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线穿珠解全文

2012-04-29刘迎华

语文教学之友 2012年1期
关键词:从文中梁启超鲁迅

刘迎华

一篇优秀的课文犹如一串美丽的珍珠,美得莹润而有序,令人赏心悦目。如何让学生欣赏美,内化美,这需要指导学生首先潜心解读课文。怎样高效解读课文呢?应因其构形,解其神髓。教师可用一根红线(主问题)穿起整篇文章的美丽珍珠(词句篇章),精心设计主要问题,提要钩玄,纲举则目张,使文意迎刃而解:是谓一线穿珠解全文。

精心设问,直击课文要点。笔者有如下尝试。

激发兴趣设问。以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为例。这是一篇梁实秋回忆梁启超先生的文章,写得趣味盎然,人物鲜活。学生爱读这样的文章,但往往只是感觉读起来有趣罢了,并不得读法。这读法便是抓住记叙文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但问题若设计为“本文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梁启超先生”则太一般,会大大降低学生思考的兴奋点。因此须根据课文的自身特点巧妙表达这一意思。其中的一个捷径便是抓住课文的精彩句设问。比如本文最后一段的句子“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即可作为中心句设问:梁实秋笔下的梁启超先生是一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了?如此设问,学生兴味盎然。如此解析,梁启超先生丰满的形象便读之欲出了。

研读中心句设问。以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为例。这篇文章有着复杂的时代文化背景,学生读过两遍之后也往往不知作者的良苦用心。其实没必要一定在文章之外做太多的激发兴趣的功夫,我们大可回到议论文文体特点上来思考文章的切入点。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是所谓“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我们可以仔细研究一下鲁迅先生的措辞,这里有几个关键词需要研读: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研读过后品出了一种批判的味道,批判什么呢?鲁迅先生的言外之意是有些人不动脑筋、没有眼光、自己不拿,这正是文章前半部分批判的“送去主义”、“送来”行为。另外,再读论点还会读出一种提倡的热情,那鲁迅先生提倡我们怎么做呢?答案就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所说的“占有、挑选”等处。由此指导学生完成对全篇文章的解读。

赏读标题设问。以经典散文《故都的秋》为例。这是郁达夫先生的一篇写景散文,其景清静古朴,其隋深密绵长。如何把学生带入作者描绘的意境中去,笔者做了一个尝试。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何不赏读课文标题呢?于是设问:标题有什么深刻蕴含,你从文章哪些地方得到印证?标题由两部分组成:故都和秋。“故都”意含两个朝代的首都,暗含一种文化底蕴,其“故”字又让人联想到故乡,含有深切眷恋之意。“秋”是一个季节,在中国古代文人笔下常常蕴含一种悲凉萧索的味道。学生通读课文之后,很快会抓住课文的主体所写牵牛花、落蕊、秋蝉、秋雨等景物品出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此外在课文的开篇作者直书“不远千里……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以及结尾作者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些都是对作者深切眷恋之情的印证。学生由解读标题切入文本,以点带面,轻松高效地完成了对整篇课文的解读。

解读名言设问。以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为例。这篇小说清新优美,学生喜欢但只是浮于表面的文字魅力,对理解其思想情感还是觉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于是我想到去作者那里寻找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不正是学生未解的主旨吗?不妨这样设问:你从文中读到了哪些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地方?学生顺着作者的说明很容易领悟到作者尽力讴歌的清纯爱情、浓浓手足情和祖孙情。名言之魅力即在于切中要害,耐人寻味,如能恰当选用来解读课文,定能收到高屋建瓴、举重若轻的效果。

一篇课文百家读,见仁见智关键是带领学生读出滋味,读出真味。以精准的主问题带动学生对整篇课文的解读,可以避免提问的泛滥和枝蔓,高效读出文章真意。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尝试,见识所限,疏漏很多,笔而记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作者单位:秦皇岛市北戴河中学)

猜你喜欢

从文中梁启超鲁迅
梁启超中国通史撰述略考
Humor and Laughter: Health Benefits
鲁迅,好可爱一爹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鲁迅《自嘲》句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种子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
答案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