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初中作文单元指导与评改的探索
2012-05-10梁彩红
梁彩红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教师愁作文,学生怕作文。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写作兴趣低,写作基础差,这是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本文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及本人教学实际,对作文单元指导与评价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民族地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问题;方法策略
作文,在现行各种升学考试中均占相当大的比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写作的要求特别强调:“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这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目标对初中学生作文的更新、更高的要求,即主动地参与到作文的评改中去,在作文的评改中与老师、同学进行自主、合作。但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却存在“提起作文直摇头,见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进行以下探索。
一、对症下药,培养爱好
(一)培养学生作文爱好。
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作文水平,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作文爱好,激起他们内心的写作欲望,消除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
(二)要善于捉住机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适时向中学生介绍不断成长起来的本土少数民族作家及他们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知道作文离自己并不远。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创作诗歌、散文或童话等文学作品,并适时进行表彰与推荐,对指导后有关报刊发表的学生作品,更要在班或年级乃至全校进行宣传与表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制定初中三年的写作计划。
根据作文大纲要求和少数民族地区特点,制定三年的长远计划,每学期训练各有侧重,循序渐进,使学生每练一次都有所收获,这样才能不断的稳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加强素材的积累。
要想写好作文,中学生首先要广泛阅读,为写作建立丰厚的土壤,才能不断触发创新的火花。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以课本各单元的作文要求,引导学生尽可能大量接触各种艺术作品。在艺术作品中所张扬的生命意识、所渗透的情感因子。并让学生写读书笔记,或摘抄、或记心得、或仿写。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既积累了知识,又开阔了视野,既积累了词句,又把握了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文化素养,久而久之,写起作文来当然是得心应手。
(五)指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走进民族风俗习惯。
在教学中,按照单元作文要求,让学生了解本地壮民族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观察山山水水。让学生走出校门,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积累写作材料,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利用春游体会大自然的美,利用假期直接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对生活的珍爱,通过帮助孤寡老人体会社会主义的人情美,通过开展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多渠道收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
二、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评改
(一)明确要求,点拨方法。
教学任务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将其转化为学生具体的课堂目标。每一堂作文评改课,教师都要根据每个单元写作内容确定“训练重点”和“写作要求”。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训练重点:捕捉景物的特点,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描写秋天的景色。写作要求:景物拟人化,把秋天描写得如诗如画;用比喻、比较的方法描写景物,生动地描绘出秋天景物的特征;用色彩描写景物,渲染秋天的景色。教师在实施作文量化表互改时,要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写作要求”,从不同的侧面对学生进行评改方法的点拨,使学生在评改中能切中要害,有针对性地写出评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互改质量。
(二)创造良好的评改环境。
(1)创造条件,形成交往互动的作文学习评改氛围。
教师在组织学生评改作文时,要采取自评、互评、轮评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尤其是轮评,一个人的作文往往几个人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能够引起学生活跃的思考,甚至争论,从而形成良好的评改氛围。
如,七年级语文(下)第六单元作文评改课教学设计教学目的:①了解评改标准,培养学生的评改意识。②通过本节课作文评改,培养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重点:①指导学生学会评改作文,掌握评改的步骤。②修改文章中的不恰当和不详细的材料,使材料为中心服务。难点:通过评改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教学过程:导入:几乎每一部重量级的作品几乎每一部重量级作品的问世,都是经过无数次批改而成功的。我们可以把修改作文的方法简单概括为“望闻问切”法。下面我们来看看今天要讲评的作文(出示写作题目):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请以“我最喜欢的动物”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文章。
(2)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始终要坚持常识教育和成功教育。
要赏识自己的学生,赏识他们的文章,并且激励他们成功。激发学生成功,从根本上说,就是坚持鼓励的原则。从做法上,要让学生有发表的机会,让他产生成功的感受,往往有非常好的效果。同样,学生评改作文也要坚持赏识教育与成功教育,要赏识自己的学生,赏识他们的评改,并激励他们评改作文。
(3)实行“交互式”评改,进步学生的作文爱好。
学生习作写好之后,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改。哪儿语句不通,哪儿思路杂乱,哪儿重点不突出,一经上口大多是能发现的。这是重温一次写作过程,对学生来说有利无害。然后组织学生互评互改。学生看学生的作文由于眼光有相通之处,自然能发现作文中出色的地方,也能对作文中存在的题目提出中肯的意见。同时在互相交流过程中,还能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然后老师将好的作文选出来,让学生点评其中的亮点或不足,教师再根据作文要求,进行指导或点评,通过师生对照比较,从而调动学生的作文爱好。
总之,要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想尽一切符合少数民族学生的办法来激发他们的作文爱好,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和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石峰.《民族地区中学作文教学有效性探索》《中学语文教学》,20095.1.
[2]文海山.《初中作文单元辅导与评改策略》《当代教育理论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