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网融合下的媒体人媒介素养问题研究

2012-04-29张洋,李燕临

今传媒 2012年12期
关键词:三网融合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张洋,李燕临

摘要:随着我国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与互联网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媒介社会中。三网融合大大提高了受众的信息接受量及信息接受速度,对广大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三网融合为背景,分析了关于媒介素养新要求及媒体人媒介素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就此提出了笔者自身的建议与对策,意在找到问题的症结与相关解决途径。

关键词:三网融合;媒体人;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098-02

一、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体人的媒介素养分析

1.媒介素养概说。20世纪30年代初期,电影在英国开始普及,在社会带来流行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庸俗低级的文化趣味,当时的一些教师认为,这种大众化的电影对青少年的文化趣味造成了腐蚀与侵害,破坏了传统文化的传承。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发表了文化批评论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意识》,提出文化素养的概念,意在反对电影带来的流行文化价值观,教育青少年学会抗拒大众媒介带来的“低水平满足”,保护传统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素养”,实际上就是媒介素养的滥觞。

陈力丹把媒介素养分了两个层次:一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关于媒介的知识,二是媒体人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重点是媒体人对职业的认识和对工作规范的了解。

2.三网融合对传统媒介素养的新要求。随着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正式来临,以及我国三网融合时代工作的循序推进,传统媒介认知方式正在遭受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媒介认知方式具有确定性、唯一性和可认知性等特点[1]。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新的传播方式接踵而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或者超出了传统媒介素养的研究范畴,对当下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新要求。

三网融合下新媒体的虚拟性超出传统媒体的认知与判断范围。三网融合后媒体的虚拟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其展现的是一个高度虚拟的高仿真的现实世界,现实活动几乎都可在网络中找到替代。传统的媒体认知和判断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介传播内容海量化,带来的是信息的大爆炸,这对现今的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在这些海量的信息内,为广大受众及时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并帮助媒介受众提高自我正确认知和判断能力。

三网融合下海量的信息降低了媒体人的选择鉴别能力。三网融合后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退居幕后,纷繁复杂的信息都呈现在媒体人与受众的面前。这种高度的信息自由是空前的。尽管这种信息自由提供了越来越多受众了解真相的机会,但也将大家带入一个困境,增加了大家选择与接受信息的难度。信息纷繁复杂、甚至自身矛盾、说法不一,这对时下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便提出了要求,即及时有效地协助受众获取正确的信息并帮助受众提高信息鉴别能力,让受众获知真相。

三网融合后浅阅读增加,信息深度减弱。传统媒体时代的阅读实质上是一种深度阅读,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及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时下受众接触到的往往是浅阅读,一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2]。这种阅读方式浅显、片面及欠缺理性,商业化和消费化传播效果明显显现,这从另一方面对广大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即如何增加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阅读深度,更多地注重理性思考与深度理解。

二、媒体人媒介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网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事业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媒体从业人员也将会剧增。2005年末我国正式持有新闻记者证的就已有15万余人,而新闻从业人员达70多万人。随着网络媒体,博客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更多就业。截止2011年底,我国有媒体人近300万。媒体人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积极开展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我们也应认识到,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媒体而言,我国媒体人的媒介素养还有待提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媒体人职业意识淡薄。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组成部分。每个职业都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进步的发展历程,无论过程如何发展,不变的是已经形成并深入人心的职业意识。早在十九世纪,白衣天使已形成救死扶伤的职业意识,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历史上,曾经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并不是一个行业,而是党政机关的一部分,市场经济以后,我们的传媒业才逐渐转变成一个行业。目前,我国网民人数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在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广大媒体工作者关于职业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

2.媒体人法律意识欠缺。任何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应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即法律。只有在法律的威严下,才会是法治社会,才能依法治国。新闻传播事业由其特殊的性质和地位,承担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传授知识等等崇高任务,其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无冕之王”是对这一职业的褒奖,但他们对法律至上却认识不够、宣传不够,甚至自己定位为“审判长”的角色。我们在新闻相关专业本科阶段就开设了新闻道德法规课程,但从业群体中仍有很多非科班出身的人员。在岗的媒体人大多都未认真系统地学习过法律,在当前新闻岗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也无暇顾及法律知识的再学习。我国至今仍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传播法律,新闻法制的相关规定分布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中,这也使部分新闻工作者对法律产生厌恶甚至抵触的情绪。

3.职业道德素养不高。职业道德作为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人,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无论从事任何职业。大的媒体环境在改变,“一言堂”的局面早已被打破,在新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些媒体人员为了蝇头小利、收视率、收听率以及排行榜赚眼球频频作出有失道德的事情。近年来国内发生的“排队领取封口费”、“虚假新闻”、“红包采访”等一系列新闻事件所暴露出来媒体人职业道德缺失,必须引起反思。在这一点上,国外的媒体人做的较好。以CNN绝大部分工作人员为例,他们选择新闻业,大部分是出于喜爱,他们的执著源自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对BBC已故主持人萨维尔性侵案的调查并揭开这个丑闻的记者马克·托马斯,曾经是一名侦探,2000年他结束了在萨里警察局的工作,开始成为一名调查新闻记者。

4.专业素养亟待提高。三网融合使各大媒体的分工更加细化,对媒体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广大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不断提升,媒体人的专业素养也必须快速提升,才能满足受众日益提高的接收要求。媒体人的专业化层次大幅度提升已然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国内的媒体,抄袭新闻、拼凑嫁接、盲目跟风报道的现象还较多。缺乏对相关新闻事件的“调查、调查、再调查”,要更注重的是新闻的原创性、新闻视角的独特性以及深度的解析,这是当今社会对广大媒体人的普遍要求。

三、媒体人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1.推进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意识。要提升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意识,教育尤为重要。可从两方面去实施,一方面,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公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更应对广大从业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使媒体人在新闻传播工作中完善自我。无形中培养了责任心、批判能力,提升了媒介素养。另外,必须尽快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媒介从业者的教育体系。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多重视在未成年人中的推广,是为了使人们从小就拥有一定的媒体素养,成长为拥有“媒体智慧”的人[3]。当前,我国的培养课程多侧重于媒体技术的应用,忽视了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培养。

2.加强监管与自我学习,提高媒体人的法律素养。法律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体系。新闻工作者可以说是社会各界人士中对法律最为关注、了解最快、传播能力最强的群体,同时也肩负着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任。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媒体人法律素养欠缺的窘境,首先要强化媒体人的法律意识,打好政策法律纪律底子,打好群众观点的底子,要打好知识底子,要打好新闻业务的根子。严肃的、深人细致的学习,才能够正确地掌握法律知识。三网融合后,对于博客、手机报、数字杂志以及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的监管难度将会加大,媒体单位自身要注重法律约束与监管。应考虑加强与律师合作,适时地为媒体人分析、讲解典型案件及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等,不断提升媒体人的法律素养。将法律惫识贯穿运用于媒体工作的始终。

3.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提升媒体职业道德素养。在美国,新闻工作竞争激烈压力大,不是个很“赚钱”的职业,但每个人对工作都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他们拥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得益于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良好的环境使得每一位媒体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保证与监督。提高我国媒体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归根究底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广大媒体人作为社会的信息载体,履行传递信息的义务,也应在各大媒体内部营造出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以“三个代表”、“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对待本职工作,引导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4.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媒体人专业素养。纵观当今世界,媒体人都在由全能型向专家型转变,已然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媒体已经把重点由及时准确的报道新闻事件转向挖掘新闻背后的事实真相,这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出更高要求。一名优秀的媒体人要适应任何媒介环境,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要适应媒介的市场化、人本化和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充分认识转型带来的新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方式,善于在具体工作中总结好方法,重视策划,懂政治,熟历史,了解国际形势。美国传播学者麦奎尔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受众的形态,强化了受众介入媒介、选择媒介、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在媒介融合时代,广大媒体人要放弃过去的思维定势,走“信息公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形式多样”、“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善用最新传播方式”之道路。

媒体人在当前三网融合的新形势下需要对未来媒介产品、未来媒介形态敏感;对融合新闻特点和优势敏感;对新闻的喉舌论敏感;对新闻的社会使命敏感;对其服务对象敏感;对传播内容敏感;对新媒介产品生命周期敏感;对人们基本需求敏感;对新媒介技术带来的生活形态的改变敏感;对新媒介发展趋势敏感。这一系列敏感意识加上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媒介技术使用能力便是媒介融合时代所呼唤的优秀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媒体人在采访编辑过程中还要“知需知求,知主知次,辨真识伪,见微知著,知征识兆,挖潜拓展,预测未来”[4],塑造新媒体环境下的合格媒体人形象。

参考文献:

[1] 徐国飞,沈连丰.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通信与广播视,2010(3).

[2] 张苑深.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研究的转向[J].文化视野,2011(8).

[3] 魏佳.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J].现代传播,2010(6).

[4] 陈湘年.期刊之道[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三网融合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有为才能有位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