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债环境下普通地方院校资产配置效率分析

2012-04-29吕凤亚

会计之友 2012年1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资产

吕凤亚

【摘 要】 在当前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不均衡的大背景下,普通地方院校提高资产配置使用效率对于减轻学校财务压力、提升办学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资产寿命周期各个环节里合理、有效、科学地配置和使用资产成为高校应当认真对待的问题。文章从资产的来源、采购、利用、处置等资产使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对资产配置效率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普通高校; 资产; 配置效率

在高等教育由量变向质变发展的进程中,专业设置、师资力量、资金状况等诸多因素决定或影响着高校发展的质量和轨迹,其中财政状况是起决定性因素的。目前高校的投入依然不足,由于普通高校经费来源过于单一,大多数地方院校是以学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财务窘迫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高校开源渠道有限,那么提高节流的能力和水平就成为高校的现实选择,高校在节省开支方面有多种途径,如缩减“三公经费”、节能节水等。但从资产配置角度,许多高校做得并不到位,在效率上还有许多提升的空间。

资产使用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都应当成为提高资产配置与使用效率的着眼点。

一、资产来源

高校资产的来源分为三个方面,包括购置、租赁和捐赠,除了外单位直接捐赠与校企合作建设实验室以外,最主要的来源是以购置的方式取得的。普通高校资金的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含缴入财政专户的学费)、银行贷款和科研经费,另外还有融资租赁、捐赠等。从资金的性质来说,财政拨款是稳定的现金流,是高校“日常开支”的主要来源,不需要偿还;银行贷款是高校“办大事”的主要资金支撑,大多需要抵押的,不仅需要偿还,而且还要支付高额的利息;科研经费是高校能够用来“应急”的不确定资金,对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具有极大的支持作用,也是各个高校努力争取的主要方面。就购置方式取得固定资产的成本角度来看,融资租赁和银行贷款条件较高,无疑成本也是最高的,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则相对较低。下面分别说说各类资金的形成。

(一)财政拨款

我国目前采取“综合+项目预算”的预算复合型拨款模式。政府拨付给高校的“综合定额”确定的基本思路是:高校本科生培养成本按照专业和学历、学制进行分类核算,分别赋予不同的系数。专业上分为文、理、工、艺等,学历上分为专、本、硕、博等,学制上分全日制、非全日制及函授、夜大、网校等,所得到的数据作为近一段时期内“综合定额”计算的标准。在这种模式下,高校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规模。高校确认事业收入的依据是高校已缴财政专户的学费和财政部门给高校核拨款项或批复指标。在这种拨款模式及其影响下,许多高校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只能是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增加事业收入来完成固定资产更新。

(二)银行抵押贷款

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比2005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但政府在投入上并没有同步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教育上的投入占GDP的4%~5%,但其中政府投入仅占2.5%左右。为了解决扩招和保证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高校必须要在短期内投入大量的资金,举债筹资以寻求发展,而银行贷款是最主要、最便捷的融资方式。高校的政府属性使其天然地成为银行的优质客户,政策引导下的发展冲动掩盖了贷款可能带来的风险,特别是高校在外延扩张期间,许多高校甚至达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

(三)融资租赁

一般来说,出租人以租赁物件的购买价格为基础,按承租人占用出租人资金的时间为计算依据,根据双方商定的利率计算租金。它实质是依附于传统租赁上的金融交易,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融资租赁是高校解决实验室建设资金,而在银行之外获取发展硬件设施的重要途径。

(四)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了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产学研结合是高校获取校外资源最为理想的方式,也是效率最高的资产配置方式。它不仅解决了高校对实验场所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对社会企业的了解,同时实现了课堂知识与实践运用的衔接。

(五)社会捐赠

最近几年,社会捐赠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收入占比仍非常低。究其原因,除了慈善立法滞后外,整个社会慈善文化尚未建立起来。高校捐赠制度的不完善同样是抑制捐赠积极性的原因,高校捐赠过程中捐赠人的权益保护,资金使用是否透明、公开,程序是否合法,捐赠人的预期能否实现,只有让捐赠人放心,让特定项目或事业得到发展,才能使高校捐赠走上正轨。

二、资产采购

有了资金,那么采购什么、为什么采购、何时采购、如何采购等问题反映了资产配置效率,它决定高校的有限资源是否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一)配置原则

1.与学科规划的一致性

从功能的角度来说,学科是高校教学、科研的单位,是对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学科建设水平是高校办学层次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预算外资金来源的重要渠道,所以各类高校都非常重视,而实验室建设水平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科建设的水平。

2.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普通高校面对日益紧张的招生和就业压力,除了自身需要有一个合理的一惯性的定位之外,学校的各项活动,特别是大额经费的支出必须与学校定位和办学理念相一致,打造属于自身的品牌优势,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鲜明特色。就资产配置来说,通过专用设备租赁、校企合作等“花小钱办大事”的配置方式实现自身办学条件的改善,不失为两全齐美的办法。

(二)指导思想

1.拒绝平均主义,有重点

许多高校办不出特色或特色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业没有特点,有限资源过于分化,在没有实力、没有专长的学科和专业上,花费许多资金和精力,不仅导致学校与其他高水平学校专业雷同,也造成了自身“以短击长”的尴尬。因而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社会需求前景好、自身发展基础好的学科和专业上去,将强专业做得更强,将自身的特色形成自身的品牌,才是高校进行资源分配需要考虑的重点。

2.根据建设需要,有先后

高校的发展需要渐进的持续的投入,在某一个时期发展也有重点,而在当前普通高校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政府主导学校发展节奏,要求学校争创各种“先进”、“达标”等等,而许多学校为了一块牌子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争取,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导致在一些想主动发展的事情上捉襟见肘;再比如,就是项目经费划拨方式的不合理,政府要求学校以项目为载体上报建设方案,政府只从宏观的角度平衡项目而不管高校专业发展方向是什么,目前的状况怎样。高校则为了争取资金,不得不在较短的时间内编报建设规划,许多项目没有得到充分论证,而政府批下来后,又规定在较短的时间内必须建设到位,为了保证资金不被“浪费”,许多高校只能突击乱花钱,最终导致想建设的项目出现偏差。这种以经费拨付和达标验收为指向的政府主导模式,剥夺了高校发展的能动性,使高校处于被动发展的状态,没有先后轻重、没有节奏、没有思想。

(三)配置标准

1.先进性与适用性

普通高校教学科研使用的设备在配置上有两种倾向,即设备的先进性与适用性的取舍。普通高校主要以教学为主,通过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除了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对前沿科技的了解,根据学校的实力和区域内的可得性等情况需要购置较为先进的设备外,教学上配置资产不能过分强调先进性,应当与学生的培养方案和学习目标相一致,更加强调适用性与针对性。

2.高价格与高品质

资产配置是理念决定了高校资产配置的成本,一般来说高品质对应着高价格,但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来确定配置的档次和质量,自身实际包括性能上是否需要、资金的充裕度、使用的时间长短、资产更新淘汰周期等。如果拟购的某个品牌的资产价格较高,学校又不能自制,应当考虑是否有替代设备或者租赁使用。

三、资产利用

(一)资产利用效果

1.以提高利用率为着眼点,以建设通用设备共享服务中心的方式,使通用设备服务尽可能多的师生;而专用设备主要为了提高学科能力和科研水平,在空闲时要对外租赁与区域共享。

2.实验室开放时间,耗材、水电气、设备折旧,管理人员工资以及对外租赁的机会成本损失等,要考虑与开放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之间的平衡。

(二)资产流动性

一般指通用设备和普通家具在部门间的流动,同时也指上述资产在校内公用的程度,如计算机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的使用率和公共教室、语音室、会议室及场馆在院部之间的共用。资产的流动与公用为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写作及教师科研提供仪器设备使用及测试、加工工作,为师生在教学、科研及对外合作中能够发挥较大作用。

四、资产处置

(一)修理与报废的选择

固定资产的日常维修保养是延长资产使用寿命的重要途径。目前,各高校普遍经费紧张,在使用资产时仍然要坚持“能修勿废”的原则,对设备进行日常定时保养非常重要。但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有许多设备更新换代很快以及高校专业调整的需要,设备没有办法维修或维修成本很高就必须报废和更新。

(二)坏损、赔偿与资产保险

财产保险是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所承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单位价值较大的贵重、先进仪器进行投保,使资产得以保值。

(三)报废残值的回收

残值收益是指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结束后,已无使用价值报废时,处理固定资产取得的净收入,除了电子产品和保密资产必须由专门企业定点处置外,其他资产的报废一般会形成一定的残值,资产的处置也应遵照招标的方式处置,以出价高者中标,实现资产处置收益的最大化。

(四)以旧换新政策的利用

2009年5月份始,国家为了促进节能减排、有效利用资源,出台了以旧换新的政策,对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通过财政补贴这个政策工具促进消费。高校资产中有许多公、民两用的资产——家电、汽车等,包括空调、电视机、电脑、打印机以及厨房设备,这些资产在待报废处置时应充分利用以旧换新政策,为学校节省开支,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总之,高校资产配置涉及资产管理的整个寿命周期,始于计划与预算,终于报废与更新,形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另外,资产的配置效率不仅仅是资产本身的配置问题,而且关系到人员的配备、房屋的配给以及水电气的供应,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的落实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远清.高等学校资产管理与研究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讲座编写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讲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资产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辨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大数据资产化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