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模式研究

2012-04-29吴世勇邓毅

高教探索 2012年1期

吴世勇 邓毅

摘要: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要秉承“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精神,以优先超前为理念,以开拓创新为灵魂,以学科融合为基础,以特色服务为宗旨,真正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广州市建设“首善之区”和“幸福广州”,实现产业高层次转型作出应有的貢献。

关键词: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特色模式

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科研是其中一个核心要素。科研水平高,可以推动教学质量;科研产出优,可以更好更快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作为科研力量的核心,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则是高校应对科研攻关、服务社会民生的一个重要机制和平台。广东省已经吹响“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号角,一如“千树万树梨花开”,全省各地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各展所能,各施良政。广州市也设定了建设“首善之区”的高端发展目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建设文化强市、经济强市。[1]作为知识科技输入的主体,广州市高校如何在这场建设高潮中扮演好智囊参谋的角色,运筹帷幄,为广东省和广州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储备各类高尖人才,是当下广州市高校面临的一个机遇和挑战。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尝试从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现状和发展水平,以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分析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应然发展方向。本文所指的广州市高校,是指学校所在地位于广州市的公办高等学校,所考察的对象也仅限于文科科研创新团队。

一、科研创新团队的内涵

(一)团队

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Teamworking)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2]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团队是一些才能互补并为共同责任的统一目标和标准而奉献的少数人员的集合。美国学者乔恩•R•卡曾巴赫则认为,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3]

从他们三位大师对团队概念的界定,不难看出,都强调了三个要素:成员、目标和协作意愿。根据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和企业家切斯特•奥文•巴纳德的观点,具备了协作意愿、共同目的和信息这三个基本要素,就可以构成一个正式的组织,即只要能够相互沟通思想的人们都有貢献其活动或力量的意愿,并致力于共同目的或目标时,组织就可以产生并得以继续生存。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团队是一些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和标准而协作交流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性组织。

(二)高校科研创新团队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组织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具有团队正式组织规范、信息和协作的特点,同时,又具有一定情境下的个体特征。可以说,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是高校为整合科研资源,以科研创新为目的,以科研开发为内容,以科研服务为产出,将相关才能互补的教师凝聚在一起,形成具有共同文化和目标的群体性组织。它的构成要素是科研资源(包括科研人员和科研物资)、团队文化和组织制度。

(三)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特征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师资队伍,在目标、规范、技能学习、角色扮演、精神诉求、生产力方式等方面,都要优于一般性的教师队伍。[4]总的来说,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具有以下特征。

1. 规范同一性。每个创新团队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围绕这个任务导向,团队有规范的操作机制,成员自我控制能力强,自我激励动力足。

2. 关系协调性。团队成员之间学科结构交叉,技能互补,年龄梯度适中,人际交往和谐,这种互相依赖的学群关系能促进团队凝聚力的形成。

3. 精神归属性。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团队士气高昂,成员归属感强。

4. 产出优质性。团队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团队的特质、成员的互助、规范的管理和创新的理念都带来了团队绩效的最大化,也就是说,1+1>2。

5. 组织附着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往往依附于研究中心、院所、基地,这些组织机构是科研团队的外部表现形式。一定意义上的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就是研究中心、院所、基地建设。

二、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

(一)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特点

1. 层次丰富

广州市普通高等学校按行政隶属关系,可以分为部委直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按办学层次来分,可以分为国家“985”高校、“211”高校和一般本科院校;按学校办学类型和特点来分,可以分为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大学、理工类大学、医科类大学和农科类大学等。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也处在一个基地(中心、院所)母体建设期。广州市高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6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这些研究基地,实际上都是由一批科研创新团队人员组成,基地只是团队的一个建设成果,每个基地都拥有一个理念先进、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维系。这些基地,特别是广州市先期建设的10个重点研究基地,为广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献。

2. 成效显著

从科研创新团队成效方面看,以广州市为例,从2006年到2009年,广州市资助各类社科课题近1000项,投入经费一千多万元。这些项目成果产出丰硕,出版著作近1000多部,共发表论文近10000篇,提交研究报告500多篇。其成果数量具有一定的规模,质量也较高,在广州市社科联合会组织的成果评奖中,共有39部专著、24篇研究报告和33篇论文获奖。广州市还评出了6位有突出貢献的社会科学家。广州市13个文科基地科研成果也非常可观,从2006年到2009年,出版著作300多部,共发表论文800多篇,提交研究报告200多篇,为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貢献。其次,广州市高校的部省级人文社科基地也与广州市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有过较为深入的合作,从更高层面、更全的角度为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纵向参考。[5]

3. 定位明确

近期,广州市在学习胡锦涛书记视察广东的讲话精神后,描绘出创新引领转型的广州样本: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双引擎驱动”,将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多模式融合”,构建创新集群,推动创新资源配置国际化、技术创新前沿化、产业价值高端化,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高层次转型”。其中一个重大的举措就是培育引进高层次科研创新团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这不仅仅是科技界的任务,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使命;不仅仅是广州社科界的努力方向,也是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责任所在。打造以开拓创新为灵魂,以学科融合为基础,以特色服务为宗旨的广州市科研创新团队,真正为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

(二)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面临的挑战

1. 科研团队建设需高瞻远瞩

当下,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和定位仍然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模式,政府主导科研需求关系,这确实能解决当下社会的一些实际性的问题,但无法从根源上进行预防和解决,这种被动的科研服务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除了向社会各届输送科研生产力外,更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引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各领域中的健康风尚,研究解决社会生产劳动中存在的一些隐患和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推动社会有序发展。[6]这种服务,是综合性的、专业性的、前瞻性的,在未来几年内,应该始终处于前沿。它所研究的内容和提供的服务,是未来新领域新行业诞生的母体和标准,它的发展方式已经从狭隘的拼夺资源进化到创造性的开拓资源。如果光有研究,没有创新,这样的团队就会永远被社会发展牵着鼻子走,或被无情淘汰,更谈不上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针对性、系统性、多样性的貢献了。

2. 科研服务针对性有待加强

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服务主要面向全国和省内,针对广州市的相关科研产出非常少,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极为有限,只有广州市的13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他们主要是为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这些科研创新团队所依存的基地,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属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中只有广东商学院的“广州市商贸流通现代化重点研究基地”成立较早,团队建设比较成熟。近期华南师范大学的“信息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基地”、“幸福广州心理服务和辅导基地”和广东金融学院的“广州区域金融政策研究基地”也才刚刚建成,团队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在优势力量不能物尽其用,现有力量又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广州市文科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呈现出二元化倾向,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力量集中的基地和广州市科研团队力量不能有机整合,相互分离,优势不能互补,导致了政府以招标形式获取科研服务的选择面小,以购买形式获取的科研服务水平偏低。

3. 科研总体水平要不断提高

着眼于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科研产出虽然说面广量大,但总体水平还有待提升。以最能体现科研团队创新成果效益的研究咨询报告为例,据近五年相关数据统计,只占广州市科研项目成果产出总量的4.5%;而被政府决策部门采纳的研究报告,只占研究咨询报告总量的2%;被公司或企事业单位购买并转化为生产力的,只占其中的0.5%左右。这部分被采纳的咨询报告中,大部分又集中在中小学教育,只有少数被政府部门和企业公司采纳。这说明,广州市部省级优质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开发侧重点未着力于广州,少量的科研产出具有一定程度的移植性,未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科研服务;广州市属科研创新团队则力量单薄,过于狭窄,总体科研成果水平不能适应广州市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7]

三、广州市高校科研团队的特色模式建设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科研创新团队是教育事业的一个生力军,科研创新团队也应该优先于社会经济发展,科研创新团队的组建方式、目标、管理、评价都应该具有前瞻性和开拓性,它应该是改变和创造社会行业结构的主导者。同时,规划纲要也指出,要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创新组织模式,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团队。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这不仅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教育事业的指导方针,也是广州市科研创新团队特色模式建设的圭臬。

(一)宏观调控,分类管理

广州市三级科研创新团队所依存的基地中,有一些团队或基地研究的领域交叉,甚至是重复。如广州大学的“广州市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研究基地”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应用研究中心”、“现代教育研究中心”功能相似;广州大学的“广州市人文历史重点研究基地”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岭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领域交叉;广州大学的“广州发展研究院”与广州市社科院的“广州市现代服务业重点研究基地”任务有所重叠,等等。对这些研究方向和领域交集,只在服务对象上各有侧重的科研创新团队,可以把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团队进行资源整合,加强技能沟通,进行分类管理。将人文、历史、教育、党建等方面的科研创新团队归为基础研究型团队;将经济、政治、管理等领域的团队归为应用型科研创新团队。前者的作用在于梳理、继承和发扬,用优秀的传统精华来诠释和引导新鲜事物,正本清源;后者的作用在于寻找规律,用可操作性的科学方法,提供决策应用服务。在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中,根据学校类型、学科发展和科研水平,共建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二)营造氛围,凝聚精神

现在的高校科研团队的一个突出情况是“虚”团队多,实团队少;短命团队多,长寿团队少。[8]要拿项目,搞评比了,就临时搭起一个草台班子,任务一结束,大家就一哄而散,像秦朝的耕战政策,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典型的“三无团队”:无固定人员,无固定场地,无固定经费。另一种情况则是,有成员,有场地,有经费,而且有规章,但却无管理。由于教师群体的特殊性和工作方式的自由性,科研团队有制度、无管理,团队组织松散。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认识到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与一般教师队伍的区别,没有形成团队的精神文化。广东精神是“敢为天下先”,广州市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也应具有这种文化精神,将积极开拓的创新精神作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文化基因,成员之间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规范有序地按团队理念和设计进行分工协作,互补激励的同时,拼搏争先。这样,才能让团队具有羊城精神,形成一股“核爆力量”,更优质地服务于广州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三)整合资源,创新模式

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要以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合作研究项目为依托,加大社会服务的力度和广度,变被动投标服务为主动售卖服务。以华南师范大学为例,该校每年为地方政府部门制定的各类发展规划,包括旅游开发规划、教育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就有十多项,经费达到200多万。但这大都是科研人员的个体行为,虽然有一定的聚集效应,但仍然存在布点分散、单打独斗的不足。如果优化配置资源,将地理学、历史学、旅游人口、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力量整合在一起,成立一个专门的社会发展规划研究中心,甚至可以大胆吸收社会(如协会,院所)人员和民间研究专家的力量,专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研制的政策咨询工作。这种自发组建的优先发展模式,能让团队研究的自由度更高,专业化水平更高,服务对象更加广泛,社会效应也更显著。

(四)加强交流,引领方向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的三个最显著特征是知识、合作、创新。面对信息高速流变、空间密度交集、聚群效应突出的新经济时代,以往单兵作战的个体科研创新已日渐式微,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庞大信息量的处理,只有将零散的个体力量有机组合成团,才能应对社会快速的变迁。只有交流,才能让知识碰撞出火花;只有合作,才能实现价值最大化;只有创新,才能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在交流创新方面,除了前面所述的广州市高校不同层次科研创新团队之间的横向交流外,要多与国际先进团队进行纵向交流,特别是和港澳地区的交流。广东省和港澳地区一衣带水,文化认同感强,高等教育和科研交流由来已久,已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机制,为三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统计,近几年来,广州市高校与港澳地区科研合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合作项目将近上百个,占合作交流项目总数的30%,投入经费达2000多万。从合作方式来看,广州市高校人员投入大,主要提供人力支持;港澳则设备和资金投入大。[9]整体分析,广州市高校和港澳地区的科研合作领域还有待拓展,投入力度还有待加大,特别是智力投入量有待提高,高新科研人员和团队的培育亟待加强。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要努力将高等教育和科研合作提升至一个高度,为此,制定长期战略合作规划,签署合作协议,加大投入力度,带动广州市高校科研建设进程,建立开放式科技创业园、文化创意园等中心,筑巢引凤,以合作项目为媒介,以科研服务为宗旨,培养具有浓郁粤港特色的广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从引进吸收再创新过渡到集成创新,最后实现原始创新,让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智力储备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穗字〔2010〕11号).

[2]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M].郑晓明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82-183.

[3]乔恩·R·卡曾巴赫,道格拉斯K史密斯·团队的智慧——创建绩优组织[M].候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41.

[4]张美书.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特性及其运行模式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21):98-100.

[5]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广州社会科学年鉴(2010)[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6]王冠.试论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的制度创新[J]. 教育研究,2010(6):73-76.

[7]赵佩华,张卫国.广东高校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6(12):140-142.

[8]柳洲,陈士俊.当前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软科学,2007(3):112-116.

[9]余玉娴,何斌.粤港澳高等学校科技合作现状——对广东省高校的调查和若干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9(8):239-241.

(责任编辑 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