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不良情绪的调节策略
2012-05-08邓焕锋
邓焕锋
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一中学河池547000
【摘要】针对高中学生负面情绪的存在,体育老师在体育活动中通过情绪榜样、创设教学情境等实践手段,对学生的情绪施加影响,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本文对情绪调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教学,不良情绪,调节策略
在体育课教学中,要调节学生的情绪,体育教师须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在情绪适宜的状态下进行课堂教学或组织比赛时,热情高、思维敏捷、思路广,容易注意到学生的情绪及练习中的错误;;心情低沉情绪压抑时会动作迟钝、反应迟缓,容易发火或忽视学生的情绪表现。
1.影响体育教学情绪的主要因素
体育教学在实现课堂教学任务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次数之多,频率之高是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所少见的。因此老师良好的情绪会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影响体育情绪的主要因素:
1.1教学效能感。人们把教师对自己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定义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示范动作、语言行为,教学组织和教法运用是否合理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的认识和评价,教学效能感强的教师,其情绪状态多为肯定的,教学效能感弱的教师,常常表现出否定的情绪状态。
1.2人际偏好。教师往往喜欢那些运动成绩好的学生,或对自己教学有帮助的学生;学生往往佩服示范动作优美、语言风趣或在某方面吸引自己的教师。这些人际偏好经常被带进课堂,对教师的课堂情绪、行为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学生集体不仅对教师的教学会产生“社会促进作用”,而且会产生“社会干扰作用”。此外,教师的个性及其他因素对老师情绪的影响有时也会被带进课堂,对课堂教学产生影响。
1.3课堂情境。从活动的形式看,课堂教学是“人——情境”互动的典型模式。情境的心理意义对教师有决定作用,如决定该情境下的情绪和行为;不不仅如此,情境对有目的的行为是一个必要条件,如要达到教学法的目标必须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另一方面,教师对课堂情境有能动作用,如个人对情境的选择与改变等。
1.4内在素质。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运动能力。一个具有处事热情、情绪稳定、宽容大度、对人亲切、运动能力强的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能够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1.5教学教材。适宜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能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相对教师自身而言,优势教材或学生喜爱的教材,能使师生双方产生良好的心境,并能产生自觉的、积极的行动。反之则产生消极的、厌烦消沉的心境。
1.6突发事件。指不可预测的事件。如恶劣天气、身体伤病、场地器材、教学失误和它干扰因素,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情绪。
2.高中学生不良情绪的表现及危害
2.1心理学上将情绪定义为: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它由四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情绪具有两极性。它首先表现为情绪肯定的和否定的对立性质。情绪的两极性可以表现为积极的或增力的,消极的或减力的。积极的、增力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如愉快的情绪驱使人积极地行动;消极的、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悲伤引起的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情绪调节是指通过主观努力和外在支持,平衡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发挥积极增力的情绪,收敛和调节消极的、减力的情绪。
2.2学生不良情绪的类型及危害: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一部分学生经常接触一些浮躁、偏激的社会情绪,这些无形之中成了学生负面情绪的起因。较为明显地有以下几种类型:
(1)冲动易暴型。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有些家庭即使经济一般,也不肯亏待孩子,好吃、好喝、好玩、好用能满足的尽量满足。这样的学生,在家里容易用生气和愤怒来获取他想要的东西,在班级中蛮横霸气,遇事极其不冷静,易冲动。像一个会随时引爆的地雷,一不小心就会一触即发,随心所欲地宣泄情绪。一次同学间的小口角,一个小摩擦都极有可能使他们大打出手,极小的矛盾会激化成大事件、恶性事件。在与老师的交往中,稍有批评,就会暴跳如雷,推桌子,搡椅子,不服管教。
(2)傲慢排斥型。他们的父母经常需要动用心机、防范他人以求谋生。这些孩子从小跟着父母,耳濡目染,使他们比普通学生更成熟、更机巧、更熟谙世事,也更容易自我保护和排斥其他学生。在生生交往中容易出现小团伙、小帮派,有不合作争宠情绪。
(3)忧郁自卑型。他们大部分是从小在温室中长大,见识缺乏,家境、学业、自身素质往往不如别人。他们怯懦、胆小、忧郁自卑,不与同学和老师有过多的交往,对生活和学习上的事情把握性差,过分担心;他们自我封闭,小心翼翼,不敢抛头露面,甚至不敢举手发言。容易生闷气和憋气,情绪堵塞在心理,不会发泄和排解,常常独自伤心。
根据水库水位理论,当大自然水库的水位超过警戒线时,水库就必须作调节性泄洪,否则会危害到水库的安全。倘若此时不但没有泄洪,反而又不断有进水量时,水库就会崩溃。心理分析大师Freud就用水库的观念,比喻说明人类情绪的处理过程,他认为每个人的身体里面彷佛都有一座情绪水库,当负面情绪出现时,就会存放在情绪水库之中,如果情绪水位累积到所谓的警戒线,个体就会开始出现脾气暴躁,无法适当控制情绪的情形,而导致容易发脾气。如果再一直恶化下去,情绪水库崩溃的结果就是出现心理方面的毛病。因此,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观念,就是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水库累积太多的水量,要想办法将情绪水位舒解掉。
不良情绪是人们因某种让自己不满意的生活事件发生之后所产生的不舒服感受;基本上是一种主观的状态,同时也会造成情绪水位,既然是主观,就无所谓对或错可言,所以应该要无条件的接纳与包容之。既然造成情绪水位,就必须使之舒解以免累积在情绪水库之中。问题在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有了某些负面的情绪,会很自然的以攻击本能的方式,表现出情绪且降低其情绪水位。老师应通过多种途径教会学生调节情绪让其舒解情绪水位。
3.情绪调节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倡导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师在一定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管理和调节学生的情绪,引导和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要情绪对教学活动的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佳情绪状态,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该教学模式主要涉及兴趣、愉快、焦虑这三种情绪要素,主要探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发挥三种情绪要素对认知活动的积极作用,并避免或克服其消极作用。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一直是教师“示范一讲解一组织”,学生“听一看一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严重抑制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和运动项目自身魅力所能引发的良好的学习情绪,因此体育课应改革教学模式,积极采用多种有效的调节手段,创造适应学生生理、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和良好的情绪环境,努力营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有趣的体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心理体验。
4.情绪调节的教学策略
高中学生情绪状态具有特殊性,常常被描述为“疾风暴雨”,对各种刺激反应强烈,易激动,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情绪变化大而产生的意外事件具有突发性、失控性,发展急剧快速等特征。学生由于情绪问题而造成的行为问题很多,如攻击、打架斗殴、忧郁、自卑、恐惧、紧张,经常与老师发生冲突,严重地影响了正常地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地健康成长。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只有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所以,体育老师要学会运用体育活动方式调节高中生不良情绪的方法。
4.1优化师生关系。平等、和谐、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实施情绪调节的基石。学生喜欢公正、理解自己、热情、平易近人的教师。学生往往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他们如果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注意、关怀和喜爱,就会感觉愉快、充满信心;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对他的注意和关怀,就会感到自己不受教师重视而产生焦虑不满情绪。如果一个学生遭到教师斥责或嫌弃,就会产生自卑或对抗情绪。实践证明,学生往往会把对教师的感情迁移到学习上来,如有的学生正是因为不喜欢某教师,而对他所讲授的那门课程失去兴趣,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前提。
4.2培养、刺激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是学生情感、态度在体育活动上的选择和倾向,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也就是说,兴趣是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而产生的。一个对体育运动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全1种贯注,兴致勃勃、迷恋不舍;学习后会产生价缸感和满足感,并由此产生欢快惬意的心情。所以,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学无止境,学生的求知欲愈强烈学习兴趣就愈浓厚,有些同学深感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渴求获得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所以学习趋来十分认真、练习刻苦坚持不懈、兴趣越来越浓,而浓厚的兴趣又刺激了学习提高的欲望。于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是体育教学中所希望得到的良好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选择好奇策略。创设情景、制造悬念;呈现新异、奇特的刺激;变换刺激呈现的方式;变换教学方式、角色交换等。
4.3使学生深刻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兴趣发端于内部的动机愿望,通过身体练习达到心情舒畅,获得满足。其满足感主要受两方面因素支配,因经常锻炼身体健康、体型健美,精力充沛技术动作掌握得好,成绩优良,因而博得教师、同学的称赞奖励,获得学习荣誉的满足,这是外在因素;通过身体锻炼。获得了有关体育锻炼的科学知识,掌握了某种运动技能增进了健康,从而获得知识,技能的价值感满足感,这是内在因素。由于行动满足的反馈,会使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愿望得到强化使兴趣转化为动机,或直接加强动机,这样就形成了参加体育运动的动机一一从事体育活动一一获得价值感、满足感一一引起兴趣这一模式。由此可见,兴趣发端于学习的动机愿望之始。伴随着行动过程之中。固着在学习结果的满足之上。
4.4优化教学情境。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各种非智力因素不能健康发展。这使许多学生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状态中,如学习负担过重,个性与兴趣爱好受到压制等。这些消极情绪严重干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导致认知水平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通过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境,使美好的情境刺激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在其大脑皮层上形成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学生每当受到这一类情境刺激时,就会自动去进行与此相关的体育活动,从而使学生变为学习的“乐之者”与“好之者”,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增强学生的趣味性,预防或调节其消极情绪。
4.5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教材。教师应对教材进行选择加工,挖掘教材情趣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设“障”立“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想,吸引学生对知识技术的主动探索,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新的学习内容、练习方法,攻克难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体验了成功的愉快,产生成就感,使教学情绪得到保持和深化。
4.6消除紧张的情绪。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良好的心态参与学习,是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的保证。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在学习新技术或遇到稍有难度的动作时,情绪紧张,手足无措,身体的协调性减弱;当遇到测验或考试,特别是太极拳,跳高,单、双杠等项目,心理压力增大,过度紧张,致使自己原来已掌握的动作出现前后颠倒或头脑中一下子“空白”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巧,缓和和消除紧张情绪。
(1)教师正确示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感知,避免学生心理紧张产生体育教学中,教师正确技术动作,优美的示范,使学生形成清晰完整的视觉表象,迅速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从而避免学生心理紧张情绪的产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对技术动作对象越生疏,就越容易产生心理紧张情绪,如果教师示范动作优美、连贯、干净利落,对学生完成技术动作起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对技术环节越熟悉,越易于消除紧张情绪。
(2)教师生动语言,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消除心理障碍。教师在教授新内容前,讲明技术动作重点、难点,使学生树立正确感观。教师准确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学习技术,掌握动作产生兴趣和愿望,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在它的支持下,克服困难,完成教学内容学生在完成动作后,教师善于使用艺术语言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克服心理障碍起到积极作用。
(3)加强保护与帮助,克服学生心理紧张情绪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较复杂,难度较大的项目,对学生容易产生心理紧张情绪,教师要加强保护与帮助,注意场地器材的准备,使学生在安全良好的环境中完成技术动作,同时要用语言鼓励学生,使学生消除紧张情绪,达到提高练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对学生进行各种训练,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①心理调节训练法。②认知训练。体育教学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练习动作前紧张心理的程度,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通过谈话诱导,分析推理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方式。③念动训练念动训练,亦称心理回忆训练。在新授课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通过大脑回忆其运动技能的视觉表象,再通过练习体验掌握肌肉用力的动觉表象。对于复杂的技术,要反复运用动觉表象的回忆,使其对动作有明确的轮廓概念。
4.7优化教学方法。高中生的特点之一是对新奇事物非常敏感、好奇。因而注意力容易集中,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习某项技术动作的兴趣。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良好的情绪状态,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师要采取符合学生特征及课程性质的指导性教学方法。例如,不少学生迫于学习的压力大,从而产生各种心理疾病,例如:神经衰弱是学生常见的一种神经症,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差、心情紧张、头昏头痛、夜间失眠,白天无精打采等症状。神经衰弱的治疗可选择学生感兴趣、重意念的运动项目,如长跑、太极拳、自行车、保健气功等,采用强度适中、幅度大、速度和节奏较慢的动作练习。这些练习能使过度紧张的神经放松,调整兴奋抑制过程,使之逐渐趋于平衡。教学中要优化教学方法,适时的应用情绪调节策略,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临场运动情绪,学会掌握课堂指挥艺术,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4.8优化教学考评。在情绪调节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正负情绪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必须优化考评。为此,教师可按学生能力的高、中、低分组进行考评,增加每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使成功者更加努力,失败者也不灰心。当然,教师还应偶尔为学生安排一些失败或较大的困难,使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焦虑与紧张。同时,考评的内容也不应仅局限于体育学习方面,也应从课外体育活动方面开展考评,可以给不同特长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4.9不断提出新课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不断提出新的课题,使他们在克服困难中得到乐趣。例如,在教学篮球的基本技术(运球传球、投蓝等)对,当学生掌握了用强手(一般学生是右手强)做动作后,及时地提出让学生用弱手(一般是左手)练习,这样,既使学生得到了全面锻炼,又给他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从而提高了练习兴趣。
4.10利用竞赛,提高练习兴趣。青年人的特点之一是争强好胜,力争上进,为了激发他们的情绪,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地组织竞赛,以提高练习兴趣。但是,要保护成绩较差的学生的自尊心,并使竞赛几方的力量均衡,应将他们均分在各组中。以调动全体参赛人员的积极性,使之从竞争中获得兴趣。
总之,情绪调节体育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主体参与性更强,教学效果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文海山.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4.
[2]李清峰.情景体育教学模式及其运用.体育教学,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