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片头视听元素创意分析

2012-04-29杨秋

今传媒 2012年12期
关键词:画面声音字幕

杨秋

摘要:纪录片的诞生虽然起始于影视的发端,然而纪录片的片头制作却滞后很多。似乎“重组”、“编辑”这样的词汇本身就违背了早期纪录片人的创作初衷。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其他影视作品片头一样,纪录片的片头制作日趋成熟。通过对画面、声音和标题字幕等视听素材的多元地创意组合,形成观众对影片第一印象的同时,还承载着传递纪录片特定主题和真实意境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纪录片;片头;画面;声音;字幕

中图分类号:J9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2-0080-02

一、引 言

“一次次走近你,不知道我在你身边;一次次离开你,才知道你在我心头。”这是1991年中日共同拍摄的纪录片《望长城》的片头曲,伴随着这首粗犷的西北民歌,长城经历了烈日焦灼的白天和电闪雷鸣的黑夜,之后“望长城”三个大字显现。2句歌词、2个镜头、3个字便组成了该片的片头,简短而有力地营造了一种厚重质朴的历史氛围。

片头,是在影视片正片内容开始前播放的一种动态的视听艺术,它通过对影视片的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等进行有目的地重组和编辑,最后以该片的标题字幕显现结束,往往促使观众形成对整部影片的第一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兴技术的融入,影视片头的外延不断扩展,早已涵盖了电影、电视剧、电视栏目、电视频道以及各种活动宣传片等广阔领域[1]。与影视片头的迅猛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影视重要分支的纪录片,它的诞生虽然起始于影视的发端,然而其片头的发展却滞后很多。似乎“重组”、“编辑”这样的词汇本身就违背了早期纪录片人的创作初衷,哪怕仅仅是片头。直到今天,无论关于纪录片真实性的争论孰是孰非,很多纪录片仍然小心翼翼地规避着这条防线,特别是一些独立纪录片,在它们的开场除了醒目的标题字幕,几乎看不到任何其他的视听元素作为开篇的铺垫和过渡。

二、纪录片片头缓慢起步

从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一部分纪录片开始逐步拥有了自己的独立片头。这个时期纪录片的片头通常以声音为主,画面为辅。不论这个声音指的是音乐、人声还是音效。

1983年央视播映的《话说长江》是较早制作声画片头的纪录片。片头曲用的正是脍炙人口的《长江之歌》,配以这首歌剪辑了长江、弄潮人及轮船等14个镜头。通过这样的镜头旨在传递长江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人文价值。该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纷纷传唱《长江之歌》便是最好的证明。2006年《再说长江》的片头仍然采用了相同的片头曲,画面则主要是一些新的航拍镜头,旨在表现20年后长江流域发生的变化,突出表现一个“变”字。

人声包括对白、旁白和解说词,在纪录片的片头中使用人声最典型的要数《苏园六记》。“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乏那般细细微微;采千块多姿的湖畔奇石,分一片迷蒙的吴门烟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12句优美的诗词,开启了整部纪录片词藻华丽的风格。片头画面是根据文稿编辑的,镜头之间并没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只是对应着诗词的内容依次切换了24张画面。倘若将深情的朗诵声关了,便只剩一堆杂乱的画面。

这是当时很多纪录片片头的症结所在。画面在片头中难道只能充当声音的附属品?片头画面真的不需要某种内在的语法来建构和组织吗?面对纷繁复杂的影视素材,如何选取恰当的视听元素准确地表达主题?怎样制作有内涵而不做作,有创意却不出位,并能给观众留下美好而真实的第一印象的片头呢?

硄,硄,硄,一下又一下,或沉闷或清脆的敲凿声响彻耳鼓,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这现场的音效对应着一组雕刻家手举工具凿石砍木的镜头,这些镜头里有他的专注的眼神,有他坚实的敲打动作,有他的工具,还有他雕刻的石头、木头,一共是9个特写。他是谁?他为什么微露笑意?他是在和他的作品交流吗?观众心中冒出一连串的疑问。直到第36秒,雕刻家和他雕刻的艺术品在一个中景画面中定格,在画面的右三分之一处以卷轴的方式下拉字幕:雕刻家刘焕章。这就是纪录片《雕刻家刘焕章》的片头。不可否认,片头中刘焕章敲凿雕刻时发出的声响,产生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力,极大地增强了片头的真实感。可是谁也无法忽视那一个个富有穿透力和冲击力的特写镜头,从雕刻家到雕刻刀到石头,从雕刻家到斧子到木头,从汗滴到眼神,正面、侧面交替,俯视、平视、仰视角度变换,人物的形象越发高大。虽然这个片头非常短暂,只有40秒,但是由于导演将特写画面、现场声效还有雕刻体式样的标题三者有机地组合到了一起,因此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而真实的印象。

三、先进技术融入纪录片片头

随着科技的发展,三维技术与后期合成技术也逐渐被允许应用于纪录片,尤其是展现历史、科技等题材的纪录片中。与之相应的,纪录片的片头技术也迅猛发展起来,于是一场场关于片头的视觉盛宴接踵而来。

2005年,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在央视播出,《故宫》的片头采用三维动画技术将镜头由太和殿横匾上“建极绥猷”四个字拉出,接着是太和殿外景的实拍画面,随即镜头一路拉升到整个故宫的俯视远景。虽然这个片头是由三维虚拟场景与实拍画面组合而成,但是在观众眼中看到的是由特写到大远景、一气呵成的整个镜头,故而惊叹不已、赞誉有加。该片除了呈现了视觉的震撼,还在声音方面努力追求逼真效果。他们从故宫现场有意识地采集了一些特有的环境声,如太和殿沉重而嘶哑的开门声、故宫的暮鼓晨钟声等等[2],并将这些声效融入到片头中,营造出了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再加入中国传统的民乐,很好地传达出故宫发展的沧桑感和历史感。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很快有网友指出,在用三维动画制作的故宫太和殿全景画面中,殿前摆放着的代表清代18个省份的18个香炉却成了16个[3]。技术是应当服务于画面美观,还是还原真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纪录片领域显然是不容质疑的,这是纪录片的底线。

由此可见,对于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的片头而言,不仅要对视听素材的审美要求精益求精,还要在确保声画真实的基础上营造一种意境的真实。

在2007年播映的《昆曲六百年》,视听艺术与现代科技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开场一朵盛开的墨荷、一曲悠扬的古谱,将观众的思绪一下子由现实生活推进了历史,接着一个写意的移镜追随着大雁南飞,在水墨朦胧的戏台楼阁中,带你一睹那盛妆艳抹的戏角们,再来一个急速拉镜,在梅兰竹菊的穿越中,让你一品那举手投足间的轻盈优雅,在房檐屋角的飘逸镜头中,你便仿佛真的听到了他们在历史长河中的低吟浅唱……推、移、拉、移、拉,就这样,一个镜头便带你穿越了数百年的历史沉浮,最后一枚红印落款:昆曲六百年。你想说你还意犹未尽,你想说你要瞧个究竟,那么就接着看下去吧,刚才只是个片头。

在《昆曲六百年》的片头中,不难看出主创人员对相关的视听元素做了非常审慎而细致的选择。昆曲本身是文人雅士的爱好,属于高雅艺术。于是选择了与古代文人雅士密切相关的中国传统水墨画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并选取了同样能代表文人雅士高尚追求的荷花、梅兰竹菊等元素。由于昆曲的发端发展均是在苏州一带,因此自然少不了苏州园林里的亭台楼宇,后来昆曲一度兴盛,甚至传入京城皇家,因此在片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皇家特色的恢宏建筑。水墨勾绘的戏台楼阁在片头中的比重较大,难免会让人产生冷冰冰的距离感,主创人员配以红色的灯笼随风摇曳,或一串,或一两盏,顿时让这些舞台也变得鲜活起来,令观众产生亲近感。而片头中的人物,也就是戏角们的影像,在摄影棚里拍摄,通过后期抠像合成的。几个主角的举手投足、回眸转颦都与相应的背景画面、音乐节奏配合得天衣无缝。该片的片头曲是专门请音乐人马洪波根据昆曲曲谱编写而成,自然符合整部《昆曲六百年》的基调。画作的完成少不了作为画家身份象征的印章,而该片片头标题字幕的显现也正是采用了印章的方式,“昆曲六百年”的红印赫然在目,这幅意境幽远的水墨动画的片头才算是完美收笔。整个片头突出对两种颜色的运用,一种是代表水墨风格,代表历史的黑色,另一种是象征活力,象征未来的红色。最后标题字幕由黑色毛笔字到红色印章的过渡,也正体现了全剧叩古问今的穿越精神。由此可见,在这个短短的一分钟的片头里,主创人员从各个方面极力营造着一种昆曲的氛围,努力追求审美与功能的和谐,全力达成主题与意境的融合。远看浑然天成,实则颇具匠心。

不论是纪实影像的重组还是虚拟技术的再现,纪录片的片头和其他影视片的片头一样,也是由画面、声音和标题组成。通过这些可听可视素材的多元组合,传递出的每部纪录片与众不同的特定主题和真实意境。

参考文献:

[1] 赵佳,陈新华.浅谈影视片头的视觉创意表达[J].电影评介,2011(5).

[2] 范学成.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的声音设计[J].现代电视技术,2007(4).

[3] 殿前香炉十八变十六?纪录片《故宫》细节遭观众质疑[OL].新浪新闻,http://news.sina.com.cn/o/2005-11-03/05297341840s. shtml.

猜你喜欢

画面声音字幕
Word和Excel联手字幕添加更高效
一种基于单片机16×32点阵动态字幕的设计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专题报道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试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误区与反思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浅析吴冠中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形式语言
声音在动态图形中的应用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