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新课改体味育人观

2012-04-29姜静夥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新教材新课改育人

姜静夥

教育,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在育人方面,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独特的优越性。首先,几千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积淀和滋养给语文学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宝藏:其次,文学作品所具有的语言魅力和独特的审美价值在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荣格所说,一切文化都最终沉淀为人格。由于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作用非常明显。作为一名入行仅7年的青年教师。我就从教以来的经历和感触谈谈自己对于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一些看法。

当初自己选择做一名语文教师,就是觉得语文是一门无所不包的学科,教语文就是在教书育人的前沿阵地。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文化经典、名家名篇。自己上学时候学过,后来做了教师再去讲,多少会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体会和理解,很想跟学生一起分享感受认识。但是真踏上讲台后才发现。一节语文课真正说自己话的时候很少。教学计划、目标、重点难点……节课的时间很紧张,老师忙着讲,学生等着记。偶尔探讨个问题,学生也是顺着参考书说,即使有了不同观点也找不到依据。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像是流水线上的生产件,等着一道道工序的进行。想想当时自己每天也很忙很累,虽然觉得语文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上确实起到一些作用,但是在思维训练和人文素养方面作用并不甚明显。比如作文这一最能体现学生思想和书面表达水平的训练项目是师生共同的难题,每次作文训练课大多数学生总是不愿写、不会写也不敢写。作文中很难有高中生应有思想水平的体现。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写得少的问题,根本上还是思维训练的模式化与单一化,以致作文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特色。

在入行之初。备课就是忙着研究教参、分析教材,到了课堂上时刻惦记着原定计划能否完成。课堂上即使有些较好的师生互动或生成性问题,所带来的惊喜也常常是一闪而过,课堂到课外的延伸也总是以习题训练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传统课堂上,语文的育人功能虽然也能得到体现,但总以老师说教为多,学生也习惯于此。师生对于课本资源的挖掘都有限,虽然明白语文教材承载的东西很多,但正是因为多而容易求全求大,忙于全面地介绍与讲解而缺少了思考。重视课内,但往往止于课内;重视过程的实施,而疏于方法的引导。在新课改实施以后这种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语文课堂焕发了新的生机,作为一线教师我也深切感受到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价值不断彰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特别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同时提出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内容虽然在传统语文课堂中也都有不同形式的体现。但是不够集中、不够分量。比如自主学习,学生课前在教师的要求下会有预习,但是课改以前这种预习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只是为了提前熟悉一下新课,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没有想要主动地学习与思考,即便有一两个问题也不会深究。甚至有的孚生根本就没有预习的习惯,造成在课堂上有备而来的老师与准备不足的学生之间像隔着几重山,于是课堂上老师还要先带着学生翻山越岭之后才能展开对话与交流,可谓费时费力。课改之前的语文课堂中也有学生的小组合作,偶尔也有讨论与探究,但是由于很少和自主学习、主动质疑结合起来,不便于形成良性循环。新课改提出的“三个维度”的目标,使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实现了具体化、目标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为课堂带来了生机。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只动手记,更要动脑想、动口说、动手练,这样使得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训练,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学习热情被激发。于是更多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开始主动出击、用心思考。思维得到了训练,语文水平提高了,自然跟老师的共同语言就越来越多。这种可喜的变化更促进语文课从简单的知识传递到真正使学生“动心”,进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语文的育人功能在课堂上得到了有效的体现。

把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的目标落实在教学中,我以为就是学会、会学、乐学。这正如海上的冰山,在教学中往往最容易看到的“知识和能力”就是海面之上的部分,往往这部分在教学中是最为明显的、最先解决的问题。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学习习惯的养成,则是冰山掩藏在海面之下的部分,这一部分如果处理得当,对学生将来的继续学习发展尤为重要,甚至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同时还有承载整座冰山的海面,那就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形成一个人思想的关键要素,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的完善。以上“三个维度”的目标落实在教学中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即学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有效方法,即会学:能够体会学习的乐趣,从中获得人生的哲理,并能指导自己的人生而收获幸福与快乐,即乐学。这“三个维度”的目标真正使语文的育人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彰显。

随之,新教材的使用也使语文课有了更多的新变化。特别是教师参考书有了改变,过去的教学参考书注重对课文的分析与解说,而不大提供研读的思路和备课资料。本来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用的,由于受应试的影响,实际上却成了对课文分析或解说的“唯一”或“标准”答案。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本来可以见仁见智,但教参既然提供了“标准”,教师就在思维上受到一定束缚,上课往往容易有依赖性。与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则是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新教材为依据。重在说明教材的编写意图。在课文的点评和鉴赏指导中,注意吸收语文教学和语言学、文学研究中已有定论的新成果。新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师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的“向导”,这都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选修部分的出现使得语文学习更加系列化。选修、必修的相互配合不但在课程资源上取得了互补,而且更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的目标。从必修部分获得的方法可以在选修部分通过运用加以熟练,便于开展自主学习,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叶圣陶说教材即例子。必修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典型的例子,通过必修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最基础的阅读和分析方法。选修教材则以其取材的宽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某一领域的知识获得整合,更开启了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新门户。如高二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每个单元一个话题,既使学生有机会一窥国学的博大精深,又确实学习了一些方法,加深了学生的古文化积累。在必修教材中,名著导读有《论语》,必修三中有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荀子的《劝学》i必修五中有庄子的《逍遥游》,在选修《中国文

化经典研读》中以“儒道互补”作为一个单元,使学生在必修中所学知识在此得到整合与升华。另外,选修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比较阅读的素材。如高二选修教材中的《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与《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就可以互为补充。适合放在一起做一些比较阅读的尝试。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就有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一首古代诗歌改写成现代诗歌,也有学生在鉴赏古诗词的时候借鉴了现代诗歌赏析中的方法,还有部分学生把自己创作的诗歌汇编成册,诸如此类的尝试虽然尚不成系统,但是说明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选修教材中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语文学习的兴趣被激发起来,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而说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无外乎听、说、读、写,面对丰富的选修教材资源,教师对学生得法的引导可以更有效地开展这方面的训练。

新教材更利于梳理有价值的专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以李白为专题的梳理,必修中有李白的《蜀道难》,选修中有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以这三篇作为李白专题的主要内容,再补充李白的其他诗文。第一步,课上精讲:第二步,课下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教师给出明确的研究性学习选题范围。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和品味,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第三步,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第四步,举办班级李白诗文吟咏比赛。通过以上四步让学生真切地触摸伟大心灵的搏动与情感的流向,从而在经典作品的经典言语里上下求索,感受一代诗仙的浪漫情怀。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语文素养提升了,自然就更愿意阅读与思考,更会积累与运用。学生也只有提高语文素养,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人文内涵,从而更好地开展分析与鉴赏,更好地获得审美的愉悦,完善自身,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人格的培养,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不但是对于学生,更对于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及新教材的使用都给语文学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改变带来的最大结果我以为是对人思想的触动。首先是教师,如何按照新课标提出的目标进行教育实践,如何更好地使用新教材,如何上每一节课,都给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是挑战也是机遇。改革使我们重新回顾和思考,给我们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其次新课改也是改学生,记得在新课改之初,学生因为习惯了以前的教学模式而不愿意改变,获得了话语权却无从说起,不敢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所以新的语文课堂对师生都是一次新的改变,需要师生共同打开以前这样或那样的“枷锁”,才会形成良好的互动、沟通、探讨与研究的局面,才会真正达到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目的。新课改以后学生需要不断挑战自我,教师更是如此。

记得有位老教师说过,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杂家”,知道的东西要多,无论教哪篇课文都能说上点儿什么,跟学生讲出“道道儿”。归根结底,就是要不断学习,广泛涉猎。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工作7年以来,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在河南实施的这几年。自己也曾有过很多苦恼和困惑,但是我相信只要思考不停止,探索不停止,自身在不断提高,在教育的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好。

作为母语,语文学科承载了很多,也显得尤为厚重,所谓“文以载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期待能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语文,从语文学科中受到经典文化的感染,获得濡养。

猜你喜欢

新教材新课改育人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