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
2012-05-04伍进
伍进
[摘要] 基于桂林理工大学国家特色旅游管理专业为依托,探讨了该专业的建设思路,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设实践,并对建设成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旅游管理专业
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2008B077)。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已成为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下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广西高校中最早设置并招生的旅游专业,2007年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专业概况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开办于1985年,199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旅游管理本科生,2000年获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权,2010年获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招生权。
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取得良好效果[1]。现有专业教师4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16人,博士生导师2人。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
专业建设愿景及思路
1.愿景
将旅游管理专业建设成为“立足广西,西南一流,全国有影响力,面向东盟”的全国品牌旅游专业。
2.建设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即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突出两大特色(“校、政、企、研”专业办学特色和民族旅游特色),重点发展三个专业方向(民族旅游开发与管理、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旅游规划与管理三个专业方向),着重培养四种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1234”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工程。
专业建设的实践
1.重点建设一支教学、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和基础[2]。现有专业教师队伍中,教授7名、副教授18名,讲师18名;博士16名,硕士21名。已派出8人次到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及国内的重点高校进行访问学习。
近五年,旅游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
2.精品课程、特色应用型教材建设取得成效
旅游管理专业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4门,全面推动了核心课程群的精品化,同时积极建设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材体系,与各出版社合作完成了10本专业教材出版工作,逐步实现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的自编化工作。
3.依托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平台,实验室建设取得质的飞跃
2007年本专业成功申请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项目,建设了6个功能实验室,被评为学校第二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实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实习实验平台。
4.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人才培养特色逐步彰显,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全面修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通过整合课程,构建融会贯通、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其次有效地构建了“平台+模块”的理论课程教学体系,较好地体现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第三是创新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认识层次、技能层次和专业研究层次三个层次,最后是强调了素质教育体系,培育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2008年以来共获得2项省级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4项教育规划项目。
5.优选实习合作单位,扩展实习基地网络的宽度和深度
本专业先后与区内外30余家旅游企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拥有完善的教学实习基地网络。与一些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企业单位合作,使本专业拥有国际化、高标准的实习场所,还不断深化与实习基地深入交流,派出教师驻点学习,并邀请实习基地负责人来校交流及招聘。
专业建设成效分析
1.精品课程起到良好的推广示范效应
本专业先后建设了4门省级精品课程,建立了完备的教学大纲、教学讲义、多媒体课件、习题试题库等,通过精品课程的立体化、数字化建设,实现课程建设资源共享,使建设成果能够服务于更多人群。
2.民族旅游办学特色在业界受到肯定
2010年,我院承办了首届民族旅游论坛大会,会上宣布了中国人类学民族旅游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并挂靠我院民族旅游研究中心为该委员会常驻地。
3.学生受益面广泛
自特色专业工程实施开始,逐步形成适合于旅游管理行业发展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受益的学生达580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和科学研究,累计获得各类科技立项共150项,显著促进了大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4.社会效益影响大
通过特色专业办学模式,旅游管理专业紧密与地方经济实践结合,为地方完成了多个旅游规划项目和培养了大量的旅游行业人才。学生培养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积极认可,仅通过半年的生产实习环节,上海、广东的许多企业就对我院学生作出了较高评价,表示希望学生毕业后到他们企业工作。
参考文献:
[1]宫辉力,李小娟等.地理信息系统国家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41-42.
[2]蒋勇军.西南大学地理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35(3):279-283.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