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基于问题学习(PBL)模式,彰显生本课堂教学

2012-05-02单江平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2年2期
关键词:改革课堂教学设计

单江平

一、基于问题学习(PBL)模式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ming,简称PBL)模式,1969年由美国Barrows教授首创,它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驱动力和以培养学习者问题意识、批判性的思维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糅合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体教育思想等先进教学理论而提出来的教学模式。

2.基本特征。基于问题学习模式一般是由教师设问、学生回答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也可以是由教师课前先设问,然后让学生选择问题、搜索资料、课后分组讨论、相互问答、课堂解决问题或学生提问、教师回答等。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的设问和回答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进行层次性解决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说,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陈旧模式,在整个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他们由“教学核心”、“知识源泉”或“信息提供者”转变为学生求知过程中的合作者与引导者,即由“教师”转变为“导师”。

二、基于问题学习(PBL)模式使用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1.问题设计的基本策略。

(1)要科学而有信度。科学地设计问题是问题学习模式中最基本的一环,而且贯穿始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对历史概念准确理解和把握,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并明确问题的答案。如“秦灭六国是在哪一年完成的?先后灭了哪六个诸侯国?”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完成”、“先后”两个词的运用,具有鲜明的科学性。若设问为“秦灭六国是哪一年?又灭了哪些国家?”问题在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上就会含糊不清,学生难以作出正确的回答。

(2)要循序而有梯度。人们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循序渐进,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果子”,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如在学習完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专题后,笔者归纳总结:“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境,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都进行了改革,并不同程度地调整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各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接着设问:“同学们,请思考一下,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经过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调整。”继续设问:“那么,联系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伟大的设计师邓小平又是如何概括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立即回答:“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教师进一步拓展问题:“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剧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怎样才能保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呢?”学生合作探究后得出:“在改革过程中关键是要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改革才可能成功。”

2.基于问题学习(PBL)模式的一般操作方法。

教师先根据教学目标将所授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成若干个问题,问题设计可以按难易划分为3个档次并设定其分值,然后由每组学生(每组以8—15人为宜,太多不利于组织,太少不利于展开讨论)根据本组实际选择各档次问题,课后分头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和文献(可由教师提供部分参考文献的目录),相互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其间教师要不时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控制学生讨论的范围和时间,指导学生去查找有关问题的答案,记录并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各组的得分,从而促成教学的有序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从而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实践基于问题学习(PBL)模式的思考

1.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一般来讲,如果在复习课上,目标是让学生回忆已学知识,所设计的问题都是有关知识记忆的问题,等待时间可短些;如果是新课,问题设计的目的大多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并创造性地回答问题,等待的时间就应稍长一些。

2.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并了解他们的差异性以及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总之,基于问题学习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本文只是在历史课教学中对问题学习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探索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G]

猜你喜欢

改革课堂教学设计
改革之路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改革备忘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改革创新(二)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瞧,那些改革推手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