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班级管理之道
2012-04-29王丽萍
王丽萍
现代企业提出:“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速度,向管理要质量。”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管理也是教育。课堂管理和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在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的今天,不会管理的教师就是不合格的教师。
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基本思路是:以教师主导为要点,以学生主体为基础,以培养习惯为前提,以良好的家校关系为抓手。
一、以教师主导为要点
教育家魏书生说,如果他能为这个世界多教育一个好人,或者能让某人多一点真善美的品质。那就是一种贡献,一种幸福,就算是不枉此生。如果让国家少一个坏人,或让某人的思想少一点假恶丑的成分,同样也是一种幸福。一种贡献……他感到从成年人再开始做教育太难了,最好的选择是从孩子们做起,自然最适合的职业就是教师。孙维刚老师常说的两句话是:浇菜要浇根,教人要教心:宁可做笨蛋,也不做混蛋。佛教中地藏菩萨曾经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作为一种以育人为首要目的职业,班主任应有一种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宗教精神。面向全体学生,立志做好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让所有的学生学会做人。健康成长。
就我国当前的教育情况来看。由于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班主任、教师只知教书不知育人,缺乏育人意识,致使很多学生没有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这不能不给我们敲响警钟,广大教育者该到觉醒的时候了。
二、以学生主体为基础
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聪明伶俐的学生是人,爱丑陋笨拙的学生是神。班主任要爱每一个学生,就要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所谓主体性班级管理,就是把学生放在自主的突出管理地位。主体性班级管理的好处:首先,有利于减少对立,使班级管理自动化:其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再次,有利于学生锻炼自己:最后,有利于班主任从事务圈里解脱出来,把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
主体性班级管理遵循的原则:干部能做的事,老师不做:普通同学能做的事,干部不做:每位同学对班级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活动都有表决权、建议权、批评权。
三、以培养习惯为前提
真正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常规养成教育的目的,是使我们的孩子“眼中有人,心中有事”。
张伯苓任南开大学校长时,将严范孙书写的“容止格言”镌刻在校门的大镜旁。要求学生做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经过持之以恒的训练,这种对行为仪表的要求内化为南师生的精神气质,形成代代相传的优良校风,受到社会好评。周恩来总理就是南开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他的仪表举止令外国元首也仰慕不已。当代我国优秀班主任最成功的经验就是抓常规养成教育。
比如魏书生、一是制订岗位责任制,原则上“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二是以时间为序,设计好各种学段常规,立春时节,踏着冰雪寻找生命的踪迹。三八节前后开展“给母亲带来欢乐”系列活动周。5月组织到市外爬山等……
四、以良好的家校关系为抓手
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尤为重要,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教育中的许多问题,需要与家长紧密合作。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沟通,会大大提高课堂管理与班级管理的质量。怎样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使教师和家长成为真正的天然同盟者来共同教育学生,则取决于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的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方式和技巧。常用的家校合作与沟通方法有召开家长会、进行家访、开设家长信箱、短信交流、打电话、邮件沟通等。良好的家校关系是建立在教师与家长的相互理解、尊重、信任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时候要注意:(1)耐心倾听:(2)对不同的家长采用不同的交流技巧:(3)摆正自己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4)树立为家长服务的思想;(5)明确与家长交流、沟通的目的;(6)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与家长交流沟通;(7)评价学生时多肯定、多表扬。这样,班主任在工作中就搭建起一个与家长共同合作的平台,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可有力促进课堂管理、班级管理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编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