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程价值的精神维度审视与超越

2012-04-29董旸严春辉何劲鹏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精神

董旸 严春辉 何劲鹏

摘要:体育课程不仅要促进身心健康,更要强健身体和弘扬身体的精神价值。面对当前学生精神状态存在的诸多问题,现行课程健康观无疑背离了体育对“野蛮”身体的课程逻辑,丧失了体育的精神教育功效。缺少身体力量练习、过于注重安全性,极大地束缚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精神教育价值审视是实现当前课程价值超越的重要维度。

关键词:体育课程;精神;价值审视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2)01—0103—04

Abstract: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not only to promote health, but also strongen body and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the body。 Facing the current students mental stat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which present course from sports to the health is “savage” body of course logic, lost the spirit of sports education effect。 Lackingphysical strength training and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safety greatly bound course content and the abundance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subjective initiative。 Spirit is to realize the value of dimensions at the current value of the important dimensions beyond course。

Key words: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pirit;value thoughts;transcendence

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育人。近些年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所呈现的有关体育课程生活化、个性化、俱乐部化等做法,在本质上降低了体育课程对学生精神教育的功效。健康问题不仅是体育课程的自然学科研究范畴,更是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范畴,学者毛振明对学生体质状况的“软、笨、硬”描述不仅意味着体育课程对身体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意味着体育课程对精神教育的伦理与社会诉求。

1体育课程精神价值的缺失

1。1课程逻辑中精神的缺失

近年来人文社会学科的发展,快乐化、个性化、生活化一时成为体育课程领域的热词,尊重学生的兴趣、研究学生的体育动机成为体育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目标领域推出的重要依据,符合社会伦理对人权、人性和人文性的诉求。但是现行体育课程所呈现出“太极式”的养护身体、维护身体的课程图式,却遗忘了只有适当的“痛”才能快乐的前提性认识,把健康作为课程“第一理念”,或把“快乐”作为体育课程理念都无疑忽视了体育课程的精神教育功效,是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误读。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固然重要,但作为教育体系一员,体育也要为教育整体功能服务。“体育运动不仅充分表达了人的肉体的直观感觉,体现了人对宇宙力的向往,而且把肉体的感性充分融于灵感、生命意志、欲望和情感之中,强调强健的肉体是坚强精神的载体,体育是精神的化身和载体,在运动中毫不隐讳,甚至是野蛮地表达肉体所寄寓的速度和力量”[1]。对“健康第一”的误读势必将误导体育课程研究问题视域,影响体育课程在学校体育工作的思想根源、话语权和资源配置。

1。2身体力量所蕴含的精神缺失

力量性隐含在具有生命活力、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自信的性格的健康概念之中。“人类的根本性特征是铭刻于身体之上的”[2],其中凝结肌肉和骨骼的最突出特征就是身体的力量性,而力量性往往集中表现在跳、投、攀登、爬跃等身体活动之中。然而现实的体育课程实施却把“健康”概念等同于增强心肺功能,把体育课程价值做以狭义化的生物学理解。体育课演变成为有氧课、跑步课、健身课,学生的运动能力也无疑只剩下了走和跑,具有“野蛮”特征的“跳、投、攀登、爬跃”运动项目消失殆尽,课程逻辑缺少必要的精神超越,造成体育课程缺乏必要的精神内涵。从学科逻辑角度,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发展学生体能,即发展学生走、跑、跳、投、攀登、爬跃、支撑、平衡、悬垂等基本人体运动能力。当代体育课程设计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心肺功能,而且更要关注以体现身体力量性的“跳、投、攀登、爬跃”等运动能力的提高,亟待解决学生体质“软”和“弱”现象。因此体育课程应该把力量型项目作为当前首选内容加以对待,来铸造学生的精神世界。

1。3课程实施缺乏精神教育成分

《中国青年报》刊登的孙云晓的文章《夏令营中的较量》和光明日报刊登的李振忠的文章《大学生“三哭”折射心理缺钙》[3]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精神状态和社会品质的真实写照,也表达了当代中国教育对精神教育的一种社会愿望。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正义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也在不断滑坡,学生的正义之心、勇敢之心和拼搏之心日渐衰弱,学生不同程度地缺乏坚定意志和信念。体育是赋予极强精神价值的文化体系,然而当前体育课程设计不仅忽视了对学生的攀登、爬越、跳跃、投掷、平衡和支撑等力量性、技巧性、灵敏性的体能类身体练习,而且广大教师对运动规格、运动负荷、运动规范也缺少必要的严格要求,教师的语言“柔”了、要求“柔”了,学生身体与精神又怎能不“弱”?

1。4安全性背后的精神价值缺失

物质决定意识。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社会品质的培养依靠传统的、简单的说教是很难取得效果的,必要的“身体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负荷、技术难度,才会对学生的精神培养起到教育效果,人的精神是靠拼搏打磨出来的。而体育课堂上拼搏和坚持必然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尤其近年来,学校体育伤害事故频繁发生,各种纠纷问题和责任问题给学校体育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一时间安全问题成为学校体育发展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于是“安全第一”便成为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工作的座右铭,并出台了一系列规定来保证学校体育安全。例如规定“禁止学生到校外跑步、做操,禁止组织学生春游;不许在教室外、走廊里追逐,不许跑着去厕所等等;一些学校拆除具有所谓安全隐患的体育器材,取消体育课体操中单双杠和田径的跳投项目等”,甚至课间休息也一律不准去操场活动。但体育课程决不能“因噎废食”,丧失体育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宝贵的精神元素。学校体育本来就是一个比其他任何学科发生意外的可能性都要高的学科,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学校责无旁贷,但绝对的万无一失是不可能的。如果怕出事故就否定富于挑战性的体育课程内容,无疑将丧失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价值追求,同时也剥夺了学生享受体育的权利。

2精神教育的课程价值辨析

2。1精神教育是世界各民族强大的教育主基调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在不断探讨人的精神教育问题。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开始,中国教育理论相继提出了尊重教育、成功教育、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等教育理念,其主旨表达了教育界对我国学生精神教育的重视,透视了教育振兴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映射了我国教育对精神教育的欠缺。人的精神是十分丰富的,其基本品质包含传统与现代的两个层面,拼搏进取、勇猛顽强、独立生存等属于传统精神教育“强者”的内涵,类似于“狼性教育”[4],而现代层面的精神品质则包含着尊重对手、团队合作、诚信合作、责任感等内涵,隶属于尊重教育和生命教育的范畴。

强大的民族必须铸造强悍的精神。翻开中外教育史可以看到,古希腊斯巴达人通过严格的体育训练和道德灌输,培养儿童的顽强意志以及勇敢、坚忍、爱国等品质,其强悍的身体和精神实现了其三万人统治三十万希洛人的奴隶统治。苏格拉底把自己称为“牛虻”,一辈子探寻着“正义与勇敢”等精神教育问题,其本人也有着“宁为玉碎”的坚定信念而成为伟大哲人;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身体健康、具有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5],其教育思想缔造了一代枭雄亚历山大帝;成吉思汗因驰骋疆场、横扫千军、征服世界的“悍”性而成为一代天骄;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日本民族精神的哲学阐释》一书认为:日本武士道教育的意义不仅使“武士的傲慢性格注入了服从的因素”[6],更使日本教育注入了“灵魂”,其果敢、坚韧、无畏、自制、荣誉、真诚等精神特质最终使大和民族走向复兴强壮之路;美国的西点军校校训“责任、荣誉、国家”的核心价值就在于精神教育领域,成就了3位美国总统、3 700名将军、54位商界CEO。反观鸦片战争后旧中国的沦落与衰败,无疑是民族精神缺失所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主旨无非是想强悍民族之精神。

2。2体育课程是精神教育的“主战场”

“体育的真义,在于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类的身体”[7],“完善”不仅意味生理学的体格特征追求,也体现了体育对人的精神铸造,反映了面对千钧一发、烈焰奔腾能否挺身而出,大义凛然、见义勇为等精神风貌,是社会对人的正义感、荣誉感、道德感、责任感的教育呼唤。而目前的体育课程“基本上游离于体育的本质之外,被一些肤浅和模糊的观念左右了”[8],生命教育被误读为安全教育,精神教育被误读为道德教育,赏识教育被理解为“表扬教育”,学校体育也自然被理解为“健康教育”。或许当前我国教育担忧的并不是智育问题,而是学生的精神教育问题。体育可以强身健体,与健康、体质有关,但并不承诺延年益寿,不承诺能够促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体育也可能损害身体健康。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体育运动,其核心价值是人的精神教育,而非仅仅物质层面的身体强壮。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整的意义应包含身体健康和人文精神教育两个层面,体育课程不仅是健康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规划方案,更应该是人文精神教育的“主战场”,忽视了体育对人的自然生命改造过程中精神超越作用,是当前体育课程的价值“缺陷”。因此在人的自然生命体育改造过程中,体育课程设计要重视学生拼搏精神、意志品质、独立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3精神教育:体育课程“安身立命”之本

南怀瑾先生认为:“19世纪初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肺病,20世纪是癌症,21世纪可能就是精神病了。许多孩子精神有问题的背后,就是教育的问题[10]。”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作用,唯科学主义的教育模式忽视了“精神”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功利主义取向导致人文精神和人性存在的虚无。我国近些年来受升学率的影响,体育课程在现代教育中呈现萎缩状态,独生子女的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制、坚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缺失令人担忧。虽然诸如“顽强拼搏”的精神教育在体育课程目标中都有所体现和要求,但由于受教育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多以科学化为中心,原本体育课堂上顽强拼搏精神被怕苦、怕累、怕脏、怕风雨现象所取代;赋予挑战性的拓展项目被学生“安全”原因所拒绝,体育所蕴含的“求真、向善、审美的课程本体”[11]被忽视了。

从社会遗传这一特定视角看,“体育课程是社会精神文化的基因体”[12],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将“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身体教育活动。现今体育课程“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过于依赖操作主义”[13],导致体育人文精神和生命价值无法得到升华,体育中所蕴含的激情、超越、竞争、拼搏的人文内涵得不到释放;其次,模式化和程式化也丧失了体育课程的生命本质——精神性的追求,背离了体育运动所蕴含的精神属性,而这恰恰应该是体育课程的本质追寻。哲学人类学认为“体育根源于人的本质,体育的本质在于人类的自我创造”[14]。体育课程的终极价值在于创造精神文化意义和构筑理想的人文世界。

3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教育维度思考

3。1课程呼唤精神教育

体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意志力的能量,对意志品质的铸造具有独特的作用与价值。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历来重文轻武,讲求内在的个性修养和人性的超越,从行为上属“反动民族”[15],其社会核心的价值取向是科举制下手无缚鸡之力而满腹经纶的柔弱书生形象。从现代教育的根本意义上讲,现代学生精神亟待体育来“补钙”[16]。现代教育并不缺少“爱”的教育,而是缺少“吃苦”的教育。而体育在现代教育中不断萎缩使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制、坚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难得有培养的氛围和机会,因此,迫切地需要体育课程承担起磨练学生意志的使命与责任。桑新民等人在《教育哲学的对话》一书中谈及现代体育的有关问题时写道:现代教育很需要一点斯巴达教育的精神,就是强调体育训练、加强身心磨练;需要设置一些粗犷的、粗鲁的、剽悍的、严格的半军事化的运动课程,要让学生吃点苦头,摸爬滚打,强壮筋骨,让学生不断体验挫折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其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才会得以养成。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根本目的也是通过竞技运动的普及,将体育纳入教育范畴之中,即通过科学的锻炼和平等的竞争来实现体育的精神价值。

3。2道德教化是精神教育社会需要

道德是社会或群体对个人行为的规范与要求,是个社会性概念,是个人在精神上和行为上对社会要求所作出的反应或选择,并通过个体道德生活的践履,从而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道德品质。弗兰克尔指出,“生命对自身的超越不在于它的长久性,也不在于它的自身繁衍,而在于它所达到的高度”(这个高度应理解为生命意义层面的精神境界)。体育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手段。体育运动中的各种项目带有竞赛评比的特点,在对抗竞争中,个人之间、集体之间不仅在竞技上有交锋,在思想、感情上也有交融。无论是田径、球类还是体操、游泳等项目,学生在运动中养成友好、同情、体谅、协作、团结、礼貌等优秀品质,树立起团队精神及集体情怀。有了这种团队精神和集体情怀,同学间才能形成共同的心理气氛,困难时相互激励,胜利时相互欢贺,团队精神才会对每个运动员个人比赛心理起到强有力的支持作用,在比赛中才能保持适宜的精神状态。因此,体育是以培养人的精神生活能力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为其基本目的的。

3。3身体力量练习和运动负荷是精神教育的必要维度

人体的任何活动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力量,任何身体素质都是通过一定的肌肉工作方式来实现的。肌肉的力量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基础,它维持着人体的生命能力。一方面身体力量有助于为人体提供免疫与保护,有助于快速康复,在面对许多不同的健康威胁时会改善人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身体力量也是一种意志品质和生活态度,“身体的力量是一种基于可靠的生理学原理上的全新的生活态度”[17]。身体的力量发自肌肉,身体之美的要素是身体审美和精神表达的前提保障。

2008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引来各种争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也重申,“开展冬季长跑的初衷是引导学生喜爱运动,拥有健康,有关文件规定的冬季长跑距离只是参考数字”,这种“解释”透视了主管部门对体育功能理解的不确定性和信念的不坚定性。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比武、大练兵”虽然缺少科学理性,形式不可取,但是就是那种坚定,才铸造那一代人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精神教育需要一定的强迫性,“冬季长跑”的美好初衷就是磨

练意志,各种非议和争论恰恰说明了当前体育课程精神教育价值的阶段性丧失。传统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考量的不仅仅是身体状况,更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量。

面对日益功利化和技术化的当代社会,体育课程在发挥体育促进身体健康和增强体质的作用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体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的调适和精神信念的形成。铸造亿万学生的精神世界无疑是当代体育课程走出唯功利主义误区,实现课程价值超越的重要选择。

参考文献:

[1]何劲鹏,姜立嘉,杨伟群。生命视域中体育教学的哲学思考[J]。体育学刊,2006,(2):90。

[2]刘欣然,乐严严。基于人类身体本能的体育运动哲学解读[J]。体育学刊,2009,(12):27。

[3]何劲鹏,姜立嘉。体育课程生命化探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2—133。

[4]夏于全。狼性教育[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1。

[5]萧云瑞,诸惠芳,邹海燕。外国教育史话[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4。

[6]新渡户稻造。武士道——日本民族精神的哲学阐释[M]。群言出版社2006:12。

[7]李寿荣。真义体育思想谱系背后的多重博弈及价值——林笑峰先生《健身教育论》深层价值阐释[J]。体育学刊,2009,(12):12。

[8]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1—83。

[10]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58。

[11]孙建华,张志成,何劲鹏。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本体论危机与哲学应答[J]。体育学刊,2010,(4):68。

[12]何劲鹏,姜立嘉。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生命化研究范式[J]。体育学刊,2008,(3):60。

[13][美]尤瓦娜·林肯,伊冈·古巴。 自然主义研究——21世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M]。杨晓波,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1—13。

[14]伍雄武。 现代人与体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0。

[15]李力研。竞技运动新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78。

[16]何劲鹏,姜立嘉。生命化:体育课程修订的逻辑起点探究[J]。体育学刊,2008,(8):47。

[17]弗农·科尔曼。身体的力量:自愈的秘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2。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引入初中体育课程的可行性解析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