因素,家庭和学校只是一个外部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首先,表现在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学生没有选择恰当的归因方式。认为“自己太笨,不如别人聪明”,主观上放弃努力。

三、个案基本情况概述

本文选取了长田中心校六年级学龄段的后进生行列中的语文后进生张某进行分析,学生张某属于非智力型后进生。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张某情况调查表

四、个案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对张某心理问题的研究主要从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进行。

(一)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通过我们与学生、学生家长的交谈,综合各种因素,得出张某学习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学校因素——缺少老师的关心。张某在五年级留过级,受到很多老师有冷眼。②家庭因素——缺少爱。家长给孩子压力过大,或者过度溺爱,或者打、骂孩子,缺少和孩子心灵沟通,缺少正确的引导方式;③同伴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张某由于不爱学习,所以经常结交不爱学习,好打架斗殴的伙伴;④自己因素——缺少动力。张某由于对人生观的认识不科学,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对社会充满失望,其社会适应能力欠佳。因此,表现在行动上就是集体主义差,不愿参与活动,上课不专心、睡大觉,导致学习成绩差,自然就成后进生了。

(二)智力因素

作者对案例张某进行一段时间的转化发现,张某在语文课时有了一定转变,按时交了作业,和我沟通渐渐多了,认真听讲了,也开始问我难题。张某的好问也带致力了全班同学问问题的积极性。对其进行有效指导是促成张某转化的关键手段。

五、对个案的教学转化研究

通过前面分析,张某属于非智力型后进生类型。据有关研究显示:绩优生和后进生的父母在教养方式存在差异,所采取的对策应该是父母多与学生感情沟通,多肯定,少拒绝和惩罚,不要过分干涉或者过度保护。所以调动后进生家长的积极性,唤起家长对学生的信赖与关怀是促成后进生转化的关键。后进生的家长一般都会对孩子丧失信心,缺乏转好的耐心。学校应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讲解一些学习特殊性、学习心理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家长与学生的沟通问题。针对张某的情况,我要求他父母不要打骂,多温暖,多沟通,多肯定,少拒绝,少惩罚。通过每周两次的交流互通信息,促其转化。

其次,发掘后进生特长,作后进生的良师益友。学校是一个大集体,有效的思想教育往往在集体中见成效。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满足学生的愿望,可以通过寓教于活动中,使其受到教育。很多后进生在活动中往往有优势,通过活动发掘后进生“闪光点”。张某长跑不错,学校又组织了一次校运会。作者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同学和家长调动他参与积极性,但他不肯参与,后来我主动给他报了400米和800米跑步。首场张某没有参与400米的比赛。直接到二天跑 800 米时,临跑前张某还是来参加了,结果张某获得了第一名,并且打破了学校多年的纪录,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受到学校和班级的表扬。

第三,老师要对后进生给予关爱。通过参加校运会,张某找回自信,但其学习积极性还未完全被调动,还会课堂睡觉习惯。作者通过调换座位的方法,把他调到第三排,以使其感受到被关爱,增强他的自制力,加强对老师的信任,便于激起他的斗志。

六、教学启示

通过一段时间对张某后进生转化教学,他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说明教学方法取到一定的效果。但转化后进生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科目老师共同参与,需要长时间有针对性的教学才得以完成。后进生的心理问题形成原因是复杂的,但都离不开主体的和环境的两方面因素。教师和家长要改变以前的成见与偏见,正确面对后进生不足,发展他们的优点。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后进生给予帮助和特殊性教学,采用差異性、特殊性教育方法,避免主观好恶疏远后进生;要经常通过主动倾听、微笑、家访等多种方式与后进生沟通;家长也要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游戏,多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促使学校、家庭、社会都来注视后进生的教育问题,从而实现“后进”向“先进”的有机转化。

参考文献:

[1]华国栋著.差异教学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唐思群,居荣生编著.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刘婕(1982.04-),小教一级,贵州惠水县长田乡长田中心校, 研究方向: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个性差异后进生语文教学
浅谈转变“后进生”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新目标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