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之我见

2012-04-29张文进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雨巷情思人物形象

张文进

审美教育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进行感知、欣赏和评价,从而在审美主体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升华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积极的价值追求,还能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健全人的心智和心理素质。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教育是适应语文新课程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语文教师应当责无旁贷地担起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任,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大多为古今中外的优美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篇章,思想内容深刻,艺术形式完美,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为语文教师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多渠道的情感诱发,发挥其审美功能,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审美教育呢?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以下几点做法可资借鉴:

第一。精设导语,营造美的课堂氛围。

成功的导语设计,能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我在教戴望舒的《雨巷》时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听歌的时候,请同学们一起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歌曲的旋律和意境。”(播放《雨巷》)全班同学都认真聆听、用心品味,而后我适时加以小结:“《雨巷》这首歌是根据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同名诗歌改编的,诗人通过这首诗歌到底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巷》,走进戴望舒的内心世界吧……”就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第二,指导阅读。感受作品语言美。

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课堂上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耐心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引导其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朗读技巧,处理好轻重、缓急、停顿等,教师也可以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给学生初步的感性认识。

第三。咀嚼品味。赏析作品意境美。

语文教材中不少诗文有着深远的意境和浓郁的情思。所谓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水乳交融而构成的艺术境界。在教读课文时,只有引导学生反复地咀嚼品味。方可为意境情思之美所陶醉,从而达到审美愉悦的目的。如在教读李商隐的《锦瑟》时,我就引导学生以首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为例细读:“锦瑟”是一种装饰华美的瑟,弹瑟能勾起人们哀怨的情思,使人黯然神伤;追思“华年”,诗人借此喻指弦多繁复的音节,多么像纷繁复杂的人生往事,追溯以往,无比感慨。李商隐处在政治腐败的中晚唐时期,虽胸有大志,却在朋党倾轧中被排斥,禄微位卑。因此有感于理想抱负难以实现,不免流露出伤感的情怀。由此看来,本诗的意境是迷惘的,情思是伤感的。通过师生如此的阅读体会,赏析了作品的意境美。

第四,鉴赏分析。领悟人物形象美。

语文教材中刻画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形象,当然也会有反面人物形象,这些艺术形象都是审美对象。只有在语文教学中对这些人物形象进行仔细鉴赏分析。才能领悟人物形象之美。如在教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我让学生找出老人圣地亚哥和鱼搏斗的情景。圈画有关重要词句,加以分析鉴赏,进而整合归纳老人的形象意义,让学生明白老人虽然失败了,但他是个失败了的英雄。通过对人物形象的鉴赏分析,学生既感受到了小说展现的悲剧美,更为老人的顽强精神和坚忍意志所感动,从而在情感上获得了审美愉悦。讲《雷雨》时,让学生演课本剧,体会周朴园的“坏”,通过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表演,提高了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学生不但体味到作品的人物形象美,更获得了审美愉悦。

第五,借助想象,培养审美创造力。

所谓想象,是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通过想象对事物加工、创新形成一个完美统一的意象,从而创造出“美”来。如我在讲授王维的《山居秋暝》这首诗时;让学生依据诗中的描绘,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勾勒一幅优美的山水画,进而让学生感悟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讲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我让学生依据文中的描述,再结合自己的想象去描绘一幅筒笔画。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科的美育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有意识地对其挖掘、渗透,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让审美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我们应时刻谨记: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没有审美修养的人,不是全面发展的人。

猜你喜欢

雨巷情思人物形象
戴望舒《雨巷》(节选)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十月情思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当归寄情思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丝路情思
雨巷,你可曾记得我
拗九粥情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