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救援的伦理原则及工作内容

2012-05-15王秀珍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心理卫生灾区灾难

王秀珍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沈阳 110168)

心理救援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实施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的一项工作。专业性的心理救援工作要实现其专业助人的使命,除了要具备一套完善的、成熟的专业方法和专业技巧,还必须遵循救援的伦理原则[1,2]。

1 心理救援案例分析

案例一:一个心理志愿者在四川板房幼儿园做团体干预中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她问及一个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小女孩最想要什么东西时,小女孩回答:“我就想要我的毛毛熊”。这个志愿者立即回答:“明天阿姨就给你带来一个……”。

案例二:一个心理专家在震后一周内也赶赴四川灾区,在媒体的跟踪报道下,他非常认真而又执着地连续给一个目睹身边老师和同学死亡全过程的学生心理治疗7个小时,后来以学生的愤怒/拒绝而结束。

这是两个有一定代表性的以“心理学志愿者”身份在地震灾区救援的例子。引出灾难期间对灾民实施心理救援所遵循的伦理原则:行善原则;不伤害原则;自主原则;公平原则;保密原则。在复杂而又危险丛生的灾难环境中,时时刻刻以保护生命安全为第一宗旨,在此基础上心理救援者要 “眼里有活,心中有数”,使我们的工作“有序、有利、有效”地进行。

心理救援工作在整个抗灾工作过程中都是被排在第2位的,但也是相当重要的。它也是一门科学,作为科学它有其本身的工作原则和工作内容[3-5]。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都会使当地受灾群众经历一场心理和身体的创伤过程,这一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心理创伤的主要历程

2 实施心理干预的目的

对受灾群众实施心理干预的目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灾难的心理社会危害;

(2)促进灾后心理重建;

(3)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心理健康。

意义:消极目标是打断病理演变的路径,降低受灾民众心理受创的程度;积极目标是增进社区民众心理卫生,整合及活化相关服务资源,使灾区的心理卫生网络能持续发展。

在心理救援过程中,除遵循援助工作的伦理原则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人权和平等;

(2)参与;

(3)避免援助中的伤害;

(4)建设可供利用的资源和能力;

(5)一体化的支持体系;

(6)多层次支持。

采取的基本策略是为幸存者、救灾人员、社区、组织机构及时的、阶段性的心理卫生服务。而经历灾难创伤的灾民他们的心理过程基本要经历三个阶段:紧急期 (emergency phase )前数天-1~2周;冲击初期 (early post-impact phase)前三个月;重建期 (restoration phase )第四个月后。对他们实施心理干预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心理干预工作的主要流程

进入灾区后的心理救援工作人员首先进行灾区的需求评估,它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死亡人数、离开熟悉的地方;人群:特殊人群及一般人群;其他多种威胁: 健康问题、新的危险、资源损失引发的后果、易感性。除此之外,还要评估自身力量、资源和自我恢复能力等等。

3 灾后不同时期的心理救援的原则和工作内容

3.1 “紧急应对”时期的原则和工作内容

3.1.1工作原则 (1)在现场或后方提供精神卫生援助;

(2)必须与其他服务团队协作;

(3)首先确保现场人员不会遭受进一步的伤害,保证伤员先获得躯体的紧急救治;

(4)避免增添混乱;

(5)明确职责和指令界限。

总之,一定和当地部门配合,并本着“此时此地”就近地提供可能的救助资源。

3.1.2 工作内容 (1)开展心理急救;(2)帮助人们识别急性严重的警觉、行为或认知障碍;(3)当有些人的精神状态可能阻碍救援实施时,帮助他们服从急救人员的指令;(4)给予一般支持并安抚受灾的人;(5)了解对躯体受伤者的安排(以便随访);(6)为其他服务队伍在救灾策略和技术上提供咨询;(7)对丧亲者提供支持;(8)提供有关灾后正常心理反应的信息并介绍如何获得精神卫生服务;(9)保存所有访视和给予干预人员的记录。

心理急救的目标是使灾难所造成的痛苦和心理伤害的最小化。包括八项核心行为:(1)接触与互动;(2)安全与安慰;(3)稳定;(4)信息收集;(5)实际性的援助;(6)与社会性支持建立联系;(7)应对的信息;(8)与合作性服务建立联系。

3.2 “冲击初期”的工作内容 (1)整合资源;(2)建立转介途径,提供信息;(3)需求评估;(4)高危人群筛查;(5)社会心理支持;(6)保存所有访视和给予干预人员的记录。

3.3 “重建期”的工作内容 (1)需求评估;(2)建立多层次的心理卫生服务体系;(3)服务效果评估。

其中建立多层次的心理卫生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心理服务网络是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灾区的建立多层次的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尤为重要[6-8]。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对于一般人群以心理健康促进为宗旨;2.对于高危人群进行跟踪监测和预防性干预;3.对于存在灾后适应障碍的目标群进行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4.对于筛选出的精神疾病患者及时进行医学治疗和康复。总之,灾难是无情的,人类的能动性不仅体现在把灾难所造成的损失缩小到最小限度的能力上,同时还体现在从灾难中吸取的教训和收获的抗灾经验。这就是人类的文明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陈 竺,沈 骥,康均行,等.特大地震应急医学救援:来自汶川的经验[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2,12(4): 383-392.

[2]曹力.灾害医学救援中卫生防疫模块内涵建设探讨与实践[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4776-4777.

[3]张理义,宋梓祥,李光耀,等.亲人罹难对震后青少年心身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1):68-70.

[4]游丽琴,刘铁榜,杨洪等.富士康深圳工厂员工丛集性自杀事件精神卫生干预的主要经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2 ,26(2):129-132.

[5]杨甫德.对震后心理救援的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6)17-19.

[6]蔡周来.地震后重症伤员康复治疗与心理救援[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4):160-161.

[7]熊卫,龚传鹏,张建军,等.对四川 5.12 地震伤员的心理救援及思考[J].医学与社会,2009,22(1):56-58.

[8]曲海燕,赵东海,陈伯成,等.特大旱灾医学心理救援的做法[J].人民军医,2010,53(10):723-724.

猜你喜欢

心理卫生灾区灾难
雷击灾难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角色认知与心理卫生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影响研究
考研大学生心理卫生的特征研究
防范“抗生素灾难”
英国皇家海军心理卫生保障
基层部队开展心理卫生工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