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医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人格的关系
2012-05-03戴勤素冯正直杨国愉张翠华
戴 琴 戴勤素 冯正直 杨国愉 张翠华
2008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底,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人,其中31.8%属于18~24岁的青年,这个年龄段中,学生网民群体占据重要地位,达到32.3%。伴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扩展,信息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负面作用也日渐凸显,主要表现为:①易导致人际交往障碍:据调查,经常上网的大学生在现实中人际交往明显减少,交际能力差,人际距离疏远,有12.8%的医学生因为经常上网与别人的交往能力已明显下降,存在恐惧、孤僻、自卑、猜疑、自我中心的现象,不能与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1];②逻辑思维能力下降,易导致厌学心理:据调查:70%的大学生认为上网时间过多会影响乃至荒废学业,55%的大学生认为长时间的网络生活会使自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38.8%认为会精神恍惚。而学习是一项非常艰苦的脑力劳动,必须付出大量努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使那些对网络痴迷的学生由不愿学习,无心学习,害怕学习发展到厌恶学习的地步;③易导致人格异常:调查显示56%的大学生认为沉迷于网络会导致心理障碍。“网络社会”中人-机系统高度自动化、精确化但缺少人情味容易导致大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他人和社会漠不关心。如果大学生成天忙与电脑打交道,必然导致“认知失调”,从而造成内心的迷惑和冲突,这些不良的自我体验如果继续发展就会产生各种人格障碍;④易患网络成瘾:近年来,很多高校退学、休学的事例中,很多是因为沉迷网络导致。据调查:大学生每周上网超过10小时的达80%,60.8%的人上过通宵网,每周玩网络游戏4~10小时的学生占48%、10~20小时的学生占12.7%,有13.5%的大学生每周超过24小时以上。调查显示初中生网络成瘾率为6.3%、高中生为8.2%、大学生为8.0%,不同学段学生中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均低于非成瘾者[2]。另外,人格、自我和谐以及应对方式等因素被发现与大学生网络行为显著相关[3-4]。
由于军医大学实行封闭式管理,学员接触外界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内活动,这为军医大学生使用网络、媒体提供了时间条件;另外,加上手机的普及性以及军医大学网络的便利性,如配备有专门的计算机室,每个教室都有电脑,宿舍也可以随时上网等,给军医大学生提供了利用网络的大好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媒体不可避免地对军医大学生校园生活产生着影响,对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造成更大威胁。然而,目前关于网络媒体对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尚缺乏研究。因此,作为全国3所军医大学之一,作为西南地区唯一的军医大学,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此问题,本研究拟观察军医大学生网络、媒体的使用情况,调查军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特点,并明确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军医大学学员管理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某军医大学中随机抽取380名学员作为调查对象,有效问卷355份(93.42%)。本科生278名,其中一年级66名,二年级54名,三年级81名,四年级77名;研究生77名。男191名,女164名。专业包括临床、预防、检验、影像和护理。年龄18~39岁,平均22.85岁。
1.2 方法
1.2.1 自制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年级、性别、年龄、学历层次等。
1.2.2 Young网络成瘾问卷(I A II)[5]共有8个题项,从过度使用网络、冲动控制障碍、戒断的负面影响3个方面进行网络成瘾的测验,“是”记1分,“否”记0分,得分≥5分,则被定为网络成瘾。
1.2.3 艾森克人格量表(EPQ)[6]共88个项目,由3个人格维度和1个效度量表组成: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及掩饰量表(L)。根据被试者在各量表上获得的总分,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T分,用于分析被试者的个性特征和倾向。T分在43.3~56.7分之间为中间型,在38.5~43.3分或56.7~61.5分之间为倾向型,38.5分以下或61.5分以上为典型型。将N维度和E维度组合,进一步分出外向稳定、外向不稳定、内向稳定、内向不稳定4种人格特征。
1.2.4 症状自评量表(SCL-90)[7]共90个项目,分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每个项目均采取5级评分制,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
1.3 统计处理 问卷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中通过SPSS 13.0处理。主要采用方差分析、皮尔逊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
2 结 果
2.1 军医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共检出网络成瘾者11人,检出率为3.1%;准成瘾者11人,检出率为3.1%。3组被试在SCL-90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
表1 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军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表1 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军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注:1非网络成瘾组,2准网络成瘾组,3网络成瘾组
组 别 躯体化 强 迫 人际关系 抑 郁 焦 虑 敌 对 恐 怖 偏 执 精神病性 附加因子 均 分1(n=333) 1.17±0.34 1.34±0.41 1.25±0.41 1.24±0.39 1.18±0.35 1.20±0.39 1.09±0.27 1.17±0.31 1.15±0.28 1.22±0.32 1.20±0.30 2(n=11) 2.03±1.16 2.17±1.07 1.99±0.96 2.18±1.15 2.15±1.24 1.98±1.21 1.81±1.15 2.05±1.02 1.89±0.88 2.00±0.94 2.02±1.03 3(n=11) 1.33±0.42 1.69±0.61 1.88±0.84 1.63±0.58 1.55±0.65 1.36±0.41 1.44±0.46 1.64±0.53 1.56±0.49 1.56±0.55 1.56±0.49 F 26.9 21.059 23.509 28.931 32.568 18.197 29.029 39.825 37.248 28.495 34.61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军医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的关系 除内外向因子E外,3组被试在人格3维度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别,见表2。
2.3 军医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心理健康、人格维度得分的相关分析 以网络成瘾得分为因变量,性别、年龄、年级、层次、人格各维度和SCL-90得分为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因素与网络成瘾得分之间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偏执、P、N和L与网络成瘾得分的相关系数较高,波动在0.310~0.344之间,见表3。
2.4 军医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心理健康、人格维度得分的回归分析 以网络成瘾得分为因变量,性别、年龄、年级、层次、人格和SCL-90得分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纳入标准为0.05,排除标准0.10,最后P、人际关系敏感、N、敌对、精神病性及偏执进入最优回归方程,提示这些因素对网络成瘾影响较大。该方程的R=0.484,R2=0.235,F=17.791,P<0.001,该回归方程有意义。各变量的P值均小于0.05,故根据偏回归效果的检验法则,得知这5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故该回归方程中所含变量在显著水平0.05下偏回归效果显著。说明该回归方程最优回归方程为:Y=-0.556+0.030X1+0.572X2-0.023X3-1.1832X4+0.630X5+0.729X6。
表2 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军医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表2 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军医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组 别 P E N L非网络成瘾组(n=333) 48.76±9.73 59.95±9.74 40.41±12.47 41.11±10.47准网络成瘾组(n=11) 57.67±15.89 56.65±10.51 52.54±13.45 38.77±12.26网络成瘾组(n=11) 63.21±8.00 58.88±12.33 60.15±7.93 30.50±6.53 F 15.180 0.649 18.103 5.698 P 0.000 0.523 0.000 0.004
表3 网络成瘾倾向与心理健康、人格维度得分的相关(r)
3 讨 论
3.1 军医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比例 本调查发现军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3.1%,相对较低[8]。这说明网络媒体对军医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这可能与军医大学相对封闭和军事化的管理有关,学员可自由支配的大块时间相对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网络媒体与军医大学生之间时间上的密切联系,因而网络媒体对军医大学生的影响较小。
3.2 军医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与性别年级层次的关系网络成瘾倾向与性别、年龄和层次负相关,说明女性、年龄较大者以及学历层次较高者网络成瘾倾向较低,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11]。因此,管理者应把注意力集中在男性、低年级及本科学员,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的诱惑而沉溺于网络。
3.3 军医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与SCL-90得分的关系调查发现准网络成瘾组SCL-90得分最高,说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可能网络成瘾组承受着更大的心理煎熬,一方面是网络的诱惑,另一方面是理智的呼唤,因而他们的心理困扰和矛盾更大,时时刻刻承受着强烈的心理煎熬。网络成瘾组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成瘾组,这无疑与我们的假设相一致。这也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10,12]。尤其是抑郁,被发现与网络成瘾关系密切[13-15]。而网络成瘾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背后可能与学员感受到更高的心理压力有关[16]。因此,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应注意维护网络使用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但目前尚不清楚心理健康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因果关系。
3.4 军医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与人格的关系 准网络成瘾组和成瘾组的P、N得分高于非网络成瘾组,说明非网络成瘾组拥有更稳定的人格特点,而准网络成瘾组和成瘾组更容易进入情绪失控状态,这可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深层原因,健康而稳定的人格则是抵制网络诱惑的关键因素。这与相关研究一致,该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冲动性有关[10,12]。另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人格中的冒险性和投机心理有关[9],网络成瘾者攻击行为较高[17]。提示人格与网络成瘾息息相关,为了把网络对个体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对人格的关注不可或缺。
[1]孙琴芳,史平,丁云,等.医学生网络成瘾所带来的人际关系问题研究[J].家庭护士,2008,6(4):952-953
[2]王凤清,马迎华,宋逸,等.北京市575名大中学生网络使用现状及其心理社会能力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2):4424-4427
[3]彭阳.大学生网络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875-877
[4]万晓霞.大学生网络行为与人格特征、自我和谐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4):299-300
[5]陶然,应力,岳晓东,等.网络成瘾探析与干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8-130
[6]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1986:11-13
[7]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
[8]张莉娜,沈其君,杨永进,等.宁波某综合大学网络成瘾学生的心理、人格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9):674-676
[9]Ko C H,Hsiao S,L iu G C,et al.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ision making,potential to take risks,and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J].Psychiatry Research,2010,175:121-125
[10]Tsai H F,Cheng S H,Yeh T L,et al.The risk factor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 survey of university freshmen[J].Psychiatry Research,2009,167:294-299
[11]L i H J,LiW,L iu Q,et al.Variables predicting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J].A 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8,37-41
[12]Cao F L,Su L Y,L iu T Q,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ulsiv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a sample of Chinese adolescents[J].European Psychiatry,2007,22:466-471
[13]Ki m K,Ryu E,Chon M Y,et al.Internet addiction in Korean adolescents and its relation to depression and suicidal ideation:A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6,43:185-192
[14]Yang S C,Tung C J.Comparison of Internet addicts and nonaddicts in Tai wanese high school[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7,23:79-96
[15]Yen J Y,Ko C H,Yen C F,et al.The comorbid psychiatric symptom s of internet addiction:A 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depression,social phobia,and hostility[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7,41:93-98
[16]Velezmoro R,Lacefield K,Roberti J W.Perceived stress,sensation seeking,and college students’abuse of the Internet[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0,26:1526-1530
[17]Ko C H,Yen J Y,L iu S C,et al.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aggressive behavior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nd online activities in adolescents[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2009,44:598-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