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年龄结构、储蓄率与经常项目差额
2012-04-29张习宁
张习宁
摘要:从人口年龄结构角度解释经常项目差额是一个中长期的结构性研究视角。东亚国家的典型事实分析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很可能是可贸易品在国家间转移的重要决定因素。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发现: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常项目差额受到国内储蓄、投资等经济变量的显著性影响,经常项目差额与国内投资率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少儿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比重与经常项目差额存在反向关系。可以推断,中国在人口总抚养比较低的“人口红利”期贸易顺差换得的外汇储备具备了应对未来老龄化社会的战略价值。
关键词:人口年龄结构;储蓄率;投资率;经常项目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2)11-0012-05
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的焦点问题,这个问题不仅仅涉及到投资、汇率等层面,更应该探索失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人口年龄结构差异或为解释各国经常贸易差额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微观主体不仅可以跨期平滑自己的消费和储蓄行为,还可以实现跨国跨期的平滑,缓冲工具就是经常账户(Obstfeld和Rogoff,1995)。一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从人口年龄结构角度来解释经常项目差额,也必然是一个中长期的结构性视角,它有助于我们认识经常项目出现顺差(或逆差)乃至全球经济失衡的某种长期性。本文研究基于1960—2010年亚洲13个国家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储蓄率与经常项目差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针对中国实际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
人口年龄结构深刻影响公共及私人部门的储蓄行为,进而对中期经常项目产生显著影响,使得高劳动力抚养负担的国家储蓄率比较低,倾向于产生更大的经常账户赤字(艾伦和威廉森,Alan和Williamson,1994;泰勒,Taylor,1995),如1980—1989年的孟加拉国、1975—1989年的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当一个经济体劳动力比重占优势时,储蓄供给大大增加,而投资需求相对不足,导致经常项目走向盈余。如日本、韩国等能够很快削减经常项目赤字的国家,大都经历了抚养负担快速下降的过程(希金斯和威廉森,Higgins和Williamson,1996),这其中主要的作用机理在“双缺口”模型(Twin-deficit Model)中得到较好的阐释:高抚养比带来经常账户赤字以及高劳动力年龄结构带来经常账户盈余的原因在于,劳动力会为退休而储蓄。而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则消耗过去或未来的储蓄。实证发现,10%的劳动年龄人口变动会造成4%的经常账户变动(赫伯特松和索伊加,Herbertsson和Zoega,1999)。鲁赫曼(Luhrmann,2003)加入了人口结构效应对全球经常账户的总体效应为零的约束条件,发现少儿抚养比与老年人口抚养比对于经常账户的负向作用。IMF(2005)运用国别数据发现老年人口抚养比与经常账户存在很强的负向关系。但也有部分学者对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实证研究并不支持这样的结论,甚至与预期符号相反(格鲁伯,Gruber,2007;陈,Chen,2006;迪顿,Deaton,1999)。应该说,人口结构的经常账户效应,其背后的经济事实与理论基础还是比较丰富的,但经验研究的结论对于数据和变量选择比较敏感,尚未取得高度一致的结论,且仅仅将储蓄率作为人口结构与经常项目关系研究中的中间变量略显单薄,应该更加关注储蓄供给与投资需求的双向作用。
二、人口年龄结构对经常项目的传导机制
凯恩斯主义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全社会的有效需求水平,而有效需求又是由社会消费及投资构成,即:Y=C+I。从收入角度看,整个社会的财富最终被居民用作消费和储蓄,即:Y=C+S。由于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以及投资边际效率递减,社会的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从收入和支出相等的角度看,意味着收入决定的储蓄不能完全转化为投资,储蓄过剩,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使得宏观经济出现了失衡。要保证宏观经济的平衡发展,就要保障总支出与总收入的恒等,即:C+I= Y=C+S,进一步算得:I=S,这是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恒等式,只有投资等于储蓄,宏观经济才实现均衡。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我们同理可以推得:当总收入和总支出相等时(即Y=C+S+M=C+I+X),宏观经济处于均衡状态,此时净出口等于储蓄与投资的缺口,这里的储蓄包括家庭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和国外净收入,即:S-I=X-M>0,则为顺差;S-I=X-M<0,则为逆差。可见,进口与出口的对外平衡问题,实质上是储蓄和投资的对内平衡问题。
基于上述的推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常项目差额度量的外部均衡受到国内储蓄、投资等经济变量的影响。因此,要说明人口年龄结构同经常项目余额的关系,就要同时考虑人口年龄对储蓄和投资两个方面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投资率和经常项目余额三者的影响,可大致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当未成年人口占比较高时,该国储蓄率低,但由于劳动人口供给增加使投资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倾向于使总储蓄率小于总投资率,经常项目出现逆差,国际资本净流入。第二阶段:当一国逐渐走向成年型年龄结构时,该国储蓄增加,但投资放缓,经常项目转为顺差,国际资本净输出。第三阶段:一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储蓄率会显著降低,使得经常项目顺差不断减少,最终出现经常项目赤字,要靠国际资本净流入来弥补本国储蓄不足(希金斯,1998)。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看,全球经常项目余额加总为零,所以对分析人口年龄结构同经常项目余额关系有价值的是国与国之间年龄结构的相对差异。由于各国人口年龄结构不同,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各国经常项目在全球的相对位置。
三、对人口年龄结构、储蓄率与经常项目差额关系的检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洲经济尤其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增长。表1显示了1961—2010年亚洲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情况。可以看出,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增长表现为较明显的梯队性。第一阶段以日本为代表,在1970 年前日本呈现高增长;随后第二阶段以韩国、新加坡为典型代表“东亚四小龙”为龙头。第三阶段表现为中国持续30 年的高增长,第四阶段以来印度开始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