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发展的历程
2012-04-29马云林吴蕙
马云林 吴蕙
[摘 要]探讨城市的定义和特征,进而对城市的几个发展阶段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分析现代城市面临的问题,发现城市发展及演变过程中的规律,针对城市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因应之道。
[关键词]城市;历程;发展;城市病;应对
[中图分类号]TU-0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1-0112-03
我们熟悉城市生活,了解城市环境,我们在城市中工作、生活、生老病死。如无意外,会在城市中度过一生。但城市究竟是什么?城市如何产生、发展,因何衰落、被遗弃?我们如何应对伴随城市发展带来的诸多挑战?
1 城市的定义
城市的定义,从经济、社会、地理、历史、生态、政治、军事等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诠释,这些各种各样的定义,数量众多。
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经济学家则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市场如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按照社会学的传统,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此外,还有人口学、政治学、建筑学等学科的关于城市的不同角度阐述。因此,给出城市准确的定义,是一件比较困难的工作。“人类用了5000多年的时间,才对城市的本质和演变过程获得了一个局部的认识,也许要用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弄清它那些尚未被认识的潜在特性”。西方学者对城市的定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以居民人数作为城市概念的标准;②以行政区划的建制规定作为标准;③以城市居民密度的大小作为标准;④以拥有的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作为标准。
国内关于城市的定义,我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本法所称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因此,对“城市”进行定义,应该超越现有各学科的局限性,对城市的一般性特征进行抽象和归纳。可以将其定义为:城市是某个环境区域范围内承载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人口等的聚居中心,并与人类文明的形成发展紧密同步的一种有别于乡村的高级聚落。法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什梅尔认为:“城市是景观环境集合体,经济空间,人口聚居区,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
2 城市的特征
作为人类生活的载体,城市具有物质特征。其物质领域主要由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两大部分构成。前者是社会公众能够共享的物质环境,属于公共投资和开发的范畴,是城市物质领域的主导,为后者的存续提供支撑和约束。非公共领域指社会成员占有和使用的个体物质环境,是城市物质环境的基本组成单元。城市的物质环境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作用,其中既有积极影响(如交通、景观等)又有消极影响(如耗能、污染等)。
作为容纳人类各种活动的环境,城市具有空间性特征。城市本身是一个巨大的集群空间,它是由众多个体空间整合而成的复杂作用系统。空间与空间必须进行相互联系,空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与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有关。城市道路交通网络是城市空间组成的骨骼。
城市作为社会活动的中心,还具有基本社会特征。现代城市的社会构成特征主要表现为:家庭核心化;人口老龄化;生活闲暇化。
同是人类的生存聚落,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存在明显差别。农村的社会认同基础是地缘关系和乡土意识,具有同质性。城市社会人际关系主要以社会分工为基础,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社会群体在聚居方式和空间分布上表现出多样性。城市社会的异质性远远高于乡村社会,这是两者之间的本质差别。
3 城市的历程
最早的城市起源于大约一万年前的中东,早期城市大部分出现于五六千年前,主要分布在西亚南部、古埃及尼罗河下游三角洲、印度河流域和中国黄河流域等地区。城市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稳定的区域商品生产和货物交易,是产生城市的经济基础,也是城市存续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政治、战争则属于历史条件的主要内容。
城市的基本概念包含“城”与“市”两项内容。“城”是聚落应对自然力量侵袭和敌对部落攻击的具有防御措施的行政地域聚落。“市”指商品交换的商业功能性场所。城、市功能的综合,导致城市的形成。城市是第二次人类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根据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功能及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我们一般将城市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3.1 古代城市
城市出现直至18世纪工业革命前的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和手工业,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占着主导地位,城市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很小。至18世纪初,世界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仅为3%左右。这一时期城市的功能主要是军事据点、政治和宗教中心,同时也是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经济功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不具备地区经济中心的作用。古代城市的结构较简单,普通城市一般无明显的功能分区。通常以政治或宗教建筑占据中心位置。古代城市形态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有坚固的城墙或城壕环绕,这些防御设施的限制,古代城市规模一般都不大,主要分布在灌溉条件良好的河流两岸或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3.2 近代城市
18世纪中期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也促使城市发展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工业革命终结了手工业生产方式,以工业化生产取而代之,从而推动产业化和地区分工,加速商品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工业化是城市发展的源动力,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金融业、信托业的兴起;同时,工商业集中的城市,需要相应的支撑系统,文化、教育、交通、通信、医疗等基础设施以及各种服务行业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一过程吸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量增加。
城市成为经济中心,对国家和地区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城市结构日趋复杂化,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同时,作为城市必要物质条件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由于工业化进程存在差异,城市分布的地区差异十分明显。
3.3 现代城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部分发达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陆续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技术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相继独立,发展中国家政治地位得以不断提升,经济蓬勃发展。许多发达国家掀起了整修和重建城市的浪潮,城市发展向深度和广度进一步延伸。科学技术发生革命性进步,新技术革命促进全球范围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社会经济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社会产品空前丰富。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现阶段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城市发展进程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据统计,1950—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增加了2.5倍,其中发展中国家增加了3.6倍,城市人口年递增率为4.2%,大大超过发达国家1.9%增长速度。
(2)大城市规模继续扩张,出现大城市群或大城市带。大城市以其空间优势和集聚效益吸引人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数目持续增多。出现了如墨西哥城、圣保罗、纽约、东京、伦敦、上海等超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城市范围不断扩展,大城市同周边中小城市组成城市群或城市带。这样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在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出现。如我国的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等。
(3)现代城市功能综合性较强。随着产业集中、规模扩大,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在城市中,由于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提高,对环境支撑系统的要求日益复杂。以服务性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不断壮大,成为推动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功能趋于多样化,城市不仅是工业生产中心,也是商易、交通、通信、金融以及科技文化等中心。
(4)城市环境空间组织发生新的变化。早期城市规模小,生产区和生活区毗邻,没有明显的地域分工。随着现代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益繁盛,城市功能分区也日趋明显,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如中心商业区、住宅区、近郊工业区等。而且由于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用地紧张及环境质量下降等原因,同时受益于现代化的交通进步,促使居民和企业不断向城市周边地区扩散,引发了城市发展的“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等倾向。进而促使单一城市发展为组合城市。
现代城市,无论其职能、成分或者形态,都已极大地复杂化、多样化,城市拥有极繁复的内涵。但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城市,都是具有相当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人的社会活动的空间聚集地。
4 城市问题和城市病
现代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一系列严重负面影响,这就是“城市问题”或称之为“城市病”。这些问题主要包含四类:
(1)城市人口问题。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使得城市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超负荷运行,随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房屋的不断建设,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伴随老龄化社会的降临,失业现象的加剧,城市人口问题日益严重,引发了其他负面后果。
(2)城市支撑系统问题。城市人口过度膨胀,对城市支撑系统(包括道路、供水、供电、能源、土地、空气、森林、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的需求与消耗与日俱增,造成城市资源短缺,城市支撑系统不堪重负,结果令房地价不断攀升,水资源和食物供应不足等。
(3)城市环境问题。城市人口密集,工业设施集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对水体、空气造成污染,使得环境恶化,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4)城市社会问题。城市人口数量巨大,引发过度竞争,导致失业现象严重。生活的重压,造成城市人群心理失衡,群体意识淡漠,社会责任感降低,人际关系冷淡,道德沦丧,犯罪率上升等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是现代城市阶段急需解决的棘手问题。
5 因应之道
城市化为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方便人类的生产、生活,提升人类生活质量;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各种环境支撑系统的利用率。这些优点决定了未来城市化的进程还将持续进行。既然城市化的进程已经无法逆转,作为城市的使用者、创造者和管理者的人类,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控制单个的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尤其应避免城市人口过度集中,使城市人口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这些是保护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充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及城市间的复合交通体系,通过卫星城等多种形式疏散城市人口。努力建立城市多中心布局,避免城市支撑系统的不均衡聚集。适度引导改变城市生活方式,充分利用清洁能源,注重城市资源的再生利用,减少城市废弃物的排放量,有效利用资源,把城市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建立积极友善的社区场所,丰富城市文化生活,缓和城市人际关系。这些宏观方面的应对措施和原则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十分容易理解的,但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我们在城市环境中都不可避免地扮演着各种角色,改善城市环境,解决城市问题,不仅仅是管理者、设计师的责任,这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为我们城市的未来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金衡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马云林(1973—),男,云南人,讲师,建筑学学士,研究方向:建筑学;吴蕙(1973—),女,江苏人,讲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