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课也应是一种艺术

2012-04-29王世应

课程教育研究 2012年1期
关键词:结课凡卡琥珀

王世应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当课堂教学进入结尾阶段,正是学生精力最感到疲倦、注意力最容易分散、效率最为低下的时候。这时,最需要介入有效的刺激来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连续性。因此结课与开课应能做到相呼应,有始有终,使整堂课浑然一体对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结课做了一点肤浅的探索,希望能得到同行们的批评与指正。

1.由“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诱发想象

根据小学生喜欢幻想、想象、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在结课时,先诱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然后话锋突转,制造悬念,让学生有一种“山穷水尽”的感觉,进而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课外阅读。通过阅读让学生自己寻求问题的答案,达到“柳暗花明”的目的。如教《琥珀》一课的结束教学时,教师适时出示一幅琥珀的精美挂图,其用意是让学生回忆文章有关的句子和想象琥珀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感觉到既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又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因势利导,概括总结──培养能力

当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解决后,教师可结合课文,用归纳结尾的方式引导学生以准确、简练的语言,对所学内容作出概括、总结。可以归纳课文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明晰的了解,提高教学效果。

3.巧妙设问,训练思维──开拓思路

在课文教学的结尾处设问,可把学生的思维再次推向高潮,从而达到拓宽思路、语言训练的目的。如在《凡卡》的结课时,引导学生讨论凡卡给爷爷的信发出去后,命运将会如何。学生积极思考时,教师进一步设问:“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凡卡能跑回去吗?为什么?假如爷爷把他接到乡下,就能摆脱苦难的命运吗?为什么?”这些设问,使学生思维形成“发散──集中──发散──集中”。此过程突破常规和经验的禁锢,不断使学生的思维向独特性和创造性方面发展。

4.创设情境,产生共鸣──渗透德育

在课终处,创设一些与课文相称的生动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时抓住学生的心潮起伏、情感相通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懂得并接受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尽显教师语言艺术,让结课更有魅力

教师在结课时,用警示语触动学生心灵深处,使其情思之弦震颤不已,心潮的波澜难以平静,收到发人深省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结课凡卡琥珀
《凡卡》续写
能浮在水上的琥珀是天然琥珀吗
琥珀凝光
情厚重斟琥珀杯 琥珀的前世今生
琥珀诞生记
阅读教学三部曲
化学课堂导语与结课技巧探析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结课策略探究
《凡卡》续写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