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2-05-02朱瑞丽
朱瑞丽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普通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因此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因为预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的条件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预习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施有效预习。
问题一:预习在学生眼里根本就不算作业。老师经常会抱怨:明明是让学生预习过的,上课时学生还是啥也不知道……
原因分析:教师自己不重视预习。教师布置的作业中,一般有一项是预习新课,但对预习效果缺乏量化要求,形同虚设。学生不重视预习,很多情况下是因为学生认为反正老师也看不出来我预习了没有。久而久之,预习就真的变得可有可无了。
问题二:预习对学生来说就是把课文读一遍,读完了就预习完了,不知道怎样才算是预习。
原因分析:第一:老师对学生的预习,要么不作任何要求,要么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千篇一律,提出几个问题,在书本上找寻答案,久而久之,预习让学生感到茫然或者索然无味。
问题三: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新课,却没有给学生讲怎样去预习,缺少对学生的有效指导。
原因分析:一方面可能是老师认为预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应该让学生自己去“自主”,老师不应该过问;另一方面可能是老师不知道怎样去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所以在布置学生进行预习的时候简单草率。时间一长,学生既不能掌握预习的方法,也无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当然也就不会去预习。
那么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首先,教师必须重视预习。学会预习对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在思想上要重视学生的预习,还要通过对预习效果的检查及评价来体现出教师的重视。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指导到位,预习习惯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学生的预习如果离开了教师的引导,往往是零散的、没有明确目的的、不规范的,因而预习成效也是较低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使學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自学教材,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自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预习首先要向学生传授预习的方法,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就历史学科而言,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资源(如导入框、正文、小字部分等),抓住历史学习的要素(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等),用不同的符号标注,不懂的地方要打上问号。在实际操作中给学生提出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预习完之后,回答三个问题:(1)你学会了什么?(2)有什么不懂的地方?(3)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有了明确的预习要求,学生就不会觉得预习仅仅是浏览书本,而是按要求阅读教材,边读边思考,这种预习主动积极,效果自然就高了。
再次,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预习活动。预习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去阅读教材,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去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查阅资料、进行调查等。预习方式因人而宜、因内容而宜。如试做泥活字、做资料卡片,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四,质疑预习,提高预习效果。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精神开始。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备课对学情缺乏了解,学生的“惑”没解,学习成效不明显。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中存在的困惑与障碍,然后在课堂上一起讨论解决,就能真正达到解惑的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困惑调整教学内容,以学定教,就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可以说,真正有质量的预习,能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老师包办的越多,学生就越懒惰,学生的能力就越差。教师应该通盘考虑教学内容安排,设计预习的问题和方法,使课堂教学具有针对性。实践证明:通过有效引导学生预习,能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