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映射
2012-04-29张传辉李志超
张传辉 李志超
【摘要】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的社会现象,与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联,具有不规范性、便捷性、隐喻性、时代性、自发性和喜剧性的特点。本文就网络流行语的民族、社会、心理、审美和价值方面的文化映射进行分析,对民众文化诉求和心理进行解读,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文化映射;网络语言
语言就像一面镜子,映射着社会的文化现象,而网络流行语更能突出反映其发展的本质要求。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方式和文化景观,真实地映射出民众的文化诉求和心理,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网络流行语中的文化映射,对于分析时代需求与发展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网络流行语的含义及特点
网络流行语最初是网民间用于交流的、约定俗成的用语,后逐步演变为网民对中国社会重大事件总结出的流行语言。早期的网络流行语主要表现为词、符号或固定短语,近年来,特定的句式或文体也可作为网络流行语,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目前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特点有:
不规范性。网络流行语是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但不同于书面语的是,网络流行语以交流为目的,口语感极强,行文排列具有很大的自主和创新,并大量使用方言、错字或别字,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但网络流行语并非不符合语言的组合规律,只是在表达形式上与传统的现代汉语有所区别。
便捷性。便捷性包括两个方面。从网络流行语自身来讲,由于它是现代社会中网络社交环境下的交流用语,与日常交际联系十分紧密,这使得用词精练、输入方便、传播快捷的用语备受推崇。从传播速度来看,随着新兴自媒体如微博的发展,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往往以几何速度增长,一个新生的流行语会借助新兴媒介迅速普及。[1]
隐喻性。很多网络流行语不仅是对日常事物的描述,还隐含着对现实文化的映射,网民不仅是网络信息的创造者,也是现实社会的监督者,网络流行语也越来越成为民众在上网过程中传递民间呼声的一条纽带。部分流行语中蕴涵的看法和态度能引起民众的共鸣或争论,有助于在争议中寻找共识,推动社会的进步。
时代性。不可否认,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发展与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近年的网络流行语都与社会热点问题有关,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象,其变迁同社会文化现象的变化密不可分、相互影响,故表现出很强的时代性。
自发性。由于网络的平等开放性,民众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想法,网络流行语就这样逐渐形成于看似松散的网络交际中,具有显著的自发性。当然,其中精华的、反映社会现实的部分会在广泛的传播中生存下来,而糟粕部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
喜剧性。网络流行语中多使用无厘头式的幽默,正是这种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幽默,将民众对重大事件中负面人物的不满情绪转化为具有中性色彩的网络流行语,通过戏谑、讽刺、调侃等方式声讨当事人,进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同时,喜剧效果也增强了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接纳程度和认知水平。
网络流行语的类别
旧词新意。旧词新意类网络流行语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将现代汉语中原有的词汇赋予新的含义。如“打酱油”一词原指民众购买散装酱油的行为,但在2008年广州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对于某一事件的看法时,市民的回答“我是来打酱油的”,这为“打酱油”一词赋予了事不关己、不谈政治或敏感话题的新含义,使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并成为流行语。
谐音。伴随着键盘文化的兴起和拼音输入法在民众中的普及,常用的拼音输入法中输入拼音后,首先出现的词往往成为实际需使用词的替代词,谐音类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例如“鸭梨”的本义为一种常见水果,因与“压力”谐音,使得一个本让人感到纠结郁闷的词语有了几分娱乐特质,不仅充满了挑战生活的小智慧,还蕴涵了化解压力的内在能量。
象形结构。我国的语言学家肩负着汉字整形的任务,教育部也于2009年8月出台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而在网络上,这些举措被大多数网民斥为“穷折腾”,[2]并大张旗鼓地依据象形结构,追捧着以“囧”、“orz”为代表的网络流行语。“囧”属生僻字,因酷似一张窘迫的人脸,被赋予了“郁闷、悲伤、无奈、尴尬”之意;“orz”本是毫无意义的三个字母组合,因有网友发现这三个字母排列酷似一个身体前屈、头朝左侧跪拜的人,而被赋予了“膜拜、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含义。
英汉简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外语单词尤其是英汉混搭语言成为流行语中的一员,形成了英汉简略类网络流行语。如2011年网络流行语“hold住”,源于2011年8月9日电视节目《大学生了没》中一位造型夸张的女生那句“整个场面我要hold住”的口头禅,使“hold住”一词红遍网络。在英语中,“hold”有拿、握住、顶住、控制、掌握之意,而“hold住”指面对各种情况都要控制、保持住,充满自信,从容应对一切。
句式模仿。句式模仿类网络流行语是近年才出现的一种新类型,许多平淡的句式经过网民自发的大量模仿,往往能迸发出极富创意的内容,展现出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力量。如“某某,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是从百度魔兽世界吧里蹿红的网络流行语,这个名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帖子勾起了网友儿时被母亲叫回家吃饭的温馨回忆,使这一句式通过网络迅速流行,并产生了“台湾,祖国喊你回家吃饭”的经典模仿,表达了民众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期盼。
事件指代。随着网络的发展,公共事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由公共事件总结出的事件指代用语也逐渐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一种。如2010年河北保定李启铭交通肇事案中的一句“我爸是李刚”引起了民众的强烈愤慨,民众在微博上自发展开造句行动,“我爸是李刚”一夜之间成为网络流行语,甚至有人改编了歌词“我爸是李刚,大名顶顶的李刚,李是李世民的李,刚是金刚的刚”,但看似幽默搞笑的行动背后,“我爸是李刚”逐渐成为民众呼吁社会公平正义、痛恨特权阶层的代名词。
其他。在上述六种类型的网络流行语之外,还有少数流行语并不能被明确归类。如“给力”意为“很棒、很带劲、很有意思”。它并非旧词新意,也不属事件指代,而是出自一本日本搞笑漫画《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不给力啊”。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以《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为标题,将“给力”一词的使用推向高潮。网络流行语登上了中央媒体的头条标题,这不仅彰显了网络话语权和网络民意的影响力,也体现了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
网络流行语中文化映射的多维分析
目前我国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不可避免地会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文化特征进行映射,并对社会发展过程起到推动作用。
民族文化映射。民族文化是指我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出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民族文化所孕育的精神不仅凝结了过去的历史,同时也孕育着民族的未来,很多网络流行语也反映了民族文化的印记。如旧词新意类网络流行语“忐忑”,现多指2010年北京新春音乐会上龚琳娜演唱的同名歌曲。此曲是以我国传统乐器笛子、扬琴、笙进行演奏,运用戏曲中的锣鼓经作为唱词,融合了老旦、黑头、花旦等音色,具有浓厚的探索意味,深受民众欢迎。无论是从娱乐心态还是从艺术角度分析,“忐忑”的流行都是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肯定,也是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认可。再如“某某,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也反映了我国传统家庭模式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其变体“台湾,祖国喊你回家吃饭”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社会文化映射。社会文化是与民众的生产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对社会具有广泛影响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活动的总称。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我国居民消费品价格也不断上涨,甚至大蒜价格一度居高不下,半个月时间,每斤就从6元上涨到10元,谐音类网络流行语“蒜你狠”应运而生。“蒜你狠”充分反映了西南干旱、北方倒春寒影响下民众的菜篮子负担加重。同时,这则网络流行语也反映出国人的生活重心和营养观念的转变,中国社会已然走过了粮荒、肉荒、菜荒三个阶段,民众在填饱肚子之余,进入了注重营养搭配和追求饮食健康的新层次。
心理文化映射。心理文化是指社会中大多数民众所共有的、受一定社会文化影响的心理现象和活动的总称。2011年句式模仿类网络流行语“扫地老太太”就是一个典型。2011年1月3日,网友“程序员幽默”发布了一条微博:“据说在每个互联网公司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程序员的身边,扫一眼屏幕上的代码,会低声提醒对方说:小心,栈溢出了。”此后该微博被疯狂转发,民众多模仿她的叙事口吻,以各行业为背景,演绎出多种版本的“扫地老太太”,她总是深藏不露,安心做一名保洁员,又总能在关键时刻指点迷津。“扫地老太太”的走红,反映了民众对平凡人的尊重和对无私奉献者的感恩之心。
审美文化映射。审美文化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一种特殊社会活动。湖南卫视就创造了两个事件指代类网络流行语“信春哥”和“信曾哥”。“春哥”和“曾哥”本指选秀节目的两位冠军李宇春和曾轶可,两人均以具有中性外表而闻名,而两人受到的持续追捧却反映出我国审美朝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春哥”和“曾哥”是在与传统的不断冲突中彰显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也逐渐转变了民众的审美观念,让我们了解到,原来素颜中性也可以美丽动人。随之,与其有关的一系列具有喜剧性的流行语风靡网络。
价值文化映射。价值文化是指大多数民众认为正确的信条或观念,是根植于文化的普遍的价值观念。如句式模仿类网络流行语“校长撑腰体”就是社会主流价值文化的一个映射。面对好心人常常遭遇讹诈的恶劣社会影响,北大副校长吴志攀告诫校友:“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段话2011年9月21日出现在微博上,时隔一个月后因广东佛山“路人不救小悦悦”事件而火爆网络,全国各高校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校长撑腰体”,虽然很多是网友杜撰,但表现出社会对于“帮扶弱者”这一基本道德的肯定,也反映出民众对于公权力主体为好心人提供有力后援的期待。
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映射进行分析,不但能了解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规律,也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胡锦涛同志说过,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而网络流行语中所映射出的文化现象,不仅有利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增强,也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在研究网络流行语文化映射和引导流行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推动互联网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青年项目“中美大学生志愿服务比较研究”(EDA100386);共青团中央2008~2009年度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亚道德问题研究”(2008GH097);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亚道德问题研究”;教育部2011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音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11YJC710074)]
参考文献:
[1]张传辉,李志超.论微博政治参与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11(9).
[2]刘庆俄.从《通用规范汉字表》说起[J].汉字文化,2010(1).
(张传辉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教授;李志超为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硕士生)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