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来南海北部带鱼渔场的变化
2012-04-29王涛
王涛
摘 要:清代前期南海北部带鱼渔场集中在琼州海峡、珠江三角洲以及粤东的惠州府、潮州府沿海,粤西带鱼尚不是主要捕捞鱼类。清中叶以后,北部湾带鱼渔场退至海南岛西北部的昌化至临高一带;粤西的阳江、吴川等县带鱼逐渐成为捕捞鱼类,清末在台山的上下川岛一带形成渔场;粤东的带鱼渔场清代变化不大。粤西和北部湾的带鱼种群之间,资源量的此消彼长以及互相渗透,体现了南海带鱼种群的特征。
关键词:南海北部;带鱼;渔场
带鱼是我国主要经济鱼类之一,1950年代以来带鱼资源量存在很大变化。林景祺的研究表明,黄渤海带鱼资源数量在1960年代后逐渐衰退,东海带鱼资源量在20~40万吨之间波动 1。然而南海带鱼资源量的变动,与黄、渤、东海有很大差异。1980年代以前,带鱼在南海北部经济鱼类中所占比重并不大,而且渔获量存在很大年际变化,卢伟华对广东底拖网渔获量的研究指出,带鱼每隔十年出现一次旺发 2。1987年以后南海北部带鱼渔获量稳定上升,1990年之后,带鱼的渔获率在南海各种底拖网经济鱼类中已排在第5、6位 。3
南海北部海区带鱼资源量的变化与其他海区有很大差异,而且南海北部带鱼种群多样,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林新濯通过分析带鱼的形态特征,指出中国近海带鱼有五个种群,其中四个在南海出现,即东海——粤东、粤西、北部湾近海和北部湾外海种群4。罗秉征应用带鱼耳石与鱼体生长的地理变异,认为中国近海有四个种群,其中两个在南海出现,即东海南部——粤东群和南海群 5。尽管粤西和北部湾带鱼种群的独立性问题尚未解决,但粤东带鱼与粤西、北部湾带鱼存在明显差异的观点已得到广泛认可。
不同种群的带鱼,不仅存在地理分布上的差异,而且生物学特征也有差异。由于黄渤海和东海带鱼种群较为单一,可以分别研究各海区渔获量的变化。然而将南海北部的带鱼作为整体加以研究,则掩盖了不同种群所带来的差异。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利用清代广东地方志资料,尝试探讨南海北部带鱼各种群资源数量和渔场的变化情况。
1、清代前期南海北部的带鱼
嘉靖三十七年(1558)黄佐编修《广东通志》,志书按照物产多寡,将其分为“有”和“多”两类。在“鳞品”中记载广东当时“多带”,并注有“带鱼,形如裙带,色白味甜”1。黄佐尽管指出当时广东带鱼的渔获量很大,但明代的广东布政司沿海各府有:潮州、惠州、广州、肇庆、高州、雷州、廉州和琼州府,涵盖了整个南海北部的沿海地区,无法判断带鱼各种群资源情况。
康熙三十六年(1697)金光祖再修《广东通志》,志书的《物产》中指出“粤中十郡,物产所出,多同少异。岭南无雪,地气稍薄,然山海珍错,食货之入者,甲于中州。胪而数之,盖难更仆悉也”2,作者认为“山海珍错”是广东的特产,故所列颇详。康熙《广东通志》对物产的分类更加精细,不仅承袭了嘉靖志书中按物产多寡分类,而且记载了各府物产的情况。
这部志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卷首不列修志职官,于每卷末左下角刻各卷辑人姓名。在《物产》卷末记载“新宁学训林观承督催,连州学正屈琚辑”,《连州志》记载屈琚“番禺举人,康熙二十一年任”3,屈琚为连州学正的时间在康熙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实际上金光祖编修《广东通志》始于康熙十二年,康熙十四年初稿已完成。因遭逢三藩之乱,直到康熙十九年才开始刊印,但康熙三十六年(1697)志书始能面世。从屈琚任连州学正的时间看,《物产》的记载应是康熙十九年之后所补,而志书的初稿或不载物产,或物产简略。当平定三藩之乱后再次补修通志,详细记录了各府物产。同时督修林观承为新宁县学训,而屈琚是番禺人,均有在沿海县份生活和任职的经历,对沿海所产鱼类应较为熟悉。因此康熙通志中关于鱼类的记载可信度高。
《广东通志》中记载出产带鱼的府有:潮州府“有白带”、雷州府“多白带”、廉州府“有带”、琼州府“有带”,其他沿海各府均无带鱼的记录。从地理分布上看,潮州府的带鱼属于闽南——粤东种群;廉州府的一支应属北部湾种群;雷州府和琼州府的带鱼或出自北部湾,或出自粤西,而且雷州府的带鱼出产量大。
府志和县志的记载,更细致的揭示了清初带鱼分布的状况。康熙十二年的《新修广州府志》的“物产”中并无带鱼的记录,乾隆二十四年的《广州府志》多摘录前人对鱼的记载,也无带鱼。然而康熙《南海县志》的鳞品中却记载“多带”4,乾隆《南海县志》中也记载“多带”。乾隆《南海县志》各类物产的排列顺序与康熙《南海县志》相同,极有可能抄袭了康熙年间的志书。同样位于珠江口的顺德县,康熙《顺德县志》记载“有带”,乾隆年间的县志中同样有带鱼的记载。珠江口以西的香山县,康熙年间有带鱼,只是名为“腰带”,道光《香山县志》中指出“白带鱼,长者二三尺,色白而柔薄,亦名腰带鱼”5。乾隆《香山县志》中也提到“腰带,长二三尺,色白”6。东莞和新安县也称带鱼为“腰带”,雍正《东莞县志》和康熙《新安县志》中都有带鱼记载。
在珠江口以西的新会县,康熙《新会县志》记载了“腰带”。但嘉靖时代的《新宁县志》中却并无带鱼的记录,而且康熙和乾隆年间所修的三部《新宁县志》中,均无带鱼的记载。可见清代前期广州府并非缺少带鱼出布,而只是带鱼集中在珠江口东西两侧。从带鱼的洄游路线来看,来自闽南的带鱼于11月自北而南做适温洄游,并在珠江口外形成渔汛,之后一支返回闽南海域,一支继续则向西,形成粤西的带鱼渔汛。从新宁县的情况看,向粤西洄游的带鱼极可能较少。
肇庆府的情况证明了上述推测,崇祯《肇庆府志》记载“有带鱼”,并注有“带鱼,生阳江海中,长如带,煎食甘美,肉中夜有光”1。带鱼身体上常附着发光细菌,因此会出现“肉中夜有光”的现象。从明末的记载来看,阳江南部海域是带鱼的渔场所在。但《肇庆府志》记载物产,也分为有与多两类,可见阳江的带鱼捕捞量不大。然而康熙《肇庆府志》详细记载了当地三十七种鱼类,并无带鱼。在《物产志》的卷首,作者指出所编物产为“稽之旧志,验之当今,草木鸟兽各附其族,不敢以纎微而不录,亦不敢以无实而取讥”2,物产的记录也多于实际相符。与府志的记载一致,康熙二十年的《阳江县志》中也不见带鱼的记载。可见清初阳江的带鱼渔场可能已衰落,而自珠江口向粤西洄游的一支带鱼,资源量逐渐减少。
自珠江口向东北方向折返回闽海的一支,清初变化不大。嘉靖三十五年杨载鸣编《惠州府志》,将物产附在《赋役志》之后,并指出“余志惠物产因前志稍有减损之,其同他方者不具载,视所宜略”。查杨载鸣所编的府志为现存最早的一部,他所说的前志,或许是明代中叶的志书。其中鳞属也分为“有”和“多”两类,带鱼的记载为“有腰带”,可见惠州府带鱼产量不大。康熙二十七年吕应奎修《惠州府志》,将《物产》单独列为一卷,“鳞之属”中有“白带”。惠州府临海各县,在清代前期的志书中均有带鱼的记载。如乾隆《归善县志》中有“白带鱼,亦呼锡带”,乾隆《海丰县志》和《陆丰县志》中也记录“白带”。
粤东的潮州府在嘉靖二十六年的府志中不载带鱼,顺治时的《潮州府志》则记录了带鱼,乾隆二十九年编修的《澄海县志》中记载“带鱼,长二三尺,色白如银,肉细腻,俗呼为带粉鱼”,县志中的鱼类分为两部分,编者在注中指出“以上自(鱼展)以下俱旧志所遗,今增入”3。而带鱼不在增入之列,查乾隆之前的“旧志”,应是康熙二十五年或雍正九年编修的县志,因此清前期澄海县有带鱼分布。乾隆四十八年的《南澳志》也指出“白带,身长头扁”。与康熙《广东通志》记载相符,带鱼是清代前期潮州府的主要捕捞鱼类之一。
环北部湾的雷州、廉州和琼州府,是康熙《广东通志》中带鱼的重要产区。万历《雷州府志》和康熙《徐闻县志》中都载有“白带”。 清代广东主要以拖网捕捞带鱼,然而徐闻县直到道光年间和安公港的村民才最早使用拖网,而刺网在乾隆时才开始使用 4。清初雷州在较差的捕捞技术下,带鱼较多可能与琼州海峡带鱼的资源量丰富有关,但今天琼州海峡已无带鱼渔汛。
正德《琼台志》已经记载“带,形如裙带,色白,味甜。《南海异名记》云,修若练带”5,万历时代的《琼州府志》仍然记载带鱼,乾隆三十九年编修的《琼州府志》记载“带鱼,长二三尺,色白如银,肉细腻”6,然而乾隆《琼州府志》关于带鱼的记载抄自《海语》。康熙年间琼州府的琼山县、澄迈县、文昌县、乐会县的县志《物产》中都有带鱼,其中前三个县位于琼州海峡南部。与徐闻县的情况一致,清初在琼州海峡两岸各县的记载中都出现了带鱼。然而康熙四十二年编修的《儋州志》却无带鱼,康熙四十四年的《临高县志》中记载的主要捕捞鱼类也无带鱼。
位于北部湾北面的廉州府,崇祯《廉州府志》中记载了带鱼。康熙六十一年编修的《廉州府志》,也记载了带鱼,但康熙府志物产的排列顺序以及对物产的描述,却与崇祯《廉州府志》的记载完全相同,应是抄袭了崇祯府志 1。清代廉州府的钦州和合浦临北部湾,康熙《合浦县志》的《物产志》已轶失 2,而雍正《钦州府志》记载的物产中并无带鱼。北部湾的带鱼,往往只在本海区作深浅和繁殖产卵移动,清初地方志的记载可见,北部湾的带鱼渔场集中在琼州海峡两岸,并且资源量较大。
2、清中叶以来南海北部的带鱼
道光二年阮元修《广东通志》,志书的物产中并无带鱼。然而对张罂鱼的描述,“身形似刀,头尾稍小,长五六寸,口大有牙,遇寒则张口,阳江渔人网取之。黄志”,阮元的按语指出“张罂鱼即浙海之带鱼”3。其正文抄自黄志,即嘉靖三十七年黄佐编修的通志。然而黄佐在《广东通志》的“物产”中直接记录了带鱼,却并无张罂鱼。乾隆年间,李调元著《然犀志》记载广东的海洋生物,其中带鱼“长二三尺,身扁狭如带,尖嘴细尾,色白如银,肉细滋腻”4。从李调元的记录看,清中叶广东沿海带鱼身长二三尺左右,而浙江的地方志记录当地带鱼有四五尺,与阮元记载的张罂鱼相差悬殊,那么为何阮元将张罂鱼与带鱼混淆?
从形态看张罂鱼与小带鱼相似,小带鱼和李调元所载之带鱼都属带鱼科,不同的是小带鱼属于小带鱼属,而李调元记载的带鱼则是带鱼属。小带鱼身形侧扁,头较小,吻尖口大,上颌前部有钩状犬牙4个,闭口时露于口外。二龄鱼体长176~193毫米,按清代工部营造尺折算,则有六寸左右,另外粤西带鱼种群的尾部较短。阮元笔下张罂鱼的体态特征与小带鱼吻合。此外小带鱼也是南海北部常见的一种带鱼,可见清中叶阳江渔人网取的是小带鱼。
道光十三年屠英、江藩重修的《肇庆府志》中,张罂鱼的记载完全抄录自阮元的《广东通志》。然而民国《阳江县志》中却有带鱼,“带鱼,阔二三寸,长数尺。色白肉厚无鳞。骨中有珠,名珠带,俗呼马鬃。小者肉薄,有灰名灰带,亦名牙带”5,从“长数尺”来看,与《然犀志》中的带鱼一致。而“骨中有珠”指带鱼的骨瘤,北部湾和粤西带鱼鱼体中一般都长有骨瘤 6。“带鱼小者”可能仍是小带鱼。
这种分类不仅见于阳江,粤西的高州府也有相似的记载。道光《高州府志》的《物产》中出现了带鱼,光绪《高州府志》更记载了带鱼“生深海中,阔二三寸,长可数尺。色白如银,无鳞刺。骨中有珠者,名珠带,小者名带丝”7。清代高州府的电白、茂名和吴川三县临海。道光《电白县志》所记载鱼类详尽,然而却无带鱼;嘉庆《茂名县志》中记载了带鱼;道光《吴川县志》中并无带鱼。光绪《吴川县志》的《物产》来自采访册,采访册往往经实地调查所得,更加可靠。其中记载了带鱼“生深海中。阔二三寸,长可数尺。色白如银,无鳞刺,骨中有珠者,名珠带。小者名带丝,皆因其状似而名。或云西王母度东海,侍女飞琼,腰带为大风所飘,化此鱼,未足信也”8。光绪《吴川县志》和光绪《高州府志》对带鱼的描述相似,实际上都抄自清初胡世安的《异鱼图赞补闰集》。胡世安的《异鱼图赞补》分上中下卷和一部闰集,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特别提到了闰集:
又闰集一卷,鱼三十余种,冠以摩竭、海多、非常之鱼,亦各为之赞。而其子璞及门人雷琯等共加笺释。闰集所载与目录多不相应,前后舛互,赞文亦往往阙佚。疑当日修改未竟之本也。1
带鱼被收入“海鱼逸品总赞”中,即纪昀所谓的“非常之鱼”。然而带鱼在黄渤海和东海为常见鱼类,为何胡世安将其收入“海鱼逸品”中?从对“珠带”的记载推测,闰集中的带鱼应是粤西或北部湾种群。而清代方志中记载“珠带”多在粤西各县,可见胡世安所记录的带鱼,可能是粤西种群。将带鱼收入闰集中,极可能与清初向粤西洄游的带鱼较少有关。
尽管清中叶以来粤西各县方志中多有带鱼的记载,然而民国二十一年广东省建设厅对南路十一县渔盐调查显示,在台山的广海以及上下川岛附近是粤西主要的带鱼渔场。如上下川岛的渔期为“一、二、三、四月为牙带、文鳝、马友、曹白、赤鱼、鲈、黄花鱼、或鱼等,五、六、七、八、九月为尖鼻、黄花、牙带、凤尾、仓鱼、大乌等”2,上下川岛一带一至九月均有带鱼出产。当地的渔谚也有“冬前带尾,冬尾带前”3,即带鱼自春至秋皆可捕捞。台山县的广海带鱼每担仅十七元,属于低档次的经济鱼类。台山即清代的新宁,这一海区在清初并无带鱼记载,然而清末以来形成了带鱼渔场。阮元志书中记载网取带鱼的阳江县临近下川岛,在民国渔盐调查中,阳江的主要渔港闸坡、沙扒、村埗头等所捕主要鱼类已无带鱼。而且在清末县志中记载带鱼的茂名和吴川,民国时代带鱼也不是其主要捕捞鱼类。
粤东带鱼在清中叶以来并无太大变化。珠江口东西两侧仍有带鱼分布,道光《南海县志》、咸丰《顺德县志》、宣统《东莞县志》、道光和光绪《香山县志》中均有带鱼的记录。光绪《惠州府志》中记载有“白带”,然而从物产的排序看,极有可能抄录了康熙《惠州府志》,但同治《海丰县志》也记载了带鱼。潮州府仍是粤东带鱼的重要产区,民国三十八年的《潮州志》的《实业志·渔业》中记录各县渔业概况,南澳县和惠来县有带鱼出产。1958年南海水产研究所对粤中和粤东底曳网渔业的调查报告指出,带鱼渔场有五个:神泉至甲子渔场、甲子至碣石渔场、碣石至遮浪渔场、遮浪至汕尾渔场以及担干岛至平海渔场。4 1950年代粤东地区带鱼渔场大都位于清代惠州府境内,与地方志的记载相符。以上带鱼渔场应在清初已经形成。
清中叶以来,北部湾的带鱼渔场变动较大。雷州府是康熙时代“多带鱼”的地区,嘉庆《雷州府志》收录当地“土产”的原则为“兹特考郡工偏胜者纪之”5,但其中已无带鱼。尽管清中后期遂溪和徐闻的县志中都记录了“白带”,但从所记鱼类的数量和排列顺序看,很可能抄袭了清前期的志书。
民国二十二年陈铭枢编修的《海南岛志》中有带鱼,且记载“带鱼,亦在临高、儋县沿岸一带,秋季所获甚多,制成鹹鱼运销各地”6。临高和儋县位于琼州海峡的西侧,清初方志中并不记载带鱼。民国九年的《文昌县志》记载“白带,身薄无鳞,色白形长如带。其味逊于西刀鱼,有毒”7。带鱼有毒的记载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乾隆年间赵学敏对带鱼药性的考察,指出带鱼“黑夜有光,故有毒”8。带鱼发光与崇祯《肇庆府志》中的记载相似。琼州海峡两岸方志中记载的带鱼已由“味甜”和“肉细腻”,变为“味逊于西刀”和“有毒”了。
1958年的南海水产研究所对北部湾的调查显示,北部湾以北仅位于斜阳和涠洲附近的第一渔区有带鱼分布,带鱼在所有渔获物中仅占0.16% 1。海南岛近海底曳网渔业仅昌化——临高渔场的带鱼为常见鱼类,但产量不高 2。昌化——临高渔场包括了昌化、儋县和临高以西的海域,与民国时代陈铭枢的记载相似。同年对粤东带鱼洄游路线的调查,也指出“海南岛近海带鱼发现不多”。清中叶以来,琼州海峡和北部湾沿岸的带鱼资源逐渐衰落。
3、结 语
清代前期珠江三角洲两岸、惠州府的海丰和潮州府的南澳、惠来等地带鱼渔场形成,而且清代以来变化不大。粤西带鱼种群在清前期并非主要的捕捞鱼类,直到清中叶,阳江、吴川等地带鱼逐渐成为重要经济鱼类,清末之后粤西的带鱼渔场移到台山的上下川岛附近。琼州海峡是清初南海北部带鱼资源量丰富的地区,沿岸的徐闻、琼山、澄迈等县多捕带鱼。清中叶后琼州海峡和北部湾的带鱼资源逐渐衰落,而渔场也由琼州海峡沿岸转移到海南岛西北的昌化——临高一带。
林景祺对黄渤海带鱼的研究发现,相邻种群出现数量消张时,数量多的一方会进行渗透,混栖索饵,并彼此影响 3。从历史情况看,粤西和北部湾的带鱼种群也具备类似的生物特性。清初北部湾带鱼旺发,而粤西种群衰落时,北部湾带鱼集中到琼州海峡,有向粤西渗透的趋势。但清中叶后,海南岛带鱼逐渐衰落,而粤西种群开始向西扩展,并最终形成了各自海区的带鱼渔场。粤东种群清代以来资源量和渔场无太大变化,粤东鱼群与东海越冬鱼群混栖一段时间,已有很强的东海带鱼的特征。而粤西和北部湾带鱼的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更能体现南海种群的特征。
Variation of Trichiurus haumela fishery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ince the Qing Dynasty
WANGTao
(School of Humanities,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0, China )
Abstract: The Trichiurus haumela fishery in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concentrated on Qiongzhou Strait, Pearl River Delta, coastal areas in Chaozhou and Huizhou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The Trichiurus haumela population of western Guangdong was not the main fishing targets. But the fishery in Beibu Gulf back to Changhua and Lingao area after the middle period of Qing Dynasty .The hairtail in Yangjiang and Wuchuan gradually became the main fishing object at that time ,Shangchuan Island and Xiachuan Island area became fishy in western Guangdong after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re are almost no change in eastern Guangdong during Qing Dynasty . The waxing and waning affections between Trichiurus haumela population of western Guangdong and Beibu Gulf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 China sea population.
Key words: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Trichiurus haumela fish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